巴黎路易·威登基金会今年秋天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简称 MoMA)合作,展出后者自1929年建馆以来精选的200多件收藏精品。MoMA首次在海外大规模展出其收藏,基金会借此梳理了现代艺术的发展历程,艺术发展的重心从欧洲转移到了北美,也展示 MoMA 在 20-21 世纪的艺术史上发挥的关键作用。
展览由基金会艺术总监苏珊·巴杰(Suzanne Pagé)与MoMA馆长洛林·D·洛瑞(Glenn D. Lowry)主导,艺术史学家昆汀·巴杰克(Quentin Bajac)担任策展人。苏珊·巴杰为此次展览提出了两个愿景:一是展示在艺术史中至关重要的艺术作品,二是帮助扩张翻新后的 MoMA 扩大国际影响力。
MoMA的第一位传奇馆长阿弗烈德·巴尔(Alfred Barr)创立了著名的现代艺术标准 ,他将欧洲艺术先驱塞尚、高更、修拉和梵高(VanGogh)(VanGogh)(Van Gogh)作为现代艺术的来源和开端,这条线从后印象派,野兽派,立体主义发展到抽象主义;同时他也以开放包容的态度,根据全世界艺术的地理位置、身份认知和不同学科,重新定义和部署现代艺术的线索。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今天的MoMA,看到尽可能完整而包容的现代艺术诞生和发展历程,策展团队精心挑选了20-21世纪艺术史上卓越而经典的大师杰作,囊括了从现代艺术的诞生到美国抽象表现派作品、波普艺术作品、极简主义作品到当下的多媒体艺术。
作品依时间顺序自下而上陈列在路易威登基金会的四层展厅,以《最初的MoMA》开启展览的篇章,以最新的收藏品在展馆顶层划上句尾。
1929-1939 一个全新的博物馆
底层2个展厅,首先介绍了几幅与MoMA的历史联系紧密的作品,它们构成了从《最初的MoMA》到如今的几个关键点。从现代艺术诞生的源头塞尚、毕加索的油画,到北美战后时期的摄影和影像作品代表,埃文斯(Walker Evans),米德尔顿(Edwin middleton)等。MoMA秉持多学科兼收并畜的精神,让建筑,设计,摄影和录像也进入艺术殿堂。
Paul Cézanne - The Bather 1885
开篇便是现代主义之父塞尚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洗浴者》,画面中洗浴者单薄的手臂毫无男性英雄气概,与当时19世纪沿袭的传统文艺复兴时期的画风背道而驰,却透露出大众的生命力,以及受印象派启发的主观色彩运用。
Pablo Picasso - The Studio 1927-28
Edward Hopper - House by the Railroad. 1925
《铁道旁的房屋》成为了美国艺术的经典之作,也是霍普一系列荒凉都会画作的开始。他以疏离、淡漠的笔调,描绘着美国的现代生活
Edwin middleton影像作品
米德尔顿是早期的电影影像探索者之一。
现代主义的源头
第二间展厅详细介绍欧洲开创现代主义的各种流派代表,后印象派的西涅克(Paul Signac),未来主义的波丘尼(Umberto Boccioni),达达主义的毕卡比亚(Francis Picabia),超现实主义的基里柯(De Chirico)和达利、玛格利特(René Magritte),紧接着是抽象主义的蒙德里安(Piet Mondrian)和马列维奇(Kasimir Malevitch)。
Pablo Picasso - Jeune Garçonau cheval,1906
1905年,毕加索遇见了年轻的模特儿费尔南德·奥利弗并相恋,因而开创了主要使用暖色调的橙色和粉色作画的玫瑰时期,一改蓝色时期的忧郁。《牵马的男孩》是毕加索玫瑰时期最后的代表作。自此,毕加索开立体派之先河,从默默无闻的穷画家变为现代艺术史上的领军人。
Matisse - Poissons rouges et Palette 1914
野兽派的领袖马蒂斯与毕加索、杜尚一起为20世纪初的造型艺术带来巨大变革。
Marcel Duchamp - Bicycle Wheel, 1913
《自行车轮圈》是杜尚第一件现成物品艺术,提出了一系列有关艺术创作的根本问题,即艺术的定义问题:艺术的产生所需要的仅仅是选择一个事先已经存在的物品而已。对后来的艺术家们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Francis Picabia - M'Amenez-y 1920
毕卡比亚从印象主义,经过立体主义又投向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的运动。《带我走》的正面形象从科学杂志中复制而来。
De Chirico - Gare Montparnasse /La Mélancolie du départ 1914
Salvador Dalí - La Persistance de la mémoire 1931
《记忆的永恒》,达利最知名的作品。将怪异梦境般的形象和受文艺复兴大师影响的绘画技巧令人惊奇地混合在一起。
René Magritte - Le faux miroir 1935
玛格利特用他令人无法想象的创造力,以一种诗意颠覆了庸常的命名,他借着图像的实验反复检验「真实世界」和「现成经验」之中种种认知与语言的误差。《虛假的鏡子》指出,我们眼睛所看的以為是客观真实,眼睛却不是一个忠于外界的镜子,可能早已被屏障遮蔽。
Piet Mondrian - Composition en blanc, noir et rouge1930
蒙德里安对建筑、设计影响深远,自称《新造型主义》和《几何形体派》。他用更基本的直角直线和三原色元素构成画面中轻快的节奏感,和欢悦柔和的色彩。
Kasimir Malevitch - Composition suprématiste blanc surblanc 1918
《白底上的白色方块》只通过材料属性表现了两个事物的距离或深度。
俄罗斯至上主义(suprematism,或《绝对主义》)创始人马列维奇认为人或艺术家只是一种应激或传输的机器,只是为了世界唯一的现实,即绝对的非物质而存在:《非物质将我引入一片幸福的‘沙漠’,这里别无一物,只有感觉。》事物抽象到只剩下形式、材料和构成。
克利姆特的作品将视线引向象征主义和东欧,接着我们发现了爱森斯坦(Sergei Eisenstein)的电影和摄影作品,以及苏联宣传之父,构成主义先驱克鲁特西斯(Gustav Klutsis)的平面设计作品,体现了MoMA收藏的多学科性。
Gustav Klimt - L'Espoir 1907-1908
象征主义代表克利姆特,特殊的装饰花纹常围绕着性,爱,生与死等主题。
Max Beckmann - Departure, 1932
德国艺术家贝克曼1936年因躲避政治迫害移居阿姆斯特丹,1947年赴美。他常常刻画悲剧之中极具生机的人物,永远在游走,永远做一个流放者,凝视着一个绝对比过去糟糕的未来,他穿越种种恐惧而寻找未来。
Sergei Eisenstein - Walt Disney
苏联的代表性设计师克鲁特西斯(Gustav Klutsis)设计了很多政治宣传海报,运用照片蒙太奇的手法,在这里,技术画像是构成某一个国家意识形态的概念,朝着文本的方向——可以说是斯大林的个人崇拜主义——巧妙地被加以程序化。
美国抽象主义
在1939 - 1960年间,这些抽象表现主义作品让我们见证了现代性由欧洲走向美国。
Jackson Pollock - The She-Wolf 1943
Jackson Pollock - Echo No. 25 1951
美国抽象表现主义大师杰克逊波洛克以其《点滴法》和《飞溅法》著称,他对那些纷繁复杂的线条和颜色渐退的深度总有超常的控制力。
Barnett Newman - Onement III 1949
1940年代,纽曼在树立起个人风格之前始终受到超现实主义流派的影响。之后,他开始将画布上大面积的色块用细长的线分割开来,这些线也被他称之为《拉链》。《拉链》定义了他画面中的空间结构,并且在构图上同时起到了分割和聚合的作用。
Mark Rothko - No. 10 1958
罗斯科层层叠叠的色彩如同面纱一般,细腻渗透出它的神秘和吸引力。罗斯科说,《我只对表达人类的基本情绪感兴趣,痛苦,狂喜,凄惨等等,而那些在我的画面前哭泣或是崩溃的人们证明了我可以通过画面与人们产生共情,如果你只是被画面的色彩关系所打动,也许会错了意。》
极简主义与波普艺术
上到一楼,墙外是索尔·勒维特(Sol LeWitt)的《墙画#260》向观众引出两个诞生于60年代的新美学:波普艺术与极简主义。
Sol LeWitt - Wall Drawing #260, 1975
观念艺术和极简主义艺术的创始人之一索尔•勒维特的创作引发我们对语言世界,物体世界及行为世界之间的差异性的关注。
Frank Stella - The Marriage of Reason and Squalor, II. 1959
斯特拉是第一批运用立体画布的画家之一,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极简抽象主义的风格。
Ellsworth Kelly - Colors for a Large Wall. 1951
Ludwig Mies van der Rohe建筑设计稿
现代主义建筑大师密斯·凡德罗坚持《少即是多》的建筑设计哲学,去除传统建筑上的繁复装饰,改为以功能为主,带有强烈理性风格的现代建筑手法。
Carl Andre - 144 Lead Square 1969
安德烈始终处于极简主义运动的核心。《作为场所的雕塑》(Sculpture-as-place)只是安静地融入到空间之中。
Andy Warhol - Double Elvis 1963
Andy Warhol- Campbell's Soup Can 1962
美国波普大师安迪沃霍尔的经典作品《两个猫王》和《金宝汤罐头》。利用流行文化作为创作主题,带领着波普艺术荣登大雅之堂,打入主流的艺术运动。
Roy Lichtenstein - Drowning Girl 1963
漫画这样在美国平民生活中常见的可视物,成为利希滕斯坦表达其工业化艺术思想的独特素材,一种美国式的通俗题材再现了当时社会浓厚的商业文化时代特征。
Romare Bearden - Patchwork Quilt 1970
Diane Arbus - Identical Twins, Roselle, New Jersey, 1967
美国新纪实摄影最重要的旗手阿勃丝,把穷人、畸形人、流浪汉、变性人、同性恋者、裸体主义者、智障患者作为自己(正常人)和社会(主流)的背面而进行的摄影探索,执拗地逼迫着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正常》与《不正常》、《道德》与《不道德》、《公正》与《非公正》、《尊重》与《侵犯》这样一些根本问题。
艺术与艺术家在社会中的角色
二楼进入了60年代末期之后,在动荡的政治社会背景和新技术发展下,艺术家开始探寻自己的角色,质疑图像和身份问题,使用多种不同的表达方式。绘画,雕塑,摄影之外,还有录像,行为艺术,装置……
Philip Guston – Tomb 1978
加斯顿70年代的作品,充满粗劣与敌对的情绪,批判性的社会政治议题,尤其针对越战时期的美国处境,更有对生命的理解。
Jeff Wall - After "Invisible Man" by Ralph Ellison, the Prologue 1999-2000
杰夫·沃尔更新了纪实摄影的方式,引导观众改变对现实生活的感知。
Barbara Kruger -Untitled (You Invest In The Divinity Of The Masterpiece)- 1982
克鲁格的作品就是一种立场鲜明的政治宣传。
David Hammons - African American Flag 1990
Lynn Hershman Leeson 多媒体装置
丽森一直在探索《身份》概念的变化,人与技术之间的关系,审视了这个被人工智能、监视系统、赛博格和基因工程充斥的时代中的主体性问题。
Yvonne Rainer - Trio A 1978
依冯·瑞娜在60年代因《日常舞蹈》成为美国重要的舞蹈家之一,她彻底改变了人们对现代舞的看法。提倡一种简约、中性的运动方式,展现人体及其动作的客观存在,而拒绝在舞蹈中投入一个人物或者叙述。
Felix GonzalesTorres - Untitled》(USA Today)- 1990
观众可以随意取食托雷斯的《糖果》,这堆《艺术品》可以不断被消耗,被挥霍,也会被不断补充。艺术家希望自己的作品具有传播性,被带到各样场所——工作室,商店,家庭,浴室等任意场所。传播,循环,再生。
数字化或是同一化?
21世纪新技术 MoMA新收藏
Roman Ondak - Measuring the Universe 2007
斯洛伐克艺术家欧达科的互动作品《测量宇宙》,邀请来访者背靠白墙,在身高位置上标注姓名和日期,9万位来访者一同参与,便成为一个特具视觉冲击的数据库。
每个人就好像宇宙里一小颗行星,近看是独特的存在,远看又是整个银河的其中一员。
Rirkrit Tiravanija - Untitled (the days of this society is numbered/December 7,2012) - 2014
提拉瓦尼通常让观众在同一空间共同烹饪、用餐、阅读、舞蹈,邀请观众以一种更社交化的方式与当代艺术产生了相互作用,模糊了艺术家与观众之间的距离感。
Lele Saveri - The Newsstand
Mark Bradford - Let's Walk To TheMiddle Of The Ocean 2015
布拉德福德代表美国参加了2017年的威尼斯双年展。他以城市街头随手可得的材质进行创作:传单、广告、大众印刷品、发廊中的烫发纸……层层拼贴、再创造出交织的景象,庞大、丰富、极具生命力,如同地图一般。
Ian Cheng – Emissary in the Squat of Gods 2015
艺术和认知科学双学位华裔艺术家郑曦然(Ian Cheng)用数字VR新技术创作的《实时数字仿真》作品。探索物理空间和虚拟的形体,两者间的不协调,断裂,或是互相模仿,转译的关系。
Janet Cardiff – Forty Part Motet 2001
展览结束于加拿大艺术家詹尼特·卡迪夫的一件声音装置作品。她录音了一个合唱团的演唱,但是不一般的是,她分别录制了每一个人的声音,最后也一对一地,用40个站立的音箱去播放。观众可以单独走进某个音箱去听合唱的不同声音,也可以在在中间感受整个音乐。随着空间,位置的变化,对声音的感受也起了变化。
声音艺术和雕塑一样可以充满空间,打动人心。
展览信息
Being Modern: MoMA in Paris
构建现代性
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在巴黎
至2018年3月5日
Fondation Louis Vuitton
路易威登基金会艺术中心
8 Avenue du Mahatma Gandhi, 75116 Paris
12h-19h,周五至23h,周二闭馆
文章标题:MoMA在巴黎:走过现代的当代艺术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