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有一天我做了美国总统,
我会先把白宫涂成粉红色。》
——Paris Hilton
这一篇的主题
想和大家聊聊许多姑娘都会喜欢的一个颜色
粉红色
提到粉红色,我会想到樱花、玫瑰、水蜜桃、棉花糖、纸杯蛋糕,还有少女们的房间。
相信很多姑娘都会和我一样,有时候看到粉红色的东西,真的会想尖叫,因为它的确是一个可以让人少女心泛滥的颜色。
浅浅的嫩嫩的粉红色,是属于春天、青春还有爱情的颜色,令人心生暖意,充满喜悦。
不管你本身是不是一个粉色控,但我相信,粉红色对任何眼睛而言,都不是一个具有攻击性的颜色。它很温柔,很安静,就像甜蜜的梦境应该有的颜色。
在我们的观念里,粉红色的娇艳柔美似乎是女性的专属,象征着女性温顺又软弱的特性。此外,除了代表女性,粉红色也象征着儿童这类无攻击性的群体。
从色彩心理学的角度来看,以粉红色为代表的粉色系都是纯度和饱和度不高、明度却很高的颜色。当色彩的纯度减弱时,无论是视觉认知还是心理认知,它都不会带来强烈的冲击感,人的情绪也会随着这样的色彩而减弱。
Painting by Giorgio Morandi, Natura Morta, 1953
如今在时尚圈大热的莫兰迪色系就属于纯度和饱和度都不高的粉色系,莫兰迪的作品中所运用到的这些色彩,为这位艺术家的作品增添了温婉、宁静、无欲的气质。
因此,大部分的粉色系,对于我们人类的色彩心理认知来说,都是属于认知暧昧的无情绪色彩。看到这些纯度不高的颜色,我们的心理情绪不会因它们而产生过于强烈的波动。
上图中,左上角为明确色相的蓝色,右上角为明确色相的绿色,而下面的色块则介于蓝绿色向中间,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Tiffany蓝。这类色相与色彩纯度都没有明确指示的颜色,我们在观看时,心理活动也就不会出现特别明显的情绪认知。
所以,粉红色就是一种不会造成明显心理感觉的颜色,同时会令人感到愉悦和舒缓的安全色,用粉红色来代表女性、婴儿和儿童,的确也是很符合这类人群自身的性格和气质特征。
除此之外,科学研究还表示:粉红色能够帮助镇定人的情绪,还能刺激雌性激素分泌,帮助女性延缓衰老,所以粉红色也是爱情与荷尔蒙的象征。
1981年美国刑务所作了一项实验叫《Baker-Miller Pink》,实验发现让情绪不安定或凶暴的人看粉红色的东西之后,他们脉搏数、血压和心跳等明显收敛不少。之后,很多国际监狱的典狱长为了压制有暴力倾向的犯人,让建筑师会在牢房中放入粉红色的元素,谁知道这些犯人居然中了邪一样越来越听话(不知道犯人们住进这样的监狱里是什么样的心情...)。
François Boucher, Renaud et Armide, 1734
除了上文提到的莫兰迪,在艺术史上,盛行于18世纪的法国洛可可艺术,就是一种以粉色调为主的艺术风格。
在当时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法国宫廷及上流社会的建筑、绘画和服装,都出现了精致繁复、柔美华丽、纤弱轻盈的视觉特征,以此来呼应贵族阶级追求奢华、享乐和爱欲的生活作风。
Jean-Honoré Fragonard, The Swing, 1767
这幅洛可可艺术的代表作品,弗拉戈纳尔的《秋千》,其中的女性也是身穿粉红色的衣裙。整个画面都透露着暧昧的粉色气息。
François Boucher, Jeanne-Antoinette Poisson, Marquise de Pompadour, 1759
洛可可大师布歇为路易十五的情妇蓬巴杜妇人绘制的肖像就是以粉红色调为主。
同时,再加上法兰西帝国对女性的崇拜,美化妇女就成为了当时压倒一切的艺术风尚,这就使得洛可可艺术在视觉上更具有女性甜美娇弱的特征。
洛可可艺术的色彩标准也是像贵族女性平日里的装扮一样娇艳明快,出现了以嫩绿、粉红、粉蓝、猩红、金色等色彩为主的配色,让洛可可艺术的整个画面都呈现出如同田园诗一般的轻松明媚,呼应着贵族们无忧无虑、不问世事的生活。
Pablo Picasso, Boy with bouquet of flowers in his hand, 1905
进入现代主义之后,艺术史上最为著名的粉红色出现在立体派大师毕加索的早期作品中。对于这位20世纪的艺术巨人,爱情和绘画是毕加索的生命中所不可或缺的。女性为毕加索带来爱情,激起他一次又一次的创作热情,也使他不断突破原有的创作风格。
在1904年春天,毕加索定居巴黎的蒙马特区。当时的毕加索正处在生活最为潦倒的时期,他在巴黎的住所是一栋破旧的楼房。在之后的某一天,爱情降临到这位落魄艺术家身上——一位美丽的妇人在毕加索居住的破楼那儿躲雨,她的美貌让毕加索顿时惊呆,陷入了爱情。
Pablo Picasso,Sleeping woman (Meditation),1904
画面中熟睡的女性就是费尔南多。
这位美丽的妇人就是毕加索第一任正式的恋人——费尔南多·奥利薇尔(Fernande Olivier)。
费尔南多的出现让毕加索渐渐摆脱了孤独和焦虑,虽然生活依旧贫穷,但是却充满着粉红色的爱与温馨。从这一时期开始,毕加索进入了他在创作上著名的《粉红时期》,作品以温暖的棕色和粉红色调为主,一改之前《蓝色时期》的悲观和苦闷。
Pablo Picasso, Family of Saltimbanques, 1905
《粉红时期》的作品清新明朗,处处洋溢着青春与爱情带来的幸福感,费尔南多也作为模特出现在毕加索的作品中。《粉红时期》的毕加索也经常在作品中表现流浪艺人和杂技演员的题材,因此这一时期也被称作《马戏团风格》。
Velázquez, Philip IV of Spain, 1644
这张17世纪巴洛克艺术大师委拉斯凯兹为西班牙国王菲利普四世画的肖像中,我们可以看到粉红色系的服饰出现在了一个国家最高的统治者身上,十分英武。
说到这里,我们的确会觉得粉红色所具备的特质好像真的挺柔弱的,不是关于女性就是关于爱情。
但其实在历史上,粉红色却并不是女性的标签,相反,却是男性的专属,是男子汉气概的象征。
18世纪中叶法国的男性服装
在18、19世纪天主教盛行的国家,人们普遍认为粉红色是被稀释的血液的颜色,男性如果身穿粉红色的衣服最能够体现出阳刚和英气。
并且在现代印染工艺成熟之前,由于技术上的限制,粉红色代替了深红色的染料,成为了仅次于深红色、最能体现年轻男子血气方刚的颜色。
Raphael, La Madonna dei Garofani, 1506-07
在过去,女孩子的专属色是蓝色,因为蓝色可以象征圣母玛利亚的坚贞和忠诚,女性会身穿蓝色的衣服来表达对圣母的崇敬。
拿破仑的波兰枪骑兵团就身穿粉红色军装,他们骁勇善战、阳刚英武,曾让半个欧洲的士兵见之胆寒。
一直到20世纪二战之前,粉红色一直都是男性气质的代表,并且象征着劳动人民和工人阶级的刚毅和坚定。
直到二战结束之后,粉红色才开始逐渐被附上女性气质,而在女性中掀起第一波粉色潮流的是美国第一夫人玛米·艾森豪威尔(Mamie Eisenhower)。
玛米·艾森豪威尔在丈夫的就职典礼上穿的粉红色礼服。
玛米一生钟爱粉红色,在1953年,她穿上了一件镶满水钻的粉色大裙摆晚礼服参加了丈夫的总统就职典礼,之后入主白宫,这位第一夫人还在白宫里添置了许多粉色的装饰,以至于被人们调侃为《粉宫》。
Jayne Mansfield(1933-19667)
就这样,粉红色开始逐渐在女性中形成了一种潮流。很多好莱坞的女明星都开始穿粉红色的衣服,尤其是以模仿玛丽莲·梦露著称的性感女星简·曼斯菲尔德(Jayne Mansfield)就是一位疯狂的粉色控。
曼斯菲尔德的粉红色豪宅
这位粉色控的衣柜里塞满了粉红色的衣服,婚纱、汽车、房子,全部都是粉红色,就连宠物的毛也要被染成粉红色。
曼斯菲尔德曾经说过:《男人们喜欢女孩穿粉红色,让人看上去很想拥抱。》
Audrey Hepburn(1929-1993)
好莱坞的一代女神奥黛丽·赫本(Audrey Hepburn)也是粉红色爱好者,无论是在她的电影、时尚大片还是生活中,赫本女神都会穿粉红色的服装出现在镜头前。她自己也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我相信粉红色。》
赫本在《蒂凡尼的早餐》(《Breakfast at Tiffany’s)中的粉红色造型。
在1957年,赫本主演的电影《甜姐儿》(Funny Face)中出现了一群穿粉红色裙子的女孩儿,片中的音乐剧的名字就叫《粉红想象》(Think Pink!)。
在名人和商业效应的推波助澜之下,粉红色就与曾经的《男子气概》渐行渐远,转而成为了女性的专属色,代表着柔弱与甜美。
到了20世纪60年代,粉红色已经彻底被烙上了《女性》的标签,但在当时,女权运动开始进行,于是,粉红色又成为了被女性抵制的颜色。但尽管如此,由于女权运动的巨大影响力,女性与粉红色之间的联系反而被更加紧密地联系了起来,同时,又让人们对《粉红色》的女性有了全新的认识:看似温顺柔弱的女性也可以变得独立、坚定、充满力量。
2017年1月22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就职的第二天,包括华盛顿、纽约、芝加哥、波士顿等多个城市掀起了一阵《粉红姊妹团》(Women’s March)的抗议活动,并且迅速蔓延至全球,吸引了250万人的参与。全球超过600个城市的民众身穿粉红色服装并带上粉红色帽子(Pussy Hat)参加了游行,呼吁男女平等、反对性别歧视,抗议特朗普侮辱女性的言论:《抓住她们的生殖器,你可以做任何事情。》
2017年2月8日的《时代周刊》封面就是这次抗议活动中粉红色的Pussy Hat。
不管粉红色是否能触动到你潜藏的少女心
也不管粉红色在你看来美不美、娘不娘
如今在全世界
已经掀起了一阵
粉红色风暴
让人们为之疯狂,蜂拥而至
比如在美国
Paul Smith Pink Wall
(这是一家时装店)
8221 Melrose Avenue, Los Angeles, USA, CA 90046
周一至周六 11:00 - 19:00;周日 12:00 - 18:00
Beverly Hills Hotel & Bungalows
(这是一家高级酒店)
9641 Sunset Boulevard, Beverly Hills, California, USA, 90210
在英国
Sketch · The Gallery
(这是一家餐厅兼画廊)
9 Conduit St, Mayfair, London, W1S 2XG, UK
下午茶 周一至周日 12:30 - 16:30;晚餐 周一至周六 18:30 - 02:00;周日 18:00 - 00:00
Peggy Porchen
(这是一家给Kate Moss的婚礼做蛋糕的甜品店)
116 Ebury St, Belgravia, London, SW1W 9QQ, UK
每天 10:00 - 18:00
在法国
La Maison Rose
(这是一栋在圣心大教堂附近的粉红色房子)
2 Rue de l'Abreuvoir, 75018 Paris, France
每天 11:00 - 22:30;周二休息
在西班牙
La Muralla Roja
(这是一个像纪念碑谷的公寓群,由西班牙建筑师Ricardo Bofill设计)
3710 Calpe, Spain
在韩国
Stylenanda Pink Hotel
(这是一家时装店兼化妆品店兼咖啡店)
37-8, Myeongdong 8-gil, Jung-gu, Seoul, Korea (66-2, Chungmuro 2-ga)
每天 11:00 - 23:00
Standard Love Dance
(这是一家插画师开的餐厅)
37 Yeonhui-ro 1-gil, Yeonnam-dong, Mapo-gu, Seoul, Korea
周一到周五 16:00 - 00:00;周末 14:00 - 00:00
在日本
HONEY MI HONEY CAFE
(这是一家服装品牌开的咖啡店)
东京都涩谷区神宮前6-2-6(原宿あかねビル2F)
每天 12:00 - 20:00
アテネ?フランセ
(这是一所语言学校)
101-0062 東京都千代田区神田駿河台2ー11
最后的最后
在上海
风靡全球社交网络、潮人必去打卡拍照的
英国鬼才设计师Paul Smith大展
继英国、比利时、日本、台湾展出后
现在来到魔都
HELLO! MY NAME IS PAUL SMITH
英国设计鬼才Paul Smith巡回大展
艺仓美术馆
时间:2017.10.10-2018.1.7
地址:上海市浦东新区滨江大道4777号
票价:100元
Paul Smith是谁?
Paul Smith生于1946年,英国鬼才设计师,以其融合传统与现代感的创意美学闻名。在1994年,Paul Smith获得大英帝国勋章,并在2000年11月,伊丽莎白二世女王为表彰Paul Smith先生对英国时装产业的贡献,册封其为爵士。
展览现场
关于展览
本次展览分为13个展区,超过1500件展品,包括艺术墙、Paul Smith的首家店铺、巴黎酒店展示间、摄影作品、脑海影像、经典服饰陈列、全球门店样式、粉丝邮寄的礼物、联名品牌产品、巨型台灯……甚至还在现场原样再现了Paul Smith在伦敦Covent Garden的工作室、办公室以及专门为上海特别定制,由7万颗彩色纽扣组成的纽扣墙。
纽扣墙
Paul Smith先生在展览现场的个人办公室里
文章标题:今天 我们聊聊粉色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