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嘉德香港秋拍之际,中国嘉德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将携重要藏品20余件,亮相香港会议展览中心,为12月18日在即将正式启用的嘉德艺术中心(北京)的首场拍卖预热。在香港精品展中,将呈现本次秋拍亮点《纬度/态度——少励家族藏中国当代艺术专场》中的数件佳作,以及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中的精彩画作。
本季北京秋拍,中国嘉德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部隆重推出《纬度/态度——少励家族藏中国当代艺术专场》,共计84件拍品,呈现少励家族收藏之精品。
少励画廊(Schoeni Gallery)自1992年文少励先生(Mr.Manfred Schoeni)创立以来,不断发掘和推广优秀的中国当代艺术家,这些艺术家现今多已蜚声国际,其建立的有别于官方意识形态的中国当代艺术审美系统,对中国乃至亚洲当代艺术的发展起到引领作用。2004年,文惠贤女士(Ms.Nicole Schoeni)接管画廊后,延续父亲的经营思路,继续寻找具有想法和潜力的年轻艺术家,以个人独到的眼光,积极开拓新的市场。可以说,少励家族见证并推动了中国当代艺术的发展历程,成为探踪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
此次精品展将展出少励家族深藏二十余年的数件重要画作:如刘小东《人鸟》、曾梵志《面具系列第十六号》、张晓刚《小海军》、刘野《圆圆》,和刘大鸿、唐志刚、杨少斌、王劲松、祁志龙等艺术家九十年代经典画作,以及陈飞等青年艺术家的代表作。
刘小东 人鸟
1990年
布面油画
167.5×120cm
刘小东早期代表力作《人鸟》创作于1990年,这一年艺术家凭藉在中央美院画廊的的个展,在当代艺术界引起很大轰动,其以《近距离》取材、受佛洛伊德影响的现实主义艺术风格,成为《新生代》画家中的代表。同年《美术》杂志、《江苏画刊》纷纷刊载刘小东艺术画作并评论其艺术价值,本件《人鸟》即发表于1990年12月刊的《江苏画刊》之上。
《人鸟》的创作背景承载了艺术家青春岁月里的一段重要时光。据艺术家回忆,当年他被中央美院派往苏联留学,后进入语言学校学习俄语,《人鸟》创作于学习语言期间,画面中描绘的三个人物正是语言学院的同学。虽然后来刘小东因语言没有过关,未能前往苏联,但却为我们留下了一幅精彩画作。《人鸟》以佛洛伊德式的大色块笔触塑造出的强烈质感的画面,既记录了艺术家的青春岁月,也展现了彼时刘小东饱满的创作激情。
曾梵志 面具系列第十六号
1994年
布面油画
150×180cm
1994年曾梵志离开武汉来到北京,全新的环境迫使艺术家学会与陌生人社交,这一过程给他内心带来很大触动,感觉到人与人交往中往往带有虚伪的假面具,他将这种感受融入至画面之中,面具系列作品就此诞生。《面具系列第十六号》是曾梵志面具系列的早期画作,其最具特色之处在于,人物的描绘将打哈欠、挠耳朵、跷二郎腿等动作元素集于一幅画作之中,表达出一种玩世不恭的戏谑态度。此作曾参展于1995年于比利时布鲁塞尔举办的《中国油画:从现实主义到后现代主义》大展之上,是市场中难得一见的双人连坐面具系列作品。
陈飞 勤劳致富
2008-2010年
布面丙烯
200x180 cm
在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中,二十世纪艺术部分将有重量级拍品展示于精品展之上:吴冠中崂山系列巨制《崂山松石》、朱德群1980年赠予法国政府机构的大尺幅秋意抒情抽象力作《秋,1978年5月1日》、林风眠几何构成特色风景之作《烟松闲居》以及关良50年代末描绘新中国建设的《造船厂》。另,五十年代红色主题经典作品阿老《全中国的儿童都热爱您》将一同展示。
吴冠中 崂山松石
1976年
木板油画
53.5×45.5cm
《崂山松石》创作于1976年,是年春天,吴冠中带领工艺美院学生到胶东湾《开门办学》,在采风教学期间诞生了数幅精彩的写生佳作,崂山奇特的山石结构就此成为吴冠中笔下最深入人心的意象之一。画面中吴老减弱了体面的描绘,以突出石与松的线之联系,凭藉量感美的逆变呈现多变而统一的高山阔野。《崂山松石》收录于《吴冠中全集》画册之中,由藏家深藏多年,首次亮相于二级市场之中,想必定将成为金秋的亮点。
朱德群 秋,1978年5月1日
1978年
布面油画
195×97cm
1980年,朱德群于巴黎生活25年后正式取得法国国籍,同年他挑选一件集大成之创作致赠给法国政府机关,本件《秋,1978年5月1日》即是融朱德群于法25年积累的集成之作。此作代表朱德群东方艺术家身份经过文化洗礼后,进入西方世界的心路历程,亦可被视为中西美学融合与文化交流的最好见证。
关良 造船厂
1959年
布面油画
54.5×67cm
丁衍庸 蓝色风景
布面油画
90×61cm
当代艺术部分,则有陈丹青西藏组画之一《进城》、展望载入美术史中《新生代》题材早期雕塑作品《坐着的女孩》以及03年曾展出于诚品画廊《生存状态》个展之上的刘小东《小龟、小雄》。
陈丹青 进城
1985年
布面油画
86×65.5cm
创作于1985年的《进城》是陈丹青到达美国后对西藏组画创作的延续。陈丹青笔下的西藏风土人情,表现出不同的美学风貌,其以深刻的观察力,把藏族住民的真实生活、藏族文化的民族服饰,细致地呈现人前。通过陈丹青的画笔,这片神秘土地上的内在精神就此展现。
展望 坐着的女孩
1990年
着色铜雕 3/8
130×110×49cm
80年代末,展望的雕塑以个体日常经验和强调内心真实表达的方式,力求真实再现某个特定的时间点和人物状态。他遵从贾科梅蒂《非现实的视觉经验》的创作出发点,和超现实主义理论家布鲁东《纯粹心灵的无意识行为》的艺术定义,将现实中的偶然性转换成艺术中的永恒。这些对艺术的认识在《坐着的女孩》中都得到了实践,让观者强烈感受到初来月经的女孩在倾斜状态下的不稳定感和羞涩情绪的不安。
文章标题:中国嘉德携重要藏品亮相香港会展中心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