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走!去爱马仕看展

展览资讯 来源:了不起日报 2018-01-06 00:41
2017看过不少圣诞点灯仪式,看过不少蔚为壮观价值连城的圣诞树。但最特别的,还是上海「爱马仕之家」门口的那「两棵」。

2017看过不少圣诞点灯仪式,看过不少蔚为壮观价值连城的圣诞树。但最特别的,还是上海「爱马仕之家」门口的那「两棵」。

走!去爱马仕看展

走!去爱马仕看展

好的,其实人家亮灯以后,是这样的。看出来是什么了吗?

走!去爱马仕看展

是两匹正在奔跑的小马驹!其实这两棵「圣诞树」的最佳观赏位置是马路对面,而且晚上的效果会嗲很多。

走!去爱马仕看展

这个装置是由法国艺术家Rémi Brun打造的,在成为「艺术家」之前,他做了20年左右「动作工程师」,具体一点说,就是现在很多的3D电影或特效里,负责动作捕捉和模拟的。

走!去爱马仕看展

他把那些「马克点」用蓝色的、移动的LED灯光表现出来,效果超级逼真又很有艺术感。上海「爱马仕之家」门口的那两个「The Galloping Horse」算是他的成名之作。

走!去爱马仕看展

这个冬天,爱马仕就用一系列有趣活动打造了一个奇趣有创意的圣诞季。

爱马仕的各种大小线下活动,老实说,是我最喜欢参加的。它们总会有各种令人啧啧称奇的点子(和好吃的东西)。比如圣诞亮灯活动上的Food & Beverage,让我这个巧克力狂魔都不太舍得下手。

走!去爱马仕看展

他们还在店内准备了圣诞微景观的workshop,大家可以撸起袖子上手做一个。

走!去爱马仕看展

走!去爱马仕看展

做完圣诞微景观的小玻璃樽,楼上的木偶戏剧场正好开始!

走!去爱马仕看展

参与木偶戏表演的这些「演员」们,通通是由爱马仕的产品们构成的,有顶着皮质手镯和腰带的L’Andalou 帽子先生,穿着和服的Toutancarré 丝巾小姐。

走!去爱马仕看展

最可爱的是Le Robot机器人,他是尬舞高手,虽然舞步看起来有点好笑。

走!去爱马仕看展

关于艺术,奢侈品们总有说不完的话题。有品牌直接把名画搬上手袋,也有品牌找来艺术家出合作款。而爱马仕和艺术家的故事,365天都在他们的橱窗里发生。

如果你是学艺术或设计相关专业的,每一季来到「爱马仕之家」的橱窗前,都可以认识到一个新的艺术家。

走!去爱马仕看展

2017年,爱马仕的年题是「物之本意」,以艺术为表现形式,用哲学的思维来探讨事物背后无尽的本源。

春季橱窗,爱马仕找来了法国瓦楞纸艺术家 Lilian Daubisse 先生,他以古老的洞窟文化为灵感打造了一组春季的主题橱窗「天工开物」。

走!去爱马仕看展

瓦楞纸打造的大地色原始洞窟中,埋藏着无数的宝藏。

走!去爱马仕看展

夏季橱窗牵手奥地利艺术家Markus Hofer先生,他擅长以抽离的艺术视角审视生活中的日常事物。

走!去爱马仕看展

他善于改变事物司空见惯的存在方式,比如香水的液体被固化,而台灯投射出的光线也变得可以触摸,桌子的边缘倾泻成布匹落在地上。

他把看不见的东西具象成了崭新的事物,又不缺失事物本来的表象。向我们提出了疑问?什么是现实,你触摸得到的就是现实吗?

走!去爱马仕看展

秋季的橱窗,轮到韩国雕塑艺术家权五祥先生来探究「物之本意」。

走!去爱马仕看展

他致力于打破摄影和雕塑两种艺术形式的界限,把三维的东西平面化,平面的东西立体化。在他看来,这个过程并不是不可逆的。不仔细看,你可能很难分辨橱窗里哪些东西是真实的,哪些东西是被「重塑」的。

走!去爱马仕看展

当然,身在上海的「爱马仕之家」也会特别有心地寻找厉害的中国艺术家。一年之中重要节日最集中的冬季橱窗,去年就给到了一位年轻的女艺术家来打理。这也是我近两年来最爱的「爱马仕之家」的橱窗。

走!去爱马仕看展

这位艺术家叫辛瑶遥,她打造的这个叫「映」的爱马仕橱窗,用极具中国意味的艺术语言打造了一副「水」在世间的万象。

走!去爱马仕看展

有山水间的倒影、有湖面的涟漪、也有水面下暗涌的漩涡...而「绘」成这幅画的,竟然是70000多片厚度不到1毫米,颜色和纹理各不相同的瓷片。

走!去爱马仕看展

同时,那一次也是爱马仕首次把同一位艺术家的出色创作从艺术橱窗延承至独立的艺术展。展览就位于上海「爱马仕之家」的四楼,免费对公众开放。

与橱窗中瓷片不可忽视的主角地位不同。四楼这些艺术作品中,瓷片作为构成装置的元素被「推至幕后」,明暗交替的灯光让瓷片们的影子成为了主角。

走!去爱马仕看展

而场地正中央,这个叫「漩」的艺术装饰,使用了三棱镜反射出由内至外的六层磁环。但谁说又不是爱马仕和艺术家辛瑶遥在爱马仕之家偷偷安置的一颗「圣诞树」呢?

走!去爱马仕看展

2017年,爱马仕再一次把假日季的重要橱窗交给了一个年轻的中国艺术家,高入云先生。由他为大家呈现了这个叫做「无限节奏」的冬季橱窗以及延伸的艺术个展。

走!去爱马仕看展

如果你最近经过上海的「爱马仕之家」,务必停下脚步,橱窗里,不少物体都在缓缓移动。物块缓慢地移动,逐渐「形成」完整的形态,运动又使「成形」的物体继而又被分离和打破。

走!去爱马仕看展

这正是爱马仕和高入云先生想要探寻的「物」的「Formation 形成」和「Forming 成形」。

走!去爱马仕看展

与女士橱窗缓缓的流水似的纵向运动不同,男士橱窗的运动是更有张力的「横向运动」。简单机械的左右移动表达了「线」的本质。

走!去爱马仕看展

它们的移动其实非常非常缓慢,这里的动图都是快进后的效果了。这种缓慢,会有一个有趣的效果,来来往往的匆匆行人可能无法发现衣服在动,但如果几次三番地经过,会发现衣服、裤子的位置,总在不停变化。

走!去爱马仕看展

另外一个橱窗,高入云先生选取了一块画着骏马的爱马仕丝巾作为这个橱窗的主要元素,用高度概括的色彩和轮廓将它打碎,碎片以不同的速度左右前后运动,缓慢接近继而又疏离。这个橱窗非常魔性,我盯着看了很久,一直在等它们处在同一平面的一刻。

走!去爱马仕看展

配饰橱窗就简单可爱的多,女式们带着手套正在鼓掌。

走!去爱马仕看展

而穿着皮鞋的绅士在优雅地跳着踢踏舞。

走!去爱马仕看展

即便你可能无法领悟和理解太多艺术家想要表达的深意,光是看看这样有趣的橱窗,也让人觉得开心。而1988年生的年轻艺术家高入云,他最开始的创作,也是抱着这样奇趣又玩味的心态开始探索的。

「我的创作是从游戏的角度出发,2011 年在厨房里我做了第一批装置,想要回避技术的我,希望更多带来物质的本性,将它体现出来,在物质中抽象又影响进来,让我选择了最为极简的线作为元素,进行点线面的思考。」

看完橱窗,你可以移步到「爱马仕之家」的四楼,高入云先生的个展《无限节奏》最近在这里对公众免费开放。

走!去爱马仕看展

首先进入视线的就是这个体量庞大的装置。这是高入云先生为爱马仕之家四楼的空间特别创作的。

走!去爱马仕看展

「当时我来到这里参观,被这组天窗所吸引,我在想光如何物质化,如何可视化,无形与有形的关系。」

走!去爱马仕看展

这是日常生活里再常见不过的场景。阳光透过天窗洒进来的光束,有时清晰地仿佛是实物,空中的浮尘在空气里上上下下地运动。而高入云先生把这个不可触摸的场景,变成了真实运动的线条。

走!去爱马仕看展

这个早期的作品,就能看到不少高入云先生所说的「游戏性」。黑色的线条在装置的控制下舞蹈和游戏。

走!去爱马仕看展

时而缓慢,时而又很欢快。居然很想用「可爱」两个字来形容这个作品。

走!去爱马仕看展

他的装置周而复始在运动,却没有任何意指的形态和节奏。

走!去爱马仕看展

他观察到,当这种运动的速度被放慢的时候,观看者会不自觉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观察和思考。就像我上面说的,会有一种魔性,一直在等待着成形又离开的一瞬间。

走!去爱马仕看展

最不稳定的四边形通过四周绳子的拉扯不停地反复折叠和展平,变幻出新的形状。

走!去爱马仕看展

而它自身形状的改变,也改变了整个空间的格局。

走!去爱马仕看展

唯一一组散落在地上,看似「不动」的作品,其实也是充满「动感」。平面的物体在被拍摄的时候,因为照相机镜头的晃动,而产生了新的维度,新的空间和新的厚度。这不是最有意思的动和静、平面和立体的探讨吗?

走!去爱马仕看展

好了,艺术作品,一百个人看有一百种解读,上面也只是我的一些拙见。毕竟我问过艺术家本人,他很乐意大家与他的作品耗上一段时间,然后得出各种不一样的结论和疑问。

高入云先生在上海「爱马仕之家」的橱窗与个展,将会持续到2018年的1月4日,免费对公众开放。不如用一个周末的下午,去探寻一下「物之本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