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艺术市场

中国艺术市场生态报告(2011)

艺术市场 2018-01-06 11:52
2011年秋拍,虽不及春拍时的佳绩频传,但其中也不乏“亮点”。整体来看,书画仍是拍卖市场的重点,占据了“最贵”拍品的大半江山。

拍卖——

2011年秋拍,虽不及春拍时的佳绩频传,但其中也不乏《亮点》。整体来看,书画仍是拍卖市场的重点,占据了《最贵》拍品的大半江山。徐悲鸿的作品仍受市场追捧,周春芽早期代表作也有上佳表现。这些拍卖成绩,验证了《经典名作无论在牛市或熊市都屹立不倒》的定论。

NO.1

2011书画市场《小盘点》

2011年的拍卖市场相当繁荣,成交价格的《TOP10》新鲜出炉。它们分别是齐白石的《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王蒙的《稚川移居图》、徐悲鸿的《九州无事乐耕耘》、傅抱石的《毛主席诗意》、明宣德《青花海水白龙纹扁瓶》、齐白石的《辛未(1931年)作山水册》、清乾隆《白玉御题诗‘太上皇帝’圆玺》、张大千的《嘉藕图》、吴冠中的《长江万里图》、明永乐《青花如意垂肩折枝花果纹梅瓶》。在2011年的10件《最贵》作品中有7件是书画,其中近现代书画占6件,前三甲由齐白石和徐悲鸿占据两席。更引人注目的是,齐白石同时有两件作品入选《TOP10》,其中《松柏高立图·篆书四言联》坐头把交椅。

点评:

尽管目前全球经济不尽人意,中国的艺术品市场多少会受其影响,但中国书画市场依然延续繁荣发展的态势。不同于当代艺术收藏的不确定性,也不同于瓷器杂项收藏的小众群体,中国书画收藏群体稳定。书画的流通性更强,收藏传统稳固,因而往往成为买家不断追逐的目标。尤其是近现代书画,它不存在古代书画精品数量有限、鉴定风险大的问题,名家的美术史地位已经确定,而且存世真迹数量适度,因而该板块在中国书画投资中最具操作性,升值潜力最旺。

NO.2

剪掉的《羊毛》 增长的价值

2011年中国嘉德秋拍,四川画家周春芽的早期作品《剪羊毛》以3047.5万元成交,刷新个人拍品最高纪录。这件作品曾经于2008年上拍,以627.2万元成交,此次的成交价较3年前增长近5倍。而在20世纪90年代初,此画最早以1万元被成都的一位藏家收藏,20年涨了3000倍,实在令人惊叹。

点评:

昔日的学生习作,而今转型为大师名画,笑傲拍场的背后是不同人群的不同态度。在常人眼中,这个价格或许是一生都不能企及的财富额。在画家本人看来,尽管价格能够衡量自己的艺术水准,但依然觉得比实际高出太多。在拍卖公司看来,这一过程不过完成了作品由藏品、装饰品到增值的藏品、奢侈品的转型。而支撑这些《纪录》的《丝线》正是国家经济的发展、市场的运作、国民精神生活水准的提高等等。而在《出乎意料》频出的当下拍卖市场中,由周春芽创造的此次记录,仅仅是其中的一个小事件而已。

NO.3

《五骏图》嘶鸣不已

近日,北京传是秋拍推出了重量级拍品——徐悲鸿的《五骏图》,作品最终以4600万元成交,创下徐悲鸿马类绘画题材的拍卖纪录。此幅作品可贵之处在于,集中表现了不同类型的马姿,饮水马、回首马、立马、奔马一应俱全。作品表现了徐悲鸿向往自由的心声,四处奔走的斗志。

点评:

徐悲鸿是20世纪最富才华的艺术家之一,其作品熔古今中外技法于一炉,显示了极高的艺术技巧和广搏的艺术修养,是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典范。以他所画的马为例,从这类作品既能欣赏到中国传统绘画的线条造型和笔墨之美,又能观察到西画的体面造型和光影明暗。由于徐悲鸿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已经确定,而且存世真迹作品数量适度,稀缺的资源造就了其画作的市场价格居高不下。

NO.4

中国拍卖公司进军美国市场 中国嘉德于近日正式宣布,在纽约的美国公园大道靠近59街的位置开设了分公司,这是中国顶级拍卖行首次加入由苏富比和佳士得把持的美国拍卖市场,它成功进驻美国不仅仅是嘉德开拓商业领地的一个策略,更是彰显中国艺术市场不断发展的一个标志。

点评:

无论是对于促进中国艺术市场的发展,还是企盼更多中国遗失艺术品的回归,嘉德的举动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中国拍卖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不管未来如何发展,至少嘉德的成功《潜入》可以视为令国人为之一振的举动。

NO.5

北京保利蝉联年度成交额冠军

北京保利以121亿元的年成交总额,蝉联年度全球中国艺术品成交额冠军和春秋两季大拍成交额冠军。2011年,北京保利成功推出了王蒙《稚川移居图》、徐悲鸿《九州无事乐耕耘》、乾隆《太上皇帝》圆玺、吴冠中《狮子林》4件过亿拍品,推出197件千万级拍品,刷新各类世界纪录百余项。保利一向以拍品的征集范围大、频次多而闻名业内,2011年更是5度赴美,多次赴日、欧及东南亚、我国港澳台地区征集。同时,它又积极拓展国内市场,除传统上海及长三角地区,还深入到川渝等地。

点评:

2011年,保利续写了中国拍卖市场的神话,其《霸主》地位无可动摇。

展览——

凛冽的寒风阻挡不了人们关注艺术的热情。中国美术馆集结六位中国现代绘画大师的名作,为艺术爱好者献上了新年礼物。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走过了《岁月十年》,以展览的形式回望过去的点点滴滴。中国写实画派再次聚首,以实力捍卫其画坛荣誉。

NO.1

从《传统》跨向《现代》

2012年新年之际,中国美术馆举办《超越传统——中国现代绘画大师展》,聚集了六位最具代表性的中国现代绘画大师任伯年、蒋兆和、潘天寿、齐白石、黄宾虹、李可染的近百件馆藏书画精品,为观众展现了一条由《传统》跨向《现代》的艺术之路。本次展览展出的大师精品,已于2011年6月作为2011意大利《中国文化年》的重要项目之一,在罗马威尼斯宫隆重亮相,受到了海外艺术爱好者的喜爱。此次中国美术馆为了满足国内观众的欣赏需求,将这些作品再次集体呈现,其中包括潘天寿的《灵岩涧一角》、齐白石91岁高龄所作的《青蛙》等经典性的作品,意在还原中国绘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变的轨迹以及诸位绘画大师为中国绘画现代化所作的努力。

点评:

这是一个让国内观众了解和欣赏中国绘画独特风格面貌和语言特征的展览,更是一个讨论和展示中国艺术在20世纪文化语境中建构《自我现代性》的展览。百年来,中国绘画在西方各类美术思潮的影响下,在否定与肯定、吸收与排斥、保守与创新中探索前进,展览对六位大师的从艺道路进行了细致梳理,让观者了解中国绘画如何从传统出发并超越传统、探索出一条适合自身发展的道路。

NO.2

流金岁月 十年回望

《岁月十年——庆祝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建院十周年教师作品展》在中国国家画院隆重举办。中国美术家协会与首师大美院共建的青年美术家培训基地,也在展览开幕式上揭牌。为纪念十年来走过的辉煌岁月,此次展览汇聚了40余位专业教师近年创作的百余幅中国画、油画作品,较为完整地呈现了该院教师的绘画创作风貌。

点评:

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拥有深厚的教学传统与创作资源,自其前身北京艺术学院与北京艺术师范学院美术系时期起,便聚集了卫天霖、李瑞年、吴冠中、俞致贞等一批卓有成就的艺术家与美术教育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几代艺术家历经五十载不懈努力,在教学与创作方面呈现出令人欣喜的繁荣景象。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自2001年由原美术系更名建院,已走过整整十年岁月,在美术教育、创作与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成果。

NO.3

写实画派的情怀

近日,中国美术馆举办《中国写实绘画七年展》,中国写实画派的全体成员拿出了最新创作的绘画精品,回馈广大艺术爱好者对他们长期以来的喜爱。此次展览题材丰富多样,有龙力游的关注藏区生活的《寒冷十月》,有王少伦的关注农民生活的《出路》,有刘孔喜有关青春记忆的《守望》,也有冷军以超现实主义技法展现的《小姜》。

点评:

《中国写实绘画年展》每年举办一次,转眼已经走过了七个年头,这是《一些仍在坚持着自己多年的理想,以所喜欢的写实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诗人一样的情怀,对制作过程的投入和完美品质的要求近乎苛刻,对理性精神和传统文化的崇尚极端执着的志同道合者。》

NO.4

追溯李可染的写生足迹

近日,《千难一易——李可染的世界系列作品展(写生篇)》亮相北京画院美术馆。此次展览,是主办方计划连续五年推出的《李可染的世界系列展》的第二个专题展,以写生角度对李可染的艺术生涯进行了梳理。展出作品包括彩墨画稿、水彩写生、铅笔速写共计80余幅,都是难得一见的创作手稿。展览现场以不同的地域特色,将展品分为古都风韵、异域揽胜、三吴极目等8个单元,为帮助观众理解大师的艺术创作手法,在作品旁还配有李可染先生的夫人邹佩珠、儿子李小可对作品的解读。

点评:

李可染先生一生致力于《为祖国河山立传》,从这些作品中,我们更能体会到大师师法自然的良苦用心和对山水画创作道路的深入思考。

NO.5

对江丰艺术的重新发现

在江丰百年诞辰之际,中央美院美术馆举办《发现:百年江丰文献展》。 展览以江丰的版画家、美术教育家和美术活动者的三重身份为线索,一批只在杂志上发表而从未公开展示过的作品,以及部分不为美术界所了解的版画作品,都在此次展览上一一呈现。此外,一些珍贵的历史文献也首次向社会公开,使观众对作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中国最有影响的美术教育家和美术工作组织者之一的江丰的艺术人生,有更为全面的认识。

点评:

难得一见的江丰版画作品以及一件件残破的手稿、书信、影像,让我们了解到美术工作者江丰的其人、其作。江丰,作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将永留人们心中。

热点——

艺术品投资,俨然化身为一种独特的产业,与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国外艺术品光顾中国市场已屡见不鲜,杭州近日更是大手笔购进包豪斯名作,中国的艺术品收藏开始迈向国际化。而此时国家调整艺术品进口税率,是否会促进国内艺术市场对国外艺术品的吸纳?在传统艺术领域,西泠印社走过百年沧桑,饶宗颐掌印众望所归,又会为西泠带来怎样的变化?

NO.1

艺术品进口关税降至6%

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下发《关于2012年关税实施方案的通知》,将油画、粉画及其他手绘画原件,雕版画、印制画、石印画的原本,各种材料的雕塑品原件的进口关税税率由原先的12%降至6%,并规定此税率暂时实行一年。长期以来,国内艺术品市场以交易本国艺术品为主,国外艺术品进入国内市场的情况并不多。这次进口关税税率的下调,有利于降低中国引进世界级优秀艺术品的税赋成本,对高端艺术品交易将产生积极影响,将推动国内艺术品市场的结构调整。按照2009年的交易量估算,此次调整将为北京市艺术品进口降低关税约7000万元,降低进口环节增值税1200万元。在本国艺术品流通日趋饱和的国内艺术市场,这一政策的出台,无疑使更多的国外艺术品向国内市场输入新鲜血液。预计2012年仅在北京的艺术品市场,即可增加30至50亿元的交易额。

点评:

这一政策调整,对推动北京市建设国际艺术品交易中心,发挥首都文化中心的示范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NO.2

范曾诉郭庆祥案尘埃落定

2011年12月19日,范曾状告郭庆祥及文汇集团侵害名誉权一案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作出终审判决,维持北京市昌平区法院的一审原判。法院认为《该文并未主要围绕作品和其创作方式,从文艺评论专业的角度展开论述,而是将对作品和创作方式的评价转为对作者人格的褒贬》,因此认定《郭文》构成对范曾名誉权的侵害。同时,法院驳回一审判决中对文汇集团名誉侵权的判决,认为原审法院对于《文汇集团对刊载的文章未严格审核、存在一定过失》的认定欠妥,最终认定文汇集团不构成名誉侵权。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市一中院在《判决书》中肯定了艺术批评的积极作用,称《郭庆祥撰文对时下其认为艺术界存在的一些弊端进行评论,呼吁‘真正合格的艺术家要把主要精力放到自己的作品创作中’,倡导真诚、负责任的艺术精神,其观点本身值得肯定》。此外,《判决书》还对《流水线》作画方式的事实作出认定:《本院注意到,《郭文》所有评论、批评所依据的基本事实系文中所称‘流水线’作画的创作方式。》

终审之后,郭庆祥发表了对于终审判决的声明,并在声明中提出《四个坚持》:坚持认为文中描述的浮躁现象在当前美术创作中是客观存在的;坚持认为作为一个经常出现在媒体上的公众人物,其行为和道德理应受到公众的监督;坚持认为撰写批评文章就是要敢于说真话;坚持认为《笔墨官司》理应《笔墨打》,法律也无权对其观点做出肯定或否定的判决。范曾一方则未对终审结果作出回应。

点评:

由法律来裁决艺术圈的争端,在国内并不多见。在终审判决后,郭庆祥仍向媒体表示要在两年之内向法院提起申述。孰是孰非暂且不论,这种《屡败屡战》的劲头实在令旁观者叹服。尽管法院的终审判决给案子画上了句号,但事件在收藏界、画界、批评界以及艺术市场引发的余震,可能会旷日持久。

NO.3

饶宗颐执掌西泠帅印

西泠印社社长一职的任命,近日终于尘埃落定。经西泠印社全体理事投票,现居香港、已95岁高龄的饶宗颐先生当选为第七任社长,刘江先生当选为执行社长。时隔六年,这一海内瞩目的百年文人艺术社团终于再次拥有了领袖群伦的社长。饶宗颐老先生是中国当代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贯通中西古今的学术大师之一,通晓六国语言文字,对古梵文、古巴比伦楔形文字亦颇有研究。他还精通琴、诗、书、画,其人物白描曾被张大千评为:《饶氏白描,当世可称独步》。自2005年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启功先生逝世之后,社长一职空缺至今,西泠印社成立110周年大庆将近,饶宗颐先生出任第七任社长,也可称得上是众望所归。

点评:

21年前饶宗颐先生曾绘有一幅《湖湑西冷印社图》,或许冥冥之中与西冷印社早已结下了的不解之缘。在当代的大环境下,金石篆刻顶尖团队与学术泰斗的结合,彰显了西冷印社所倡导的艺术学养并举的文化理念,具有深远意义。

NO.4

假画门事件水落石出

近期,在新成立的上海聚德拍卖有限公司的秋季拍卖会上,油画家段正渠的《烤火》一作以110万元落槌。但是12月6日段正渠本人在雅昌艺术网博客上发表了一篇《画就挂在画室墙上,怎么就进了拍卖会了?》的个人日志,对该作表示质疑。此则消息不胫而走,引起了购买者和拍卖公司的惊慌。而此次油画拍卖是聚德的首拍,《假画门》事件直接影响着聚德的公司形象和业内良好口碑的树立。事后聚德多次通过委托方和多种渠道积极与艺术家本人取得联系,最终拍卖公司经过具体细节的描述,使得段正渠回想此画为目前张挂在画室墙上《北方》的第一稿,由于当时不满意,交与学生销毁,没有想到此画后来流入市场,并标价拍卖,但此作实为画家真作,无容置疑。至此,沸沸扬扬假画门事件才落下帷幕。

点评:

拍品的真伪一直是竞拍者所关心的问题,而保证当代艺术家作品的可靠性一个重要的渠道就是拍卖公司积极争取与艺术家本人以及其家属取得联系,只有这样才能严把质量关,从而帮助拍卖公司树立良好口碑和企业信誉。

NO.5

杭州,斥资5亿元购包豪斯名作

杭州市政府耗资5500万欧元(约合人民币5亿元)收购的包豪斯系列艺术品,近日亮相中国美院,中国美院自此成为亚洲包豪斯系列艺术品的最大收藏机构。中国美院还举办了《包豪斯与东方——中国制造与创新设计国际学术会议》,回应众多斥责杭州市政府耗巨资购买现代主义作品的质疑,与会学者称,此举《将进一步激活今日中国乃至东方的创造力》。

点评:

有人认为,包豪斯作品属于现代主义代表作品,如今已进入后现代主义时代,耗费巨资购买《过期作品》不值得。但是,中国第一次以如此大的规模收购西方的藏品,主要目的并不在于收藏,而是注重引进西方的设计思想。这些经典名作,充实了国内研究西方设计史的第一手资料、尤其是实物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