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百年前,全世界的商人们骑着骆驼穿越万里沙漠,将唐代的丝绸、瓷器、茶叶带到自己的国家。从此,中国瓷器成为当时世界最具价值的畅销品之一。
几百年后,在瑞士日内瓦鲍尔东方艺术博物馆,这些来自古代中国的瓷器在静静地迎接着来访者。
戴尚贤大使环顾展厅四周,他的眼神落在了一座唐代三彩文官立俑上。
戴尚贤大使:从我个人来讲,我对唐代的瓷器非常感兴趣,也很喜欢收集这些瓷器和唐三彩。所以当我看到这些瓷器的时候,立刻回忆起了我对中国艺术的热爱。
顺着大使的话题,我们来到鲍尔东方艺术博物馆的地下一层,惊叹的发现,这里每一幅油画中的瓷器都有对应的收藏品与之呼应,仿佛再现了当年的写生对象。
前馆长克里克对我们说道,作为中国艺术与瓷器的研究者来说,他们有着专业的艺术直觉和眼光,所以立刻就能抓住这些作品的闪光点。当她看到这些含有瓷器元素的绘画作品时,一下子就被吸引住了,并且有了要举办一场相关展览的想法。
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们很想知道在如此巧妙的设计中,是先有了油画再找到瓷器,还是先有了瓷器再找来油画?
前馆长克里克对我们说,她曾经找到一副油画,但是一直没有找到画里面的瓷器。直到她找到了一个专门从事艺术品收藏工作的人,才从他那里借到了这件作品。
克里克还介绍说,寻找的过程自然是困难重重,画面与瓷器只有在器型、纹饰、年代都对应的情况下才能实现相互配对,要想布满整间展厅其艰难可想而知。
当我看到这件瓷器的时候,我惊讶于它的完美,所以我代表博物馆将它购买了下来。包括在西班牙马德里的普拉多博物馆,这是一个非常有名的博物馆,当我把我的想法告诉普拉多博物馆的负责人时,他们表示非常支持,并且借给我很多优秀的画作来展览。
这座距离中国万里之外的博物馆,藏有来自古代中国、日本、波斯等国的珍贵文物。从1964年向公众开放,半个世纪以来,它一直为欧洲观众展示着东方艺术的魅力。
这些绘画和瓷器是几百年来中欧商贸和人文交流的见证,它们携着岁月的尘埃,带观众梦回丝路,回望中欧百年友谊。
从表面看,画中的瓷器是旧时光的再现,但它暗含的却是欧洲人面对命运的问诘。
文章标题:穿越丝路之深藏在欧洲的东方秘密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