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访谈评论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访谈评论 来源:张雄艺术网 2018-08-24 10:03
前两天,到画家叶碧峰的家兼工作室聊天。一讲到他心爱的文物收藏与鉴定,他是滔滔不绝。当然,他不但是个从业几十年的文物鉴定专家,也是一个88年就从厦大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的油画家。

作者:学文

前两天,到画家叶碧峰的家兼工作室聊天。

一讲到他心爱的文物收藏与鉴定,他是滔滔不绝。当然,他不但是个从业几十年的文物鉴定专家,也是一个88年就从厦大美术系油画专业毕业的油画家。

看着他从2015年开始至2018今每年“中国集邮”印制成邮票出版发行的油画作品,我第一眼的感觉就是:这是一个从事长期油画写生,功底厚实,有着自己的色调,有着自己的色彩语言性格的绘画艺术追求者。

他娴熟自如的控制着笔下的色调,决定着自己写生而来的油画画面的格调。看到他的油画,我们一眼就可以知道,“这是叶碧峰的,不是别人的”。

叶碧峰就是这样一个风格独特的油画家。他用他的天蓝山青水绿的自然绘画格调,震撼我的心灵:

那是生我养我,我也非常熟悉的平和故乡;也是大文豪林语堂,中国油画的先驱者之一周碧初的故乡;是涌现了一大批书画家的文化名县;是我们耳鬓厮磨的闽南山水。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我注意到,他挂在自家墙上的书法,水墨丹青,落款都是两个字:“天语”。

我问“天语何人?”答曰:“是我”。我不禁对眼前这位文物鉴定专家,油画家刮目相看。

问他为何取这个笔名,他倒也没说出个所以然。

但我想,画家画中的人生跟我这样的画外人生是有不同的。正如他是局中人,我是局外人一个道理。

也许正是有这样的区别,我才比画家更有可能看到他背后的故事。

而画家的画也好,人生也罢,他的价值不正是蕴涵在这他自己都不一定看得见的画框背后,人生背后吗?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今天,中国人全民都是养生家,教育家,政治家,军事家,酒肆茶楼满嘴都可以跑火车。唯独没多少人敢奢谈书画。

最近我一直在想,是不是只有专家,权威才能给绘画定调,甚至是“判决”,而我们普罗大众就没有发言权呢?

其实艺术,并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欣赏度之分。

只有中国人像欧美人那样,民众的艺术素质得到全面普及提高的时候,人人都愿意走进艺术馆,博物馆的时候,我们的中国绘画,才会有广阔天地。而绝不是靠专家权威在圈内自high:“互相吹捧,共同愉快”。

艺术,应该可以是如莎士比亚所说的:There are a thousand Hamlets in a thousand people's eyes.(一千个读者眼里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而不应该是只有专家,权威说了算。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我看着他的笔名,慢慢回想着他“中国邮政”集邮册里的画作,我想,叶碧峰这么多年的绘画人生,“天语”不就是给他做了最好的诠释吗?

“天语”者,天心地语也。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西方的油画,从古希腊,文艺复兴时期追求“画得像”,到后来的“画得不像”的各种主义,流派,再到今天“画得在似与不似之间”,走过漫长的艺术认识历程。

而中国的油画,明末清初随着天主教传教士的到来,“西画东渐”,西方的绘画技法和东方的文化思维,也经历了激烈的碰撞,在阵痛,迷惘中,到了今天,中国的油画家,终于认识到,该是我们走一条跟西方不同的油画之路了。

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今天终于明白,在“存异”中“求同”:在“像”与“不像”;主观与客观;情与景中找到结合点。

他们的艺术人生,都经历了大约这么三个历程:

★“看不出来”——观察方法的问题。

★“调不出来”——表现技法的问题。

★“画不出来”——审美认识的问题。

我相信叶碧峰也是如此。从平和山区一个懵懂的艺术少年,再走进厦大这个艺术殿堂,再走进社会,专门做文物鉴定工作,同时在工作之余爬山涉水去写生,画画,他一步一步的在自己的艺术人生解决绘画的观察问题;表现技法问题;审美认识问题,形成自己的艺术风格和自己的艺术语言。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西方的古典风景画所追求的是热爱自然、热爱生活、追求真实的美感。而中国古典山水画家所强调的是个人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追求“天人合一”的宇宙观。

今天的油画,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在古典的基础上螺旋式的上升,往复。没人能摈弃传统而做所谓的创新;也没人愿意不要创新一味的跟在古人屁股后面跑。

“天语”……天心地语,就是叶碧峰通过绘画,把自己的心灵脉动,与天地的心灵脉动同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我们佩服最初西方绘画的写实功夫。那实在是叹为观止。

而后印象派凡高、高更塞尚的出现,逐渐认识到单纯写实主义,缺乏创造精神。他们超越自然物象带有一种主观抽象的表现,从笔墨里表现出狂热的情感和心灵,不受前人的束缚,也不受自然的束缚。

而中国人的油画风景自从油画的“西画东渐”以来,从来都没有离开过我们的文化意境。

有的人想跟中国画做区隔,强调自己的油画正统性,否认所谓的意境,说自己是如何如何创新。

但说实话,无论他自己怎么辩解,中华文化思维的血液是流动在他的血管里。

只有最闽南的,才有可能最中国的;只有最中国的,才可能是最世界的。

叶碧峰的“天语”,正走在这么一条艺术追求道路上。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叶碧峰的“天语”,是写实与写意的良好结合。正如评论家高新国在《人民政协报》上《“气墨”“灵象”形质一体》一文上所说的那样,他追求的是 “气墨绘画与灵象艺术,是绘画艺术的最后空白与最终领地,也是所有艺术家最高的目标与最终机会。”

他要把畅墨与“畅神”融为一体;他要把自己心中的艺术追求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他的笔名,不正是“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西方油画表现手法的“天心地语”吗?!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叶碧峰的油画,既有油画的透视感,三维立体感,又有中国画“气韵生动”所讲求的气墨所特有的空寂、灵透、深邃、幽静、朴茂与温润感。

天心地语,不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但我可以看见叶碧峰他在努力攀登。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写于林语斋。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画家简介】

叶碧峰艺术简介:叶碧峰,号天语、德华,厦门人,籍贯福建平和,1988年毕业于厦门大学美术系油画专业,閩南油画院長,中国艺术研究院常务理事,福建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福建省油画学会会员,厦门美术家协会会员。厦门海峡书画艺术产业协会专业顾问。

【艺术成果】

★2008年作品《硕果》荣获中国经济特区建设三十周年成就展"优秀奖作品奖"。

★2009年应邀到台湾举办油画个展。

★2014年在厦门举办"绿色闽南"油画风景写生专题个人展。

★2015年作品《美丽山村》荣获第二届全国油画风景写生展"优秀奖"。

★2016年在廈門舉辦中國写意花鳥画书法作品专个展,2017年12月在廈門舉辦中国工笔重彩花鸟画作品专題个展。

★书画作品多次在国内外重要学术机构参展,并刊登出版在中国"美术报"等。

★油画创作写生作品《美丽厦门》刊登在"海西晨报"。

★代表作品《解放鼓浪屿》等油画作品出版在廈門市《机关党的工作》刋物。

★书画作品从2015年开始至2018今每年被中国集邮印制邮票出版发行。

★油画作品多数被政府机构和海内外收藏家收藏。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

天心地语,绿水青山入画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