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成《寒鸦图》属李成高仿作品,画卷描绘的是冬天下雪后树林间一群乌鸦飞翔鸣噪的景象,在山水中寓有深意。元代赵孟頫谓此图"林深雪积,寒气逼人,群乌翔集,有飢冻衰鸣之态,亦可谓能矣",对其构思及技巧甚为推崇。此图描絵虽甚精致,鉴赏家认为是南宋初年画院中的作品。拖尾题跋还有元代知名章家钱塘仇远和乐府名家蒙古族贯云石两题,尤为难得。
李成(919-967),字咸熙,中国五代宋初画家,青州(今属山东)人。唐宗室,山水画家,在北宋时期和范宽、关仝并称为"三家鼎峙",他多作淡墨山水,所谓"惜墨如金",如在梦雾之中。当时评价他"凡称山水者必以成为古今第一",将他的山水和吴道玄的人物相提并论。他主要描絵齐鲁一带山水。后代郭熙等人都是师法他的山水画法。
临习此画,颇有感悟,记之与飨同道。其一,作者採取了虚实结合的手法,近密而实,中后部渐渐虚化,两岸左虚右实隔开又不平分,岸边平坡曲折穿插,避免单调呆板的平铺直叙因素出现,稍远的水口处架起桥梁,连起两岸,左右两岸从大开到汇聚,对比强烈之中又充满高低起伏曲折,丰富节奏! 其二,对比强烈过渡自然。岸边芦苇、大树下的小树丛与大树木形成对比,也是树林与地面之间的自然过渡,符合了自然生态规律又体现了画面的和谐关系。 其三,构图採用近大远小、从近到远的焦点透视,平远营造了意境深邃的模式层次分明,画面幽美。其四,诠释了生命与自然间的矛盾与和谐。画卷以冷寂的寒冬,大雪后的古木与枯树为背景,通过成群顽强的不畏严寒的乌鸦飞渡冰封的河流到达彼岸翔集的场面,体现生命力的旺盛及敢于同严酷环境抗争的精神。乌鸦与白雪在视觉和情感上形成强烈对比,动静结合,扣人心弦! 画中乌鸦约五十隻,姿态各异,无一重复者。近树用笔奇拙,形象准确、积点成线描絵出古树木表皮积雪凝固而略显滞拙的体态,加之淡墨积晕分染,真实地表现出寒林积雪的景象。
画家如此安排画面,藉由江河冰固,大地与树林,古木与乌鸦,如此冷酷的场景,如此凄凉的困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自然生态的哲理在此处彻底闸释!
经典古画所承载的元素,从精神层面到技法的实践所呈现的画面效果确实值得我们后人去深深的领悟和汲取! 这是本人对该作品的学习体会。望方家教正!
郑辉煌
戊戌正月十六日于东山岛
请横屏欣赏
文章标题:拟宋人画 临习《寒鸦图》随笔
本文栏目:访谈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