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拍卖资讯

香港苏富比将呈现欧洲古典油画及素描作品展售会

拍卖资讯 2018-09-25 09:11
苏富比将于9月28日至10月3日,即香港秋季拍卖期间,同场呈献「遇见自然 / 西洋古典选粹」展售会,乃亚洲历来最大规模的欧洲古典油画及素描作品展售会。

原标:西方古典艺术 ︳展售会及座谈会推介!中国藏家杨好分享收藏新趋势

苏富比将于9月28日至10月3日,即香港秋季拍卖期间,同场呈献「遇见自然 / 西洋古典选粹」展售会,乃亚洲历来最大规模的欧洲古典油画及素描作品展售会。

展售会将呈献46幅作品,展示西方艺术从文艺复兴到19世纪这段重要时期的各主要领域。

遇见自然 / 西洋古典选粹

鲁道夫·维格曼(Rudolf Wiegmann)

鲁道夫·维格曼(Rudolf Wiegmann)

《罗马,南望台伯河之景观,远眺圣天使城堡及圣伯多禄大殿》

1834年作,油彩画布,68.2 x 99.2公分

展览精选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Bouguereau)

威廉·阿道夫·布格罗(William Bouguereau)

《屈膝礼》

油彩画布,132.7 x 71.8公分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Franz Xaver Winterhalter)

弗朗兹·克萨韦尔·温特哈尔特(Franz Xaver Winterhalter)

《塞宾山少女》

油彩画布,74.3 x 63.5公分

伦勃朗·哈曼兹·凡· 瑞金(Rembrandt van Rijn;或译林布兰)

伦勃朗·哈曼兹·凡· 瑞金(Rembrandt van Rijn;或译林布兰)

《坐在高脚椅上的母子习作》

1640年代作

黑色粉笔、棕色墨水描线,8.9 x 9.2公分

伦勃朗(或译林布兰)是史上最伟大的画家之一,仅凭寥寥几笔,便能传递出深刻细腻的情绪与感情。在其艺术生涯中期,他创作了数幅如此作般的习作,探索母子间关系。此类作品一般并不作为任何油画习作,而仅是对人性的动人观察。伦勃朗在世之时,其素描作品就已备受爱戴,如今其存世的纸上作品大部分藏于欧洲及美国重要博物馆之中。

休伯特·范·维斯托芬(Huybert van Westhoven)

休伯特·范·维斯托芬(Huybert van Westhoven)

《大型静物图:水果、其他物品》

油彩画布,120 x 102.2公分

休伯特·范·维斯托芬的作品本身极为罕见,如本画体现画家个人风格的佳作更是凤毛麟角。从画家一系列作品可见,维斯托芬深受荷兰黄金时期静物画大师让·戴维·德汉的影响。

在本画中,画家描绘了一系列展示财富和奢华生活的对象,包括鹦鹉螺、柑橘、龙虾和一尊相信是从中国进口到荷兰的明朝青花瓷花瓶。17世纪期间,阿姆斯特丹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商埠,大大提高了荷兰人的生活质素,因此人们常常委托画家创作静物画来展示自己的财富,而本画充分描绘当时的生活状态。

让·皮耶·佩基诺(Jean-Pierre Péquignot)

让·皮耶·佩基诺(Jean-Pierre Péquignot)

《要塞城镇古典风景》

油彩画布,62.3 x 74.8公分

此画作于1790年代末,是法国新古典主义风景画家让·皮耶·佩基诺已知最为精美的作品之一。由画中建筑和人物穿着可见艺术家对古典艺术和古董文化的全新兴趣,可谓新古典风景画的巅峰之作。新古典主义运动在欧洲于十八世纪中叶兴起,直至十九世纪中叶方兴未艾,除视觉和装饰艺术外,更吸收文学、戏剧、音乐与建筑等元素。

此作笔触细腻精美,专注描绘光线与气氛,是典型的佩基诺风格。宏伟的建筑和如诗的风光互相结合,彷佛将观者带入一个世外桃源,全然忘记时间流逝。埃米莉·贝克·萨耶鲁博士在其近期出版的让·皮耶·佩基诺专题目录中谈及此作,她相信作品中的元素一方面来自画家的出生地──法兰琪-康堤大区,另一方面取自意大利的建筑与风景,当地正是他大半生以来的创作重地。

艺术家去世一年后,查尔斯·保罗·兰登于1808年出版此油画的雕刻版本,见证作品取得的巨大成功与声望。

皮耶-阿塔纳斯·肖万(Pierre-Athanase Chauvin)

皮耶-阿塔纳斯·肖万(Pierre-Athanase Chauvin)

《从美第奇别墅背面眺望博尔盖塞别墅之松林景观》

油彩画布,20 x 31公分

皮耶?阿塔纳斯·肖万是皮耶?亨利·德·瓦朗西安纳的学生,在巴黎法国美术学院学习新古典主义风格。一七九三年,年仅十九岁的他首次参加沙龙展。虽然肖万生于巴黎,并师从法国画师,但于一八〇一或〇二年移居罗马,在那里度过大半生。在罗马,他成为了国际艺坛上炙手可热的画家,并与弗朗索瓦-马里于斯·格拉内共同拥有一家画室。经格拉内介绍下,肖万认识到皮耶?纳西斯·介朗和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后者曾于一八一四年绘画肖万与其妻的肖像(现藏于博纳博物馆,巴约讷)。在一八〇〇年代,肖万游至佛罗伦萨及拿坡里,开始集中绘画意大利风景。他于一八一三年成为罗马圣路加学院院士,一八二七年在返回巴黎期间被任命为该学院院士。

此画反映出肖万深受瓦朗西安纳熏陶,对光线控制有度,并擅长描绘空气变化。肖万的作品让人以为他一直在户外写生,而非在画室内作画。松树为肖万的构图赋予一种结构性元素,加强空间上的立体距离感。

马丁·凡·多纳(Martin van Dorne)

马丁·凡·多纳(Martin van Dorne)

《错视画:钉在白色墙壁上的花果垂饰连飞蛾及其它昆虫》

1770年作,油彩画布,67.6 x 85.7公分

关于马丁·凡·多纳的生平事迹不详,但这位静物画家在世时的成就显然不小——1779年,洛林亲王查尔·阿历山大选他为宫廷画家;1880年,他在家乡鲁汶合办了一所学院。

亨特里克·德·弗勒曼蒂(Hendrik de Fromantiou)

亨特里克·德·弗勒曼蒂(Hendrik de Fromantiou)

《静物:局部披布大理石桌上的中式青花镀银大酒杯、碟上的葡萄及核桃、桃子与敬酒杯,上有优红蛱蝶》

油彩画布,65 x 54公分

亨特里克·德·弗勒曼蒂1633年生于荷兰马斯特里赫特。他于荷兰习画,多年来在当地创作,至1670年被委任为勃兰登堡选侯腓特烈·威廉的御前画家,他亦为腓特烈·威廉之子腓特烈三世工作。德·弗勒曼蒂曾接受多个王室委托创作,无疑令他在当时的收藏界声名大噪,其画作价值亦因而提升,更让今人得以拼凑他的创作历程:阿姆斯特丹 1672年、伦敦 1682年、阿姆斯特丹及格但斯克 1684年,至1690年代于柏林逝世。

从本作中的仿摹签名可见,弗勒曼蒂的创作深受威廉·凡·阿尔斯特(1627-83年)启发,其为荷兰当时最重要的静物画家之一,两者作品拥有不少共通之处。本作中的大理石桌面、桃和藤叶,正与凡·阿尔斯特画中常见的事物最为相似。两位画家之间的联系不明,然而尽管两者从未见面,相信弗勒曼蒂曾有机会仔细研习凡·阿尔斯特的作品。

雅克-阿尔贝特·塞纳-马恩省维(Jacques-Albert Senave)

雅克-阿尔贝特·塞纳-马恩省维(Jacques-Albert Senave)

《巴黎,塞纳-马恩省河景与路易十六桥》

1791年作,油彩画布,97 x 130.5公分

雅克-阿尔贝特·塞纳-马恩省维最初在洛奥大教堂跟随教士学习,后来入读敦刻尔克及圣奥梅尔两地的学院,一七八〇年移居巴黎,在当地师从约瑟夫·伯努瓦·舒韦和雅克-路易·戴维。他的作品主要包括描绘巴黎城景的风景画、历史画、风俗画以及少量肖像画。塞纳-马恩省维曾展出一幅描绘伦勃朗(或译林布兰)画室的作品,画中绘有当时在莱登赫赫有名的人物肖像,其后他于一八二一年获任命为伊珀尔绘画学院名誉院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