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美术综合

新中国美术精选:追求大美,时代精品,影响极大

美术综合 来源:华通新社 2018-10-05 09:24
新中国成立以来,画家们在不同时期创作出了反映时代的精品佳作,成为20世纪中期以来美术创作的经典。这些作品以精心的构思,深入的表现,细致的刻画,恢宏的气势,独特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为

新中国成立以来,画家们在不同时期创作出了反映时代的精品佳作,成为20世纪中期以来美术创作的经典。这些作品以精心的构思,深入的表现,细致的刻画,恢宏的气势,独特的语言,真挚的情感,为我们留存了生动而精彩的历史篇章,董希文的《开国大典》、陈丹青《西藏组合》、罗中立《父亲》、陈清泉国画山水等就是其中的代表。

新中国美术精选:追求大美,时代精品,影响极大

《开国大典》局部

《开国大典》油画作品深入人心,也凝聚着一代又一代新中国建设者的爱国情感。这是新中国美术史上的一次风云际会,绘画界各路诸侯的精品不仅在这次画展中引起了人们的共鸣,而且很多作品都被中国革命博物馆收藏,甚至后来一些作品还在中国美术史上赢得了一席之地。

新中国美术精选:追求大美,时代精品,影响极大

陈逸飞《黄河颂》

中国著名画家陈逸飞成名油画《黄河颂》,于1972年创作,以宽银幕式绘画,描述一位红军站在黄河旁的山岭,眺望天际,该画作被视为文革后中国美术史的重要作品。作品的形象塑造注重造型的块面处理和笔触表现;战士的腿部及其立足的岩石等受光面,笔刀兼用,积色较厚,刻画既结实又潇洒;色彩明亮,有着光芒万丈的金光感。

新中国美术精选:追求大美,时代精品,影响极大

李可染的代表作《万山红遍》

国画大师李可染的代表作《万山红遍》为,不凡之处便是作者用了大量朱砂来渲染画面,满目红山,意境非凡。1964年创作此画时,正处于李可染大量写生后的理性思索时期,逐渐摆脱写生状态,把写实描绘变为抒情性的写意表现,画面物象经营布局具形式感,笔墨韵味也得到加强,既有严谨的刻意经营,又不失情感的自然流露。此画以墨作底,红为主调,强调“遍”字。以朱砂色铺陈整个画面,可谓大胆创新之举,使画面滋润明亮富有层次变化。

新中国美术精选:追求大美,时代精品,影响极大

2001年《国学研究院》陈丹青

陈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作家、文艺评论家。1980年以《西藏组画》轰动中外艺术界,成为颠覆教化模式,并向欧洲溯源的发轫,被公认为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经典之作。绘画之余,出版文学著作十余部。陈丹青无论画风与文风,都具有一种优雅而朴素;睿智而率真的气质,洋溢着独特的人格魅力。

新中国美术精选:追求大美,时代精品,影响极大

汤小铭作品《鲁迅》

汤小铭油画作品《鲁迅》。1971年鲁迅纪念馆恢复陈列,他为该馆创作了这幅感动了几代人的鲁迅肖像。作品以写实的手法,精谨的造型,沉稳的色调,运用娴熟的油画技巧,刻画了这位中国新文化运动旗手的不屈不挠、文坛斗士形象。1939年,生于广西桂林,1964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油画系,进入广东画院任专业画家。历任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等职。《让智慧发光》1979年获第五届全国美术展览三等奖,《孙中山先生》1984年获第六届全国美术展览铜牌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