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兹别克写生杨晓阳
作品3号(综合材料)张宝玮
苏醒的山野(国画)王晓峰
墨香馥郁(油画)王其钧
碧云寺(国华)何镜涵
一尘千山(局部)(国画)冰逸
杨晓阳
10月11日,由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国家画院主办,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和美育研究中心承办的“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小幅作品文献展”在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开幕。本次展览分为“生活写生”“主题探索”“丹青意蕴”“水墨精神”四个板块,展出了杨晓阳不同时期所作的人物速写、水墨写生、课徒稿、重彩画等。杨晓阳还以“中华民族的艺术精神”为题主讲第十一期“美育大讲堂”,来自首都师范大学的百余位师生聆听了讲座。(周洋)
张宝玮
日前,“渍痕——张宝玮先生画展”在北京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开幕。作为改革开放后第一批走出国门的建筑师,张宝玮1979年赴西班牙,任职于西班牙建筑大师MIGUELFISAC建筑设计事务所,上世纪90年代受时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靳尚谊邀请回国创办设计系,奠定了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科发展的重要基础。此次展出的抽象画作,是用褶皱的纸张反复浸染到浓密的水墨之中,又将其裱贴于油画布上,以油彩与水墨混合,经过浸、沤、染、积,呈现出水“渍”之痕。(高素娜)
王晓峰
10月13日,由中共齐齐哈尔市委宣传部、杭州市文联、齐齐哈尔市文联、杭州市美术家协会、杭州画院主办的“北国风之江情——王晓峰中国画作品展”在杭州赛丽美术馆开幕。展览展出王晓峰近年来创作的中国画作品100余幅,大多尺幅巨大、气势磅礴,但又不失细腻灵动,充分展现了他的艺术特色和绘画风格。王晓峰,1951年生,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齐齐哈尔市美术家协会主席。(施晓琴)
王其钧
“永远的校园”王其钧油画展于10月19日至21日在北京大学百周年纪念讲堂画廊举行。王其钧于2015年应邀任北京大学海外访问学者,历时三年,通过对北大生活的细致观察,创作出19幅画作,展现了北京大学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和燕园学子朝气蓬勃的青春风采。此次展览是北京大学第十五届北京大学国际文化节的重要组成部分。(美周)
何镜涵
10月16日,“多少楼台烟雨中——何镜涵绘画作品展”在中国园林博物馆正式开展。此次展览以楼阁山水和古装人物两条展线,遴选了传统人物画家何镜涵的60余幅作品,重点展示了用写意手法描绘亭台楼阁掩映在园林山水之间的盎然意境和古代人物的神采。何镜涵绘画作品中对于园林、艺术和造景的研究,对专业人士来说也有借鉴作用。展览将持续至12月2日。(刘修兵)
冰逸
10月13日,艺术家冰逸个展“冰逸:不可能的仙山”在北京墨斋画廊开幕。展出了艺术家近年来创作的两个全新的水墨绘画系列,分别是“波相考古学”和“不可能的仙山”,艺术家重新调整了作品的创作形式,由巨幅大地艺术向工作室内可实现的创作倾斜。此外,还展出了冰逸于2015年至2017年拍摄的电影三部曲《废墟》。(李琤)
文章标题:丝绸之路·从写实到写意——杨晓阳小幅作品文献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