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访谈评论

范阳山水画艺术中的精神

访谈评论 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奕品 2018-10-29 08:15
松风泉声(国画)160×69厘米×52018年范阳 奕品山水,是中国人的自然;山水,亦是中国人的理想。人与山水的对话,是中国美学独特的精神传统。古往今来的画者,以高山仰止的雄浑、潇湘烟雨的苍茫、田园山林的幽远、...

松风泉声(国画)160×69厘米×52018年范阳

山水,是中国人的自然;山水,亦是中国人的理想。人与山水的对话,是中国美学独特的精神传统。古往今来的画者,以高山仰止的雄浑、潇湘烟雨的苍茫、田园山林的幽远、深沉质朴的情感,诠释了“山水精神”的永恒——在天地自然间安放自我生命的所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

秉承传统文脉,当代中国山水画家范阳的山水画拟古而不泥古,在追崇宋元绘画的基础上,以“真诚、壮美、磅礴”的山水实践和艺术特色诠释了山水精神。日前,“青山不老——范阳山水画艺术展”在深圳美术馆开幕,展出了范阳近年山水画新作70多件,其中包括巨幅山水中堂、立轴、横幅及山水联屏等形制,也有精致古雅的山水手卷。

范阳擅长全景式山水,作品均出自腹稿,胸中无丘壑者恐难达此境。他笔墨精熟,一树一石,既出于经典,又独具风骨。他为观者呈现了一派山高水长、隐逸逍遥的理想山水图景,有峰峦嵯峨、溪涧蜿蜒、松柏掩映、飞瀑流泉,也有策杖而行、独坐松下、傍水结庐、寻隐问道……这些山居主题,既源于他的生活体验,也来自他对古人山水画图式的不断玩味、整合。读者可远观、可近探,可栖息、可壮怀,于一纸山水中,感受天地悠远、生命渺小,以致物我两忘。

年逾七十的范阳“师古人,师造化”,汇南北宗诸家之法,亦推崇当代傅抱石、陆俨少、黄秋园的艺术思想。他常年深居简出,一年有数月隐居山林,行丘越壑,上下求索。从年少的刻苦习练到壮年的山水创作,再至晚年的不断精进,艺术成为他生命中无法分割的重要部分。2006年始,范阳先生寓居深圳,其艺术创作活动在繁华都市和故乡山林之间切换,两种互补的生活模式为他带来了更深层的思考,也成为其山水艺术探索求变的重要起因。虽已至古稀之年,他依然饱含着对生活的热爱与创作的激情,作品更趋融古化古之态,笔墨更加恣意抒情,在“从心所欲不逾矩”中流露出放逸浪漫的气质。深圳美术馆副馆长王子蚺认为,范阳笔墨的随意性是一种性情,也恰恰是艺术家晚年的基本状态。“不论是行走于地理意义上的故乡,还是追寻于精神层面上的家园,范阳的山水艺术体现了深圳美术的独特、多元与包容,为中国山水画的传承与创新提供了有价值的实践。”王子蚺说。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