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关于抽象艺术的多元解读 | “界面效应”艺术家图鉴(一)

展览资讯 来源:今日美术馆 2018-11-15 09:45
关注中国抽象艺术多媒介研究的展览“界面效应Becoming” 于2018年11月4日至2018年11月27日期间今日美术馆3号馆展出。今日美术馆推出“参展艺术家及作品介绍”特辑,本期介绍中国当代艺术家

关注中国抽象艺术多媒介研究的展览“界面效应Becoming” 于2018年11月4日至2018年11月27日期间今日美术馆3号馆展出。

今日美术馆推出“参展艺术家及作品介绍”特辑,本期介绍中国当代艺术家张帆、陈锦潮、董大为、唐骁、邓悦君、王智一、洪启乐、吴梦诗。

张帆| Zhang Fan

1975年生于青岛?

1998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2002年硕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居北京

急就章第五组之四 | Hasty--Fourth in 5

布面丙烯 | Acrylic on canvas

400x200cm

2016

张帆的《急就章》系列通过贯穿画面的线条痕迹来直接体现书写的动作过程。在最基本的、快速的书写动作的痕迹里,同时也产生了协调的节奏感、质感、情绪等元素,而这些元素都在书写化的绘画过程中瞬间迸发。张帆强调的是短时间内直接产生的视觉效果,所以《急就章》的目的是在短短的一个小时之内画完一张四米乘两米的大画,与之相伴的是通过不断删除画面中不必要的成份,不断调整自己的状态,直到能够有效地完成。

陈锦潮 | Chen Jinchao

1988年出生于广东澄海

2011年本科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

2014 硕士研究生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

现工作、生活于广州

源 | Origin

墨、木头| Ink、Timber

尺寸可变

陈锦潮通过对墨的提取这一过程去阐述水与墨之间的关系,去呈现墨的独立性,从而去解析墨的文化属性。在他的一系列作品中水、墨、纸之间的关系得以再次划分,水和墨不再遵循原有的关系,墨在这里脱离他者的限制,从而与水、纸、空间等其他“物”重新构成一种新的暧昧关系。

董大为 | Dong Dawei

1981年出生于中国大连

2011年毕业于法国布尔日国立高等艺术学院

现生活工作于北京

尘归尘之今日3 |Dust to Dust-Today 3

纸上色粉笔 | Pastel on Paper

240×240×100cm

2018

董大为以色粉笔为工具进行现场绘画,伴随色粉笔在载体上涂画摩擦,将看似多余部分的粉末,纳入到主观呈现当中。《尘归尘》这个系列主要利用了粉笔画的这种特有现象, 放大了绘画工具和它的载体之间的材料性关系,绘画不单呈现为绘画的结果,而且呈现了它的过程。“主副产品”相互映衬,形成一个自我阐释的系统。

唐骁 | Tang Xiao

1976年生于中国武汉

2006年毕业于德国慕尼黑造型艺术学院

现工作和生活于武汉

铁四方锥 |Iron Tetragonal Pyramid (图右一)

铁、锌板、丙烯酸溶液、漆|

Iron, rolled tin, acrylic solution& paint

50cmx50cmx100cm

2016

唐骁试图将色彩从平面上拿下来,落在空间中的某个面上,但又努力在这个看似非绘画的呈现方式中保持其绘画性。他认为平面的画布和立体的几何结构承载颜料的物理状态都是一样的——不论其形状体量如何改变,只要有面的存在,色彩就有了附着的基础,就会产生色与色之间的边界和层。与平面绘画不同的是,立体的几何结构会因为视角的改变而产生面和面之间阻挡、切割和穿透的视觉效果。

邓悦君 | Deng Yuejun

1986年出生于广东云浮

中国美术学院新媒体系学士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硕士

生活工作于杭州

呓语 |Somniloquy

铁、LED灯、电机 |

Iron、LED light、Motor

尺寸可变

邓悦君的创作主要围绕能量转换,维度空间以及机械运动,创作媒介涉及声音,机械装置,水墨动画等,《呓语》 这件作品是希望表现一种沉睡感受,在他看来,沉睡首先是有生命的,是美满的,是呼吸的,也是细细碎碎的梦话。而他深信这种状态是非文字语言能够体现的,所以他试图把影(也是光)作为艺术语言本身,让观众进入全包围式梦境感受。

王智一 | Wang Zhiyi

1991年出生于中国湖北

2014年毕业于湖北美术学院

现工作生活于武汉及上海

格劳克斯 |Glaucus

立体装置,光与影 |

Stereoscopic device, light and shadow

尺寸可变

王智一的工作就像是在构建一个系统——通过某种假设,将不同场域的维度相聚集。一方面,他利用光的秩序,通过色彩实践空间的透明。另一方面,他运用这种微妙变化,研习颜色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他试图令观众从作品的侧面或锐化的边缘体会到一种控制的过程。多数情况下,他选择相信纯粹的东西,譬如色彩与几何。

洪启乐 | Hong Qile

电子音乐人,艺术家

出生于中国福建,现居住工作于北京

麟 | Scale

数字影像作品 | Digtal Vedio Work

尺寸可变

洪启乐的《SCALE》是一组关于未来时间维度进行的考古采样般的思考所创作的系列作品。人世间的繁荣乃人们对自然对社会的秩序性不断地维护与改造,而变迁过程中产生的废墟与遗迹正是人们研究历史所考之证据。各种介质对信息的记录与归档技术的进步,对未来的人们回看现在来说,已不会像我们在考古千年前的遗迹时体会到的神秘感以及众多的古迹留下的匪夷所思,而是种种碎片拼凑描绘出一个时代精确的整体画像。

吴梦诗 | Wu Mengshi

1986年生于浙江

2010年本科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2013年研究生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版画系

现工作生活于温州

四个袋子 | 4 bags

动态装置,铝,弹簧

Object Theater, aluminum, & Spring

120cmx120cmx10cm

通过阅读,吴梦诗开始关注人体全身多种感觉系统在认识行为中的作用,如自体感,情感(恐惧、惊异),审美寒颤,体内器官的感受,时间感等等。相比起感觉系统对认识客观事物所起到的辅助作用,她也同样对认识行为造成的障碍感兴趣。而这些感觉系统,逐渐和她童年记忆里熟悉的车间动态机械关联在了一起,激发她开始透过工业材料的运动,声音,质感等元素,去探索感官和客观世界的关系。

界面效应

【主办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

【承办机构】

中国艺术研究院国家当代艺术研究中心

今日美术馆

【项目主持】

刘燕

【评议人】

刘礼宾、刘燕、盛葳、晏燕、周翊

【参展艺术家】

陈锦潮、陈彧凡、董大为、邓悦君、洪启乐、花形、李涛、刘文涛、梁远苇、李消非、马秋莎、任远、陶都罕、谭天、唐骁、吴梦诗、吴鼎、王智一、杨心广、杨熹、闫博、张帆、周钦珊、张增增&未琢文化

【展览时间】

2018年11月4日-11月27日

(周一闭馆)

【展览地点】

今日美术馆3号馆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