器象 —2018当代器物雕塑展
2018 ContemporaryArtifactsSculpture Exhibition
艺术总监丨焦兴涛申晓南
策展人丨王林
策展执行丨娄金冯大庆
开幕时间丨2018年11月21日下午3点
展览时间丨2018年11月21日——2018年11月30日
展览地点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展厅
主办单位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
承办单位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器物工作室
特邀嘉宾丨邓乐、何桂彦、金山、钱亮、谢彬
谢亚平、杨靖、尹丹、杨北辰、朱成
研讨主题丨物周为器—在消费时代,如何思考器与物、技与艺的关系
研讨时间丨2018年11月21日下午3点30分
研讨地点丨四川美术学院雕塑系会议室ZA202
参展艺术家
曹京、陈镜伟、程曦、陈静、邓乐
邓筱、傅中望、葛平伟、龚荣祖、郭泽淼
何跃、焦兴涛、李腾、李瀚 、李树淡
卢征远、刘建钊、刘玉城、刘磊、娄金
孟宇建、申晓南、谭勋、谭云、魏彪
王比、王玖、许正龙、谢运锐、谢彬
应平、岳坤、于丰也、杨北辰、杨洪
杨立山、闫志勇、朱成、张爱苹、张有魁
张文山、张翔、张超、祝铭、张云云
张达洲、张晓影、康悦、钱亮、付廷栋
前言
器象万千人间百态—序《器象—2018当代器物雕塑展》
王林
器之为象,由物质材料与物品形态构成,源起于器物之所以作为器物的日常实用性:“实用”关涉功利,而“日常”则具有人文属性,和身心的感觉、感受、感悟相通,这是器物的实践,由此通向精神性的道路。——道路也者,即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由器至道的道器关系。
如果说,“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那么,在道器之间,还有表象、现象等“象”的存在。所以,我们把川美器物工作室展览命名为“器象”,肯定是希望更进一步,在传统道器关系中开拓出知识创新的可能性。
《周易·系辞》讲“制器者尚其象”,为什么呢?因为“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这里所说的“见”,应该读作“现”,不仅是指视觉效果为人眼所看见,而且更是指作品本性的自主呈现。
器物既为现象,乃是道与器、形而上与形而下的中介。说到底,器既为象,乃是独立、具体、特殊的个别存在,这才是艺术作品真正的现实。海德格尔说,“要把握艺术作品的物性特征而用传统的物的概念显然不行”,这种概念指的不过是“物的形式化的质料”,那么,我们如何“在艺术作品的现实中去寻找真正艺术的意图”呢?只有在特定的存在中去揭示存在者本身,这是因为“艺术的本性就是:存在者的真理本身置入作品”。所以,“走向确定作品物性现实的道路,就不是从物到作品,而是从作品到物”。通俗地讲,就是艺术作为个体化的创作过程,因为创新物性,将存在着的真理置入到作品中,创造了新的存在即艺术的存在。
由此可见,中国知识的重建不只是东西方艺术哲学的拼合或互补,而是要以新的知识逻辑和新的思维方式,重新解释正在发生并不断发生的实践着的世界。艺术观念与艺术创作,不过是通过个人介入的艺术之象,引领道器关系在历史长河中,不断发生人与人类趋真向善的良性改变。
2018年10月12日
四川美术学院
部分参展作品
朱成
《丝》
碳化木、铁
L 70cmH 22cm
1989年
傅中望
《束3#》
木
27cmX29cmX7cm
2018年
谭勋
《一次性纸杯》
铜镀金
11cm×16cm
2018 年
焦兴涛
《在一起》
铜
34X32X43cm
2015年
申晓南
《年轮》
漆
50x25x18cm
2017年
杨北辰
《记忆物件No.72》
木
L 14.5×6.5×6.5 / R 14.4×6.5×6 cm
2016年
卢征远
《沥青》
德化白瓷
尺寸可变
2016年
邓乐
《数字时代,天光》
黑大理石、光
71×50×52cm
2007年
许正龙
《飞龙》
综合材料
57×15×58cm
2015年
何跃
《栋梁系列》
陶
尺寸可变
2010—2016
葛平伟
《·结·》之十四
木
30x30x25cm
2014年
张翔
《老阳的雕塑》
杂木,展柜
25x50x60cm
2018年
娄金
《镜子》
不锈钢
135X110X10CM
2015年
合艺术小组(康悦、钱亮、付廷栋)
《“青花瓷”》
毛毡、羊毛
41*39*4cm
2018年
陈镜伟
《“子午”》
金属.铁+回收旧木
175x65x45cm
2018年
张文山
《印象·古城》
青石
60×56×25cm
2014年
孟宇建
《中国速度》
和田玉青海青玉
尺寸可变
2018年
张有魁
《收藏 一斗海水》
综合材料
40×40cm
2018年
陈静
《双面微分漆皮粘贴漆》
大漆
可变
2013-2015
张晓影
《endless world》系列
板材、油漆
200*26*57/235*124*12
2018年
张超
《寻找厚度》
木、白色树脂材料
235*140*220cm
2015年
王玖
《重庆椅》
铁、木
70cm58cm63cm
2018
李腾
《骨》
玉,不锈钢
长35㎝/高6.5㎝/厚7㎝
2017年
刘磊
(造物记系列三)
不锈钢 铅 混凝土块
80x45x25cm
2018年
张云云
《蚕石》
玉、石
尺寸可变
2018
岳坤
《水滴》
玛瑙
可变装置
2018
李树淡
《包袱》
鹅卵石
尺寸可变
2018
郭泽淼、闫志勇、祝铭
《石空》
玉,石
尺寸可变
2017年
刘建钊
《抛砖引玉系列》
玉石、砖
尺寸可变
2017年
杨洪
《水迹系列:1—19029》
水泥 、水滴
尺寸可变
2016
杨立山
《身体?混沌》(Body-Hundun3)
大漆、麻布、聚酯泡沫
71x70x45cm
2016
张爱苹
《仿生》
铜及综合材料
8cm-33cm
2018
程曦
《拙·器》
鹅卵石
可变
2016
曹京
《汉字衣帽架设计理念》
木
180cm
2018
谢运锐
《妄》
皮革,犬牙
80cm×40cm×35cm
2018年
应平
《铁锤》
木,铁
30*10cm
2018
魏彪
《我》
金丝楠木
25*25*70cm
2018
谢彬
《貓》
石膏
45cm×39cm×13cm
2015
谭云
《“伞”》
柏木
98*10*10cm
2017年
张达州
《像由心生》
花岗岩
尺寸可变
2018年
邓筱
《思维空间系列》
玻璃钢烤漆,机械转动装置
尺寸可变
2013年
刘玉城
《状态》
陶瓷
400cm×140cm×30cm
2018年
李瀚
《初晴》
汉白玉
80*50*40cm
2018年
龚荣祖
《城市风景系列之围城》
水晶
35C*35C*35cm
2017年
文章标题:器象 ——2018当代器物雕塑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