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幕式现场
11月17日,由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贾广健艺术馆联合主办,石家庄麓美术馆、艺庐美术馆承办的“文新秀古——天津美术学院贾广健硕士研究生师生作品展”在石家庄麓美术馆开幕。画展共展出贾广健先生和及其43名学生的精品佳作,充分体现了贾广健先生的教学理念和学生们的艺术状态。
河北省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张群生致辞
河北美术家协会副主席、河北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原院长徐福厚致辞
石家庄麓美术馆馆长吴永辉致辞
学生代表刘璐璐发言
贾广健致答谢辞
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崔强主持开幕仪式
河北省原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张群生,河北省政协原秘书长安云昉,中国国家画院青年画院副院长、天津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画院院长贾广健,河北省美协副主席徐福厚,河北省美协副主席张国君,河北省美协副主席李彦鹏,河北省美协副主席、河北传媒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蒋世国,河北省美协副主席颜景龙,河北省工笔画学会会长朱兴华,河北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田宝川,河北经贸大学艺术学院院长聂书法,河北画院副院长王立明,石家庄美术馆副馆长曹凤祥,稍可轩博物馆馆长吴振文,石家庄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李雪山,天津中国画学会副秘书长周风增,九溪墨潭创办人郭永利,麓美术馆馆长吴永辉,以及刘俊、宁立君、贾国君、焦艳荣、李庆文、张志英、张景波、苏建君、洪登发、李春生、翟建平、戴魁、白云浩、白联晟、张健、郝国书、张连文、姚树华、李楠、黄品贤、张华斌、卫锦、李福军、王威、田孝俊、贾红波、刘春丽、胡立鹏、田红岩、杨秀发、杨柳、王凯等;学生代表孙文龙、赵余钊、姚丽彬、田怀良、籍敏、佟永杰、于洋、孙超、贠瑶、黎夏威、杜月超、马瑞涛、刘璐璐、杨娜、李晋文、张慧、魏小清出席了画展开幕活动。画展开幕仪式由河北师范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副院长崔强主持。
展览现场
“和而不同”是这场展览带给观者最大的感受,尽管面貌上各不相同,却在传神造境的精神上、在清新、古雅的审美趣味上表现出一致性。纵观近年来大多数的师生展,最常出现的是面貌雷同的现象,但此次贾广健硕士研究生师生作品展或许能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教与学上,也会展现出一个理想的状态。
贾广健现场接受媒体采访
对此,贾广健通过他教学体系的搭建,循序渐进的引导方式,给我们提供了答案。贾广健表示,中国画的学习是由“法”致“理”,由“理”致“道”的修炼。“在研究生的教学层面上,我特别强调对传统的研究、对技法的研究、对写生的重视。写生是认识自然、感悟自然,逐渐形成自己语言的阶段,这是基本的表达能力的建立,之后再挖掘出每个人个性的东西,形成自己独特的面貌。在这个过程里,最重要的不是强化个性和创新,而是要先消化传统、消化老师的东西、吸收当代的元素,之后形成自己的独特性。”贾广健说。
贾广健与张群生在画展现场观看画作
颜景龙在画展现场观看作品
从展览上,我们可以看到贾广健及其学生对于传统中国画的注重,他们从中汲取养分,承袭传统笔墨的技法,还有几分文人气息的简淡素净。这就像根基,奠定了他们坚实稳固的绘画基石。如同河北工笔画学会会长朱兴华所说:“贾广健的画能够让我想起清代的恽寿平,但我又非常不愿将两人作比较。恽寿平在他所处的时代将花鸟画的没骨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给后来的花鸟画增添了一个形式。贾广健的绘画是受了恽寿平影响的,但他却是承前启后的,有了新的发展。他代表了当今花鸟画的一个新高度,他的绘画是符合新时代的审美的,是按照今人的需求进行绘画创作的,所以我认为,表现了时代审美才是贾广健绘画中最优秀的东西。”
孙文龙、崔强、赵余钊在画展现场
在展览现场,贾广健的学生赵余钊告诉记者,贾老师非常注重写生,写生多了,对细节的把握便会更加精准,画面也会生动,而对大自然的体悟每个人不同,个性的形成也就自然而然了。学生孙超则说:“贾老师在教学中并没有特别强调个性,而是强调打好基础,练就扎实的基本功。这让我受益匪浅,有了扎实的基础,我很容易就可以走上一个台阶,表现我想表现的东西。”学生孙文龙感慨,贾老师治学的严谨、对基本功的训练令人震惊。“为了扎实基础,我读研究生的时候曾跑去本科学生那里蹭贾老师的课,他的授课细致到如何握笔,哪一根指头有什么作用,如何起笔、运笔、转腕,这是一位学者的风范,让我至今记忆深刻。”或许正是这样,有了传统绘画的根基,有了心性的蒙养,从写生中获取养分,加入当代审美的滋养,必然会一百个学生一百种面貌。
展览现场
开幕仪式后,举行了“文新秀古——天津美术学院贾广健硕士研究生师生作品展研讨会”。研讨会由河北省美协副主席、河北传媒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蒋世国担任学术主持。贾广健携学生与参会学者、专家就中国花鸟画的教与学、中国画的传承与发展等问题展开了探讨。
研讨会由河北省美协副主席、河北传媒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蒋世国担任学术主持
河北省美协副主席、河北传媒学院艺术学院院长蒋世国也表示,此次展览以“文新秀古”为题,秀古是中国画的技法,从这些学生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很好的遵循了中国画的传统技法。他们的作品从传统语言入手,构成上又关注当代,比如垂直线条的墙面、护栏等当代景物,给画面带来了新的气息。中国画的表现是万象源出于心。对于心灵的养育与净化应该是一个中国画家的最高修为,一个艺术家具有一颗怎样的心灵也就会有一种怎样的画境。贾广健说:“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中国画的创造者、研究者,那么一个人的心性的修养特别重要,培养学生在审美趣味、审美品格上有较高的追求和鉴赏力,同时用传统的艺术精神、自然的启迪去蒙养心性。”
研讨会现场
出席活动的专家学者相继发言,对贾广健先生的创作和教学理念做出高度评价,并就“传承与创新”与“中国画教学体系”发表自己的见解。大家一致认为,在多年的教学工作过程中,贾广健先生因材施教,治学严谨,能够深入的了解每一位学生的创作特点,为他们把握纯正的中国画创作阅读方向。他带出了一支艺术特点鲜明的花鸟画队伍。这支创作队伍有传承、有发展,充满着人文精神。贾广健先生的中国画是中国画有序传承的主流正脉。
嘉宾合影
嘉宾合影
贾广健、阎秀淑与学生们在画展现场
贾广健
河北永清县人。一九九四年天津美术院中国画专业研究生毕业并获硕士学位,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画院院长、教授、中国国家画院教学部主任,国画院研究员、院艺术委员会委员、青年画院副院长、天津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天津美术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央美术学院特聘教授、北京大学艺术学院特聘研究生导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中国画学会理事、北京工笔画学会理事、天津市青联常委、天津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天津市政协委员、全国第十二届美展中国画评委、全国第十次文代会代表、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中宣部全国“四个一批”文艺名家。
参展艺术家
据悉,展览将持续至12月31日。
文章标题:文新秀古——天津美术学院贾广健硕士研究生师生作品展在麓美术馆开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