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金石为开”——第三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

展览资讯 来源: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 2018-11-22 09:31
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展厅内景2018年11月17日上午十点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印社联合主办,荣宝京行艺术馆承办的“金石为开”——第三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在荣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展厅内景

2018年11月17日上午十点半,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山东印社联合主办,荣宝京行艺术馆承办的“金石为开”——第三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在荣宝京行艺术馆隆重开幕。

开幕式现场

开幕式现场

出席本次开幕式的领导和嘉宾有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骆芃芃,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印社社长范正红,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瑞,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靖、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谢长伟、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创作部主任尹海龙、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理论部主任冯宝麟、北京银行济南分行副行长廖谨、济南荣宝京行艺术馆馆长刘明以及其骆芃芃导师的30位硕士和博士研究生。还有来自山东财经大学、山东艺术学院、山东工艺美术学院、山东大学、齐鲁师范学院等高校的学生400余人。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瑞主持开幕式

开幕式由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瑞主持。开幕式首先由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印社社长范正红致辞;其后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博士李立山代表学生发言。之后,骆芃芃院长发表讲话。骆芃芃院长在讲话中说:“山东是儒学的发祥地,这里的伟大哲人,他们的思想、几乎涵盖了我们举办师生展的所有愿望和目的。“教学相长”,这是孔子的教育理念。作为学生,就是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作为老师,就是要不断地教授文化、技能,不断地充实自己,不断地补给学养,在教学中获得更多、更新的信息和知识。”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印社社长范正红致辞

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博士李立山代表学生发言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骆芃芃发表讲话

中国篆刻艺术院创立于2006年,隶属于中国艺术研究院,是目前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一家以研究和创作篆刻艺术为主旨的国家级院体机构。2007年中国篆刻艺术院在中国艺术研究院的指导和支持下在研究生院开设了中国第一个篆刻艺术硕士研究生教学点,又于2015年设立了中国第一个篆刻艺术博士点。篆刻艺术的硕士和博士点的设立,标志着中国篆刻艺术的独立学科建设了起来。从此,中国有了一批又一批的篆刻艺术硕士和博士。中国篆刻艺术独立学科的建设不仅完善了篆刻艺术的传承体系而且在中国篆刻艺术教学史上具有着划时代的意义。骆芃芃院长在讲话中说:把篆刻艺术学科越办越兴旺,越办越好,这是我们年年举办师生展的最为重要的期许。

参加开幕式领导嘉宾合影

领导嘉宾及参展作者合影

骆芃芃院长接受采访

参加本次展览的学生大部分都是中国艺术研究院篆刻艺术独立学科建设的“篆刻艺术的创作和理论研究”的研究生,是这个学科的累累硕果。这些学生虽然还不够多,但都是中国篆刻艺术学科发展的“星星之火”。他们是:吴义达、曲学朋、李立山、肖春光、殷玉刚、刘雅婧、尹军、蒋明、孙长铭、刘宝民、冯强、李婧、鹿秋珺、刘美汝、康颖、曹锋、廖文奇、赵文晓、周传印、王兴、金鑫、聂国娇、董子涵、彭勃欣、徐如昌、苏军、韩昊、王盛贞、程振国、魏波等30位。

展厅内景

展厅内景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作品

中国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省书法家协会主席顾亚龙作品(特邀作者)

特邀作者作品

特邀作者作品

特邀作者作品

特邀作者作品

特邀作者作品

特邀作者作品

特邀作者作品

特邀作者作品

特邀作者作品

展览现场

2016年6月在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骆芃芃的精心策划和指导下,在日本京都王子美术馆曾举行了第一届师生展并与日本随风会共同展出和进行学术交流;2017年8月在吉林省政协书画院展览馆举办第二届师生展,展览取得了良好的效应和影响。与上次展览有所不同的是本届展览参加的学生人数增多了,特邀作者增多了,学生们的作品也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尹海龙、艺如乐图、冯宝麟、朱培尔、谷松章、范正红、赵熊、洪亮、郭强、戴武等著名篆刻家都提供了书法作品。展览还特别邀请了当地的著名篆刻书法家顾亚龙、王瑞、陈靖、苏剑君、孟鸿声、谢长伟、蒯宪等7位作者的作品。

展厅内景

展厅内景

展厅内景

展厅内景

展厅内景

展厅内景

骆芃芃导师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展览现场

骆芃芃师生合影

本次展览的作品分篆刻和书法以及篆刻原石三部分。共有作品110件。在主题创作上,以书写和镌刻新时代”的内容为主。这样的创作,不仅提升了学生们的应变能力,同时也是篆刻艺术和现实生活相结合的一种创作实践。此外,为了更好的展示展览效果,骆芃芃院长特别为本次展览的印屏进行了统一设计:以传统信札的形式结合印章放大样作为印屏。这样的设计增加了作品的书卷气和形式美感。

骆芃芃导师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学生作品

展厅内景

展览现场

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金石为开”——第三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作品展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创作部主任尹海龙和理论部主任冯宝麟共同主持。与会专家有范正红、王瑞、陈靖、孙宏伟和参展及各大院校的学生,就关于当前篆刻艺术独立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思考以及“双扎根”—访碑问帖系列活动对篆刻艺术教学的意义等主题展开了热烈的研讨。大家在阐述自己观点的同时还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建议。研讨会上,大家对本次参展作品的水平给予了高度的肯定和赞许。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对于中国篆刻艺术的学科建设起到了积极地推动作用。据悉,展览到2018年12月6日结束。

“金石为开”——第三届骆芃芃师生篆刻书法艺术展研讨会现场

研讨会议题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创作部主任尹海龙主持研讨会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理论部主任冯宝麟主持研讨会

参加研讨会的专家学者发言(以发言先后为序)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山东印社社长范正红在研讨会上发言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王瑞在研讨会上发言

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陈靖在研讨会上发言

金乡县文联主席刘卫东在研讨会上发言

篆刻家孙宏伟在研讨会上发言

诚励书画教育机构校长梁成立在研讨会上发言

诚励书画教育机构副校长张志伟在研讨会上发言

国展获奖艺术家杜庆龙在研讨会上发言

山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袁宙飞在研讨会上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2018级博士生陈锋在研讨会上发言

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王培博在研讨会上发言

山东艺术学院研究生高玥在研讨会上发言

参加展览的骆芃芃导师的学生发言(以发言先后为序)

学生李立山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曲学朋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肖春光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金鑫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刘美汝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冯强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周传印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董子涵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徐如昌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王盛贞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魏波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廖文奇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彭勃欣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王兴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韩昊在研讨会上发言

学生聂国娇在研讨会上发言

骆芃芃导师作总结性发言

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骆芃芃在研讨会上作总结性发言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