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央美院修复研究院
2018年11月24日下午,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中国传统壁画修复创作人才培养”结项汇报展在北京爱慕美术馆开幕。中国美术家协会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秘书长徐里,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范迪安,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何家英,中央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油画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孙景波,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王晓琳,中国国家画院副院长张江舟,中国美术家协会综合材料绘画与美术作品保存修复艺术委员会主任胡伟等嘉宾出席开幕式。本次项目总策划人、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院长、造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壁画艺术委员会主任王颖生教授主持仪式。
范迪安在致辞中表示,今年是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之年,我们一方面通过各种形式来回顾百年办学的优秀传统和重要经验,另一方面更为重要的是为走向新的百年、面向未来谋篇布局。在中国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新的时代背景下,一方面要弘扬传统,做好大学应担负的文化传承,另外一方面要锐意创新,适应社会发展对艺术人才的需求调整学科布局,创建新的专业。中央美术学院从组建修复研究院着手,为建立修复专业作好教学准备,正是站在了传统与创新、学府教育与社会需求的结合点上。从现在的研究课题通向今后的专业人才培养,我们要坚定不移地把修复专业作为新的教学增长点,把修复学院迅速组建起来,以不断满足社会发展和文化遗产保护的需求。他强调,中央美术学院壁画专业一路走来,道路更加坚实,视野更加宽阔,学理研究和实践方式上更加接近本体,这些都是筑就学术和精神大厦的重要基石。他希望通过不同学科专业同仁的共同努力,令中国文化在今天更有自信,中国艺术在今天更放光彩。此次人才培养项目,学员来自全国各地,在短时间内迅速投入到学习、研究和创作之中,创作出许多精益求精的作品,成果值得肯定。他期望此次项目能培养出一批壁画研究与创作新的种子,播撒到全国各地,期待他们日后开花结果。
孙景波先生在致辞中谈到,中国传统壁画的保护与修复已经到了兴亡继绝的地步,很多壁画遗迹正在消亡,而业内尚存在许多不负责任的破坏性“修复”甚至毁坏,对此感到十分痛心。他追忆了中央美术学院壁画学科发展的艰辛岁月,随着国家和学校的不断重视,以及越来越多有志向有情怀的壁画人加入,中国传统壁画理法得以传承并发展为一项重要课题。尤其是2009年教育部投入专项资金用于中国传统壁画的保护与修复研究,建立了设备一流的传统壁画修复实验室,同年壁画系一工作室还承接了大同华严寺、善化寺的重绘及遗存壁画的保护修复工作,使研究课题得到了用武之地,他对此倍感兴奋与欣慰。中央美术学院的壁画修复从一个在壁画系设立工作室规模的修复课程,到成为中央美术学院一个独立的研究院,他认为这是认识层面上质的变化,并对国家艺术基金能够支持和资助这一具有时代和社会价值的传统壁画项目致以诚挚的感谢。
王晓琳在致辞中表示正是业内专家学者的关注和支持,传统壁画修复专业才能更好地发展和进步。中国作为文化遗产大国,却在文化遗产专业修复人才上极其匮乏,基于此,中央美术学院成立修复研究院,希望通过发挥中央美术学院在高等艺术教育上的优势,为国家培养专业的高素质修复人才。“中国传统壁画修复创作人才培养”项目是修复研究院承办的第一个国家项目,此次人才培养项目也是践行习总书记给中央美术学院8位教授的重要回信精神。她对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努力和最终的作品呈现表示肯定,希望学员们回到工作岗位后能继续深化和延展培训期间所学知识,运用到工作和教学研究中去,在自己岗位上更加发挥专业价值,以实际行动回馈给国家的壁画保护事业。
“壁画自原有生成之后,又逐渐被时间给予沧桑,这种状态恰恰是时间给予壁画的一种新的无形的语言,也恰恰是这种语言使我们的壁画产生了其诞生之时所想象不到的艺术魅力。”何家英在致辞中谈到了壁画的艺术价值和临摹的重要性。他表示,从壁画这一古老的艺术传统中,我们能解读出很多绘画的密码,能够看到不同于人文水墨的灿烂的中国色彩;而临摹,一方面是要了解壁画本质的东西,为修复做好准备,另一方面又是艺术家学习借鉴传统壁画价值精髓的重要手段。今天的临摹相较几十年前已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我们有更好的条件和资源来做临摹研究,充分发掘和利用好珍贵的壁画遗产资源是我们的时代使命。谈及传统壁画的修复,他认为应该考虑两种渠道,一种是对壁画最原始的状态和材料技法进行分析研究,另一种则是与西方壁画的技法材料进行比较研究和相互借鉴。他对国家艺术基金和中央美术学院给予项目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也呼吁业内共同携手、互通有无,一齐为中国壁画的保护、传承与创新这一共同目标做出一份努力。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2018年12月20日。
王颖生主持开幕仪式
领导嘉宾合影
全体领导嘉宾与项目学员合影
研讨会现场
嘉宾观展
展览现场
关于项目
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响应“一带一路”战略下的文化发展号召,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培养传统壁画科技修复与艺术创作的复合型人才,中央美术学院顺利申办了国家艺术基金2017年度艺术人才培养“中国传统壁画修复创作人才培养”项目。项目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中央美术学院主办、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承办,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担任项目总顾问,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院长王颖生担任项目总负责,同时携手中国传统壁画遗存丰富的陕西历史博物馆,延续与敦煌研究院、中国美术馆的学术合作,并由国内外业内知名专家进行理论与实践指导,综合各领域的师资力量和研究成果。在中央美术学院与各方的通力合作下,希望推动中国传统壁画修复与创作方面的进一步资源整合与优化提升,从而开创新的专业增长点。项目面向国内博物馆、美术馆、高等教育、文化事业单位的文物保护与修复、艺术创作部门遴选骨干人才30人,提供高品质的壁画修复与创作实践课程,以提升学员的专业修复技能和艺术创作能力,为我国传统壁画艺术修复与保护事业储备人才。
培训项目于2017年10月16日正式开班,分为集中培训和考察实践两个培训阶段,集中培训期为2017年10月16日至12月3日,考察实践期为2018年4月20日至5月18日。经过历时75天的培训,学员们进行了从史论通识,到造型能力培养、材料技法研究,到古代壁画遗迹实地考察与研究机构调研,再到科学仪器操作、壁画修复实践等一整套系统化的课程学习,并完成了传统壁画临摹及模写作品。30位学员的作品将在这次展览中进行集中呈现,同时,此次汇报展也是对整个培训项目开展情况的梳理总结和成果展示。
关于修复研究院
中央美术学院修复研究院成立于2015年11月27日, 是学校下设的开展艺术品修复研究、培养高端修复人才的学术单位。研究院主要工作包括整合校内各艺术门类的修复力量与资源,形成系统化、科学化的学科建制与教学模式,搭建面向国内与国际的教育、交流及研创高水准平台,以更好地为学校和社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推动中国艺术品修复事业的建设与发展。修复研究院现由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硕士博士生导师王颖生教授担任院长。
修复研究院 张慧心/文
董豪、宋有为/视频
李炳魁、董豪、宋有为/图
文章标题:“中国传统壁画修复创作人才培养”结项汇报展开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