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小语: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也是当代水墨从起步到形成,并不断壮大的第40个年头。上海明圆美术特邀知名艺术史学者、批评家鲁虹担任策展人,推出年度水墨大展“锋向:2018 当代水墨邀请展”。
该展将分“水墨新意象”“水墨新抽象”两单元展出,每个单元独立成展,依次推出,旨在全面呈现近年中国当代水墨创作状态的学术展览。
现刊登“锋向:水墨新意象——2018水墨邀请展(第一单元)”参展艺术家刘庆和的相关个人资料与艺术作品,希望给读者展示更完整的艺术家面貌。
锋向:水墨新意象
——2018当代水墨邀请展(第一单元)
序言
策展人/鲁虹
今年是改革开放的第40个年头,也是当代水墨从起步到形成,并不断壮大的第40个年头。为了借助这难得的历史机遇,对当代水墨进行必要的学术清理,进而推动其健康发展。年初,上海明圆美术馆的负责人与我进行了联系,他们希望能在年内举办一个全面呈现近年中国当代水墨创作状态的学术展览。由于这与我的想法不谋而合,故我欣然应允。在具体的策办过程中,因考虑到优秀的作品很多,展出场地又有限。于是我们决定将展览分为两个时段对外推出。具体办法是:从2018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展出第一单元,名为“水墨新意象”展,着重展出与当下文化、特别是与当下消费文化或都市文化紧密相关的新型人物画创作;而从2018年12月29日至2019年2月24日则展出第二单元,名为“水墨新抽象”展,着重展出抽象型水墨在新世纪的新表现。
需要说明的是,“意象”本是古代画论中的用语,这里加以借用是指参展艺术家,结合当下感受,创造了具有新时代特点的新意象,并由此创造了新的图像与新的笔墨表现方式。此次参加“水墨新意象”展的14位当代水墨艺术家既是长期活跃在创作一线的中坚力量,也在中国当代水墨发展史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因此,我在去年12月出版的《中国当代水墨1979-1999》一书中对他们中的大多数人曾有专节或作品介绍。他们是:田黎明(1955年)、郑强(1955年)、李津(1958年)、黄一瀚(1958年)、周京新(1959年)、南溪(1960年)、刘庆和(1961年)、邵戈(1962年)、周湧(1962年)、冯斌(1962年)、蔡广斌(1963年)、武艺(1966年)、朱伟(1966年)、靳卫红(1967年)。虽然从风格与题材上看去,他们各具特色,即在观念、题材、图像与表现手法上差别很大,但只要仔细研究起来却并不难发现,他们其实有着极大的相同之处,那就是: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一些当代水墨艺术家很强调“反传统”与“接轨西方”的文化策略不同。他们在艺术创作中更加强调“再传统”与“再中国化”的价值观。不过,这并意味着简单地重复与抄袭传统,恰恰相反,而是基于当下感受而对传统的再创造与再发展。可以说,这也正好构成了新世纪以来中国当代水墨的创作特色。另外,他们颇具时代特点的作品也足以证明:真正能与当代文化相匹配的新水墨传统,绝对不可能由守成而来,只能由创造而来。在我看来,这种将当代艺术与传统文脉保持紧密联系的追求,恰恰是我们从事当下创作,或参与国际对话时必须充分注意的!
水墨艺术在中国,已有两千多年发展的历史,与油画、版画、水彩等并不一样,它远不限于一个画种的概念,而是我们必须面对的宝贵资源与财富。这一点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显得越来越重要。但愿此展的举办能引发学术界、收藏界对中国当代水墨的进一步关注!
最后,我要特别感谢上海明圆美术馆负责人的大力支持,为了促成此次展览,他们不仅投入了大量的资金与人力,还对策展人与艺术家给予了特别的尊重。这也为展览顺利的举办提供了坚实可靠的保证。同时,我还要诚挚地感谢参展艺术家与相关工作人员的大力支持,否则,本次展览的成功举办是绝对不可能的!
是为序。
2018年9月20日于重庆丽晶酒店
刘庆和
1961年出生于天津,1981年毕业于天津工艺美术学校,198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民间美术系,1989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获硕士学位。1992年在马德里康浦路狄安塞大学美术学院访学。现为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画院实验水墨研究所所长,研究员。
个展
2018“刘庆和:同尘”,合美术馆,武汉
2017“一年之际——刘庆和作品展”,798艺术区东京画廊,北京
2015“限行——刘庆和作品展”,美仑美术馆,长沙
2015“白话——刘庆和在香港”,香港大学美术博物馆
2015“轻拂——写生刘庆和”个展,年代美术馆,温州
2014“白话——刘庆和说”个展,北京画院美术馆
2013“向阳花——刘庆和”个展,蜂巢当代艺术中心,798艺术区
2013“盛时——刘庆和作品展”,K空间,成都
2010“浮现——刘庆和苏州计划”个展,苏州本色美术馆
2009“混沌的边缘——刘庆和作品展”,何香凝美术馆,深圳
2008“宝贝儿——刘庆和作品展,红门画廊
2007“隔岸——刘庆和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07“刘庆和作品展”,今日美术馆
部分群展
2018作品《新发地》《朝阳群众》参加“ink:中国当代水墨展”,格平根美术馆,德国
2017 “ 失调的和谐——新生代相关案例展”,中间美术馆,北京
2017“第二届深圳当代艺术双年展”,深圳
2017“寻脉造山——宝龙美术馆开馆展”,上海
2017“并非水墨——十人作品展”,麓山美术馆,成都
2017“机杼——当代艺术展”,金鸡湖美术馆,苏州
2017“中国当代水墨艺术展‘墨韵克拉科夫’”,克拉科夫芒加博物馆,波兰
2016“世间——中国当代艺术展,悉尼中国文化中心,澳大利亚
2015“水墨SHUIMO——世纪变革和艺术新路”展,北京民生美术馆
2015“传统重绎——中国当代艺术展”,克里夫兰州立大学,美国
2014“关切的向度——当代水墨人物画六人展”,中国美术馆
2014“西云东雨——中国当代艺术研究展,合美术馆,武汉
2014“洗砚——中国当代水墨艺术美国巡回展”,美国
2014“中国当代艺术展”,查森美术馆,美国
2013“再水墨——2000—2012中国当代水墨作品展”,今日美术馆
2013“维度——中国当代水墨批评家提名展”,中国美术馆
2013“幻象——当代水墨邀请展”,798艺术区,蜂巢当代艺术中心
2013“原道——中国当代艺术的新概念展”,香港艺术馆
2013“景观再造——中国当代艺术展”,匈牙利德布勒森美术馆
2013“时代肖像——当代艺术展”,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
2013“新境——中国当代艺术展”,马德里孔德杜克宫,西班牙
获奖
曾获得第八届AAC艺术中国年度水墨艺术家大奖
上海证券报年度金艺术家奖
《艺术财经》年度水墨艺术家奖
本次展览参展作品
刘庆和《着凉》
纸本水墨51×135cm2016年
刘庆和《浅水》
纸本水墨51×135cm2016年
作品选登(1988-2018年)
刘庆和《鱼》
纸本水墨68×68cm1988年
刘庆和《雨·雪》
纸本水墨190×180cm 1991年
刘庆和《伴侣》
纸本水墨175×95cm1992年
刘庆和《王先生》
纸本水墨140 ×120 cm 1994年
刘庆和《水·陆》
纸本水墨120×90cm1998年
刘庆和《流星雨》
纸本水墨220×170cm1999年
刘庆和《呼吸》
纸本水墨180×140cm2001年
刘庆和《北风》
纸本水墨140×90cm2002年
刘庆和《夜游》
纸本水墨140×180cm2003年
刘庆和《临池》
纸本水墨360×670cm2006年
刘庆和《有人》
纸本水墨270×500 cm2007年
刘庆和《响水》
纸本水墨270×500cm2009年
刘庆和《小薛》
纸本水墨65×55cm2010年
刘庆和《思思》
纸本水墨90×75cm2011年
刘庆和《男生》
纸本水墨65×55cm2013年
刘庆和《报告》
纸本水墨68×50cm2014年
刘庆和《天天向上》
纸本水墨51×135cm2016年
刘庆和《上岸》
纸本水墨210×500cm 2017年
刘庆和《大床》
纸本水墨150×220cm2017年
刘庆和《摸石头》
纸本水墨200×300cm2018年
文章标题:锋向:水墨新意象——2018当代水墨邀请展 | 刘庆和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