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刘庆和 : 接过你的琴,我该如何弹唱

展览资讯 来源:北京匡时 2018-12-02 10:54
轻拂 —— 接过你的琴,我该如何弹唱文/ 刘庆和八十年代的中央美术学院有很多的学术影响辐射着艺术领域。比如蒋兆和先生以及他的学生卢沉、周思聪、姚有多等先生的水墨写生作品,至今仍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记得

轻拂 —— 接过你的琴,我该如何弹唱

文/ 刘庆和

八十年代的中央美术学院有很多的学术影响辐射着艺术领域。比如蒋兆和先生以及他的学生卢沉、周思聪、姚有多等先生的水墨写生作品,至今仍然产生着深远的影响。记得第一次见到《流民图》时,一下子就被其画面中人物的塑造表现,笔墨的酣畅淋漓深深地打动。

也许从那时起我已经不由自主地踏入体系了,只是对于体系的认知还是不自觉的。后来在美院民间美术系学习,算是阴差阳错地远离了体系,体系的概念也就逐渐淡忘。最近的几个场合时常听到有人谈到体系,也似乎能感到了体系为今天所用的急迫。

我在想,这个搁置已久的话题于今天的我是怎样的呢,所接受的基础造型训练和后来的水墨实践与教学实践,这两者的学习方式和师承关系又是怎样理在一起的呢。体系,这个让很多人能产生归属和豪迈、优越感的集体意识,对于体系后辈的艺术创造能带来什么呢。

绘画要如此沉重,深沉在经典面前的时候,如何得到全部,与自己该怎样关联,我想,这个问题也是急迫了。

经典之所以成为经典是因为感染了众人,能够感染人的作品根本在于不愧于身处的时代,你直面生活的态度也就决定了作品生命力的长度。接过你的琴,我该如何弹唱,时代的声音只能出自于真诚,而这份真诚只能来自于你自己,这是无可争辩的。

假如经典的血液无法流淌在我们的神经末梢,岂不是沦为“依附在皮上的毛”。其实,经典就“原封”地放在那儿,魅力已是永存的了。

水墨艺术创作在前行,经典就是丰碑,谈什么呢,你会发现越深刻地解读经典就越离着经典的朴素无华相之甚远,这实在不够积极,而事实就是如此。我还是觉得,活出自己就是对经典的最高敬礼。

展览名称:

此刻——匡时水墨邀请展

展览日期、地点:

12月10-14日上海宝龙艺术中心

12月16-18日富豪环球东亚酒店

参展艺术家(按年龄排序):

刘进安、李津、周京新、刘庆和、武艺、

刘懿、杜小同、秦修平、谭军、郝世明、

徐加存、徐钢、孙浩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