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道之为物:由象及神”在中国美术馆开幕

展览资讯 来源:中国美术馆 2018-12-02 11:00
中国美术馆11月28日讯 2018年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馆(NAMOC)、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EMST)主办的“道之为物:由象及神”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继2017年秋中国美术馆在希腊雅典

中国美术馆11月28日讯 2018年11月27日,由中国美术馆(NAMOC)、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EMST)主办的“道之为物:由象及神”展览在中国美术馆开幕。这是继2017年秋中国美术馆在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举办的“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展览后,又一次中希文化交流合作。展览共展出40位希腊国内外艺术家创作的近80幅作品,作品均来自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的馆藏。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希腊驻华大使馆副大使、一等参赞乔治·阿纳伍缇斯,希腊驻华大使馆副大使、一等参赞乔治·阿纳伍缇斯,希腊驻华大使馆一等参赞辛格拉斯·尼可拉斯,希腊驻华大使馆新闻、教育主任,新闻、教育参赞海恩福,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馆长、本次展览策展人卡特琳娜·科斯奇纳,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策展人、本次展览联合策展人安娜·米科尼提,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馆长周旭君,中央美术学院西方艺术史学教授李建群,故宫博物院研究员李湜,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主编严长元等嘉宾出席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主持。

开幕式现场

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美术馆馆长、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吴为山先生致辞

吴为山馆长代表中国美术馆全体同仁,向到场的中希嘉宾表示热烈欢迎。他说,今天的展览可谓是别开生面,因为它体现出希腊当代艺术家以及希腊当代的理论家和策展人对整个欧洲艺术,特别是对当代艺术的尊重。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到不同的材料,甚至是过去被我们认为不可以用作绘画和雕刻的材料,也被他们赋予新的生命,融化进艺术的形式,使它产生新的理念,让我们感受到艺术创作的可能空间是极为广阔的,也反映出他们心灵中最美好的追求。我们今天看希腊的当代艺术,不是孤立的。我们要从希腊的当代艺术中看到整个希腊文明精神在一条历史长河中的文脉的延传、延续,以及当代艺术如何继承了希腊的文化血脉、文化基因。在今天这样一个不同于古代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希腊艺术家的当代创造,就像爱琴海的波浪,今天的阳光和古代的阳光一样,都会使爱琴海的波浪波光粼粼,散发出它应有的光芒。“感谢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的作品,它向我们展示了希腊人当代的精神,也使中国的观众们更进一步、更深入地通过艺术作品来了解过去的希腊和今天的希腊。丝绸之路国家美术馆联盟建立之后,这是联盟国家送来的第一个整体性的展览,它将为我们之间的友谊、为我们之间艺术的交流、为我们之间情感的交流送来可以长期品位、永远留在心里的艺术精神。”他说。

希腊驻华大使馆副大使、一等参赞 乔治?阿纳伍缇斯先生致辞

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馆长 卡特琳娜?科斯齐娜女士致辞

乔治·阿纳伍缇斯副大使代表希腊驻华使馆及驻华大使对嘉宾的到来表示诚挚的欢迎。他说,在中希文化交流与文化产业合作年的框架下,本次展览作为又一场重要的先创性艺术展,重点展示当代文化和艺术创作及其历史、美学和哲学方面的背景。这些背景无不体现着希腊人在语言、逻辑、思想及其文化上的成就。近年来,中希两国艺术家多次互办展览,并参观交流,文化交流使两国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加深了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两国的文化、艺术理论以及实践的相互交流。今年8月,希腊与中国在北京签署了《“一带一路”合作谅解备忘录》,其中说到艺术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无疑在中希文化关系中占有突出地位。同时,也在民间交流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再次感谢中国美术馆的大力支持,以及策展人卡特琳娜·科斯奇纳女士、联合策展人米科尼提女士,祝愿展览圆满成功。

中国美术馆副馆长安远远主持开幕式

嘉宾合影

卡特琳娜·科斯奇纳馆长代表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向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希腊驻华大使馆各位官员以及所有为展览付出辛勤汗水的同事表示衷心感谢。她说,来到中国美术馆举办这个展览,我们感到非常开心,并且我们认为这是一次中希两国之间非常重要的文化交流机会,此次也是向中国观众展示希腊重要文化产品的重要机会。去年在雅典举办了来自中国美术馆策展的“中国写意艺术展”。今年,我们应邀,重新回到中国,目的是让两国的文化合作更进一步。艺术在我眼里不仅是一种语言,它更是一种永不停息的语言。在众人眼中,中希文化都是比较古老的文明,在新的发展中,艺术的语言是无界的,而且它是唯一的全世界都可以通过无声的方式来进行交流的途径。就好比在希腊语中,我们的语言不仅是语言本身,更是我们精神的栖息处,也就是所谓的“精神的房屋”。我相信此次展览带着40位希腊以及全球艺术家所创作的近80件展品,将为中国观众带来一场盛宴。我们此次带来的近80件展品,目的并不是只让大家看这80件作品,而是希望大家可以带着另外一种眼神、另外一种心情浏览这些展品以后带着疑问和兴趣去探索艺术世界。艺术是文化交流中唯一的可以让双方民心更加相通的途径。

谈及展览的深层意义,吴为山馆长表示,中国与希腊这两大文明间的交流古已有之,源远流长。从希腊神话到卢浮宫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希腊艺术为人类找到“美”的起点,是人类永恒的艺术宝库。希腊的当代艺术也是在希腊丰厚的人文历史基础上的新的创造。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历史进程中,我们不仅要学习、继承辉蝗的历史,还要凝视、尊重各自的当代艺术,在交流中更进一步地了解与融汇。中国美术馆举办此展,其宗旨即在于此。

展览呈现在中国美术馆三层13—17号展厅,将展出至2019年1月17日。(周一闭馆)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展览现场

参展艺术家

阿克里塔基斯·亚历克西斯(AlexisAkrithakis)、尼科斯?阿莱希欧(NikosAlexiou)、史蒂芬?安托纳科斯(StephenAntonakos)、卡捷琳娜·阿帕斯托立都(KaterinaApostolidou)、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Baldessari)、潘德利斯?尚德里(PandelisChandris)、斯塔西斯?克里希科普洛斯(StathisChrisikopoulos)、萨瓦斯?克里斯托多欧里德斯(SavvasChristodoulidis)、科斯蒂斯(Costis)、比亚?达沃(BiaDavou)、佩洛斯(Pavlos)、伊兰·多·埃斯皮利托·桑托(IranDoEsperitoSanto)、亚历山德罗斯·乔治乌(AlexandrosGeorgiou)、菲比·吉安尼西(PhoebeGiannisi)、盖里·希尔(GaryHill)、玛丽亚·伊科诺莫普卢(MariaIkonomopoulou)、伊利亚?卡巴科夫(IlyaKabakov)、雅艾尔·卡纳雷克(YaelKanarek)、约戈斯?拉松伽斯(YorgosLazongas)、玛丽亚·罗伊奇多(MariaLoizidou)、马蒂奥·洛佩兹(MateoLopez)、弗拉多·马泰克(VladoMartek)、妮娜·帕帕康斯坦丁努(NinaPapaconstantinou)、塞奥多罗斯·帕帕季米特里乌(TheodorosPapadimitriou)、丽纳?帕帕斯皮鲁(RenaPapaspyrou)、娜乌西卡·帕斯特拉(NausikaPastra)、詹尼斯·塞科佩迪斯(JannisPsychopedis)、亚历山德罗斯·塞科欧里斯(AlexandrosPsychoulis)、约戈斯·萨普恩吉斯(YorgosSapountzis)、基里洛斯·萨里斯(KyrillosSarris)、安杰洛斯·斯考尔提斯(AngelosSkourtis)、阿纳斯塔西奥斯·斯塔拉塔基斯(AnastasisStratakis)、克里萨(Chryssa)、迪莱克·温彻斯特(DilekWinchester)、潘泰利斯·萨戈拉里斯(PantelisXagoraris)、乔治斯?西诺斯(GeorgiosXenos)、锡诺·瓦纳(VanaXenou)、季米特里斯·索诺格鲁(DimitrisXonoglou)、张英海重工业(艺术团体)(Young-HaeChangHeavyIndustries)、瓦季姆?扎哈罗夫(VadimZakharov)

道之为物:由象及神

前言

希腊,一颗镶嵌在爱琴海上的璀璨明珠,不仅是西方文明的摇篮,也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辉煌灿烂的文化与艺术对世界文明的发展进程产生过重大影响。同样,中国,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宝贵的传统文化,为世界文明的发展亦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中国与希腊这两大文明间的交流古已有之,源远流长。中希两国建交46年来,两国关系更是取得长足发展,两个文明古国变得更加亲密无间。此次展览是中希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项目,将为中国观众展示来自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珍藏的希腊艺术精品。

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EMST)于2000年投入运营,经历十六年后,于2016年重新开馆,以全新的面貌继续前行。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近年来围绕其重要的核心作品,设置永久馆藏陈列,同时,也积极与世界上知名的博物馆与美术馆合作,互办交流展览。此次展览展出的是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围绕文字和纸张等元素的馆藏作品。文字用来记录思想、交流思想和承载语言,文字与书写的发展代表一个国家的历史沿革,它是一个民族的性格符号。此次展览对希腊文化符号的展现也将带领观众进入这个古老国度的另一个侧面。

中国美术馆是中国最高的美术殿堂和国家对外艺术交流的重要窗口,始终致力于推动不同国家间的艺术交流与文化互鉴。2017年,中国美术馆策划了“中国写意——来自中国美术馆的艺术”赴希腊雅典展出,展览精选中国美术馆的馆藏精品,通过意笔、意象、意境三部分让观众领悟到作品中所独具的中国精神、时代风格和文化自信。展览反响热烈,深受希腊观众的喜爱。此次“道之为物:由象及神”是中希两国艺术的再次碰撞,相信会为中国观众带来难忘的视觉体验。

从希腊神话到卢浮宫的《米洛斯的维纳斯》,希腊艺术为人类找到“美”的起点,是人类永恒的艺术宝库。今天,源于古丝绸之路精神的“一带一路”倡议正把中希两国更加紧密地连接在一起。在未来,中国美术馆也将同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共同携手,继续在文化艺术领域开展合作和交流,将更多的经典作品带给全世界人民,共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在此,感谢两国政府对展览的大力支持,感谢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的同仁们为展览的实施付出的辛勤努力!预祝展览圆满成功!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

2018年11月

“……‘道之为物:由象及神’展览展示了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永久收藏的75件作品,由40位希腊及其它国籍的艺术家创作。这些作品探讨了交流这一主题,或以纸为创作媒介。展览旨在通过西方(特指希腊)的个性与本土参照物:广义的历史、社会、经济、语言、政治与文化的角度,通过图像和文字这两种最古老的表达方式,探索书面文字在这个全球交流革命时代的作用。我们从美学领域中发现语言——这一关键的‘通用’交流工具。

所有展出的作品(绘画、视频、装置等)或包含了书写的元素(信、符号),或以纸为创作媒介。此次展览富有挑战性,因为它是在中国的重要美术馆展出,而中国在该领域具有伟大的传统。同时,此次展览也是温和的:它欢迎人们相识、对话、相互理解、心怀敬意地接受个体属性,这些个体属性会带来比较,并在知识交流与融汇的精神下拓展,这是此展交流的核心,是艺术的魅力与艺术的特质。

主题与作品已融汇于上述内容,转而专注于实践、观念或物质层面,我们得到了一个似乎混杂的结果,该结果引出了一个新的关系框架。认同与打破认同,并存且相互作用的情况对策展而言充满互动,我们探寻的焦点并不是两者的伴生,更多却是基于情感流动而非理性思考的微妙的语义联系。

我们相信,不同的艺术方法、各异的媒介和任何看似不太可能成功的对联系的追求,实际上都摆脱了束缚,创造出全新多面的含义、差异和评鉴。同样有趣的是,在我们的思考中,这一过程早在雅典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了。早在我们的作品抵达北京以前,早在藏品甄选逐渐丰盈的时候,我们就始终铭记,挑选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在中国美术馆进行展陈。我们按照艺术联想的逻辑从一件展品挑到另一件展品。当快要完成最终整体方案时,展览题目几乎自动浮现:道之为物,这《约翰福音》里流传了数世纪的名句具有强烈的形而上的意味,但首先与之相伴的哲学诠释甚至已超越了它本身。……”

卡特琳娜·科斯齐娜

希腊雅典国家当代美术馆馆长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