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11月21日,“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国内作品验收评审在北京圆满完成。这一国内迄今为止范围最广、规模最大的美术创作工程,以跨越时空的258个选题,构成了一部视觉艺术的史诗。作品质量是艺术创作的生命线,更是衡量工程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报记者通过对参加验收评审的近50位专家现场采访,与读者分享评委们眼中的“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及验收评审作品。
访谈系列(八)导读
苏新平:以难度、独特性、完成度为标准
尚辉:一次中西文化的对话与交流
以难度、独特性、完成度为标准
苏新平
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艺委会委员
“一带一路”国际美术工程作为国家主导的一个重大题材创作工程,??总体来说??是??非常丰富??也非常壮观的。此次参评的作品,通过??宏大叙事的角度进行创作,不仅具有主题性,结合“一带一路”也更具有国际色彩。总体来看,??有相当一部分作品水平很??高,但也有一部分??作品相对弱一些。
对作品的评审??大致有三个标准。首先是作品的难度,??无论是其思维的难度,还是表达的难度,都代表着作品的一个基本??品质。??比如刻画人物,人物数量的多少并不能代表作品的丰富程度,还在于其作品的深度。寥寥几条线,如果是经过深思熟虑以后的??描画,跟??底蕴不够足或者是功夫不够深的情况下画出来是完全不同的。作品的难度还??包括光影的处理、造型的描述、色彩的应用等,还体现在??时间和精力、心力、体力的投入程度。
苏新平、曾成钢在验收评审现场
??第二是作品的??独特性,这是艺术的一个核心。不管是表达重大题材还是日常生活的作品,独特性至关重要,??它体现了作者是不是具有独立、独特的思考角度。??另外,艺术语言??也应具有独特性,??这其实是艺术最根本的特点,??如果没有个人的艺术语言,大家都大同小异,那就会有千人一面的??感觉。在这次的作品中就有一部分作品??无论是在思想观念,还是艺术语言上都??呈现出了这样的独特性。
??第三是作品的完成度,??一方面在于作品最后呈现出的??完整性,另一方面在于画面表达的个人特质,这些都体现在完成度里。比如极少主义一类的作品,??虽然画面的内容非常少,但作品内容如果经过了??深思熟虑,或者是经过了??很长时间的一个积淀,那么最后的作品看似简单,但仍然会感觉它具有非常丰富的内涵。也有些作品虽然画面效果感觉非常满,??但是因为语言的独特性或者是与其思考??结合的比较统一,那么其完成度也同样能达到一种纯粹和单纯的感觉。??总之,作品最怕的是面面俱到却没有主次,那就什么都无法凸显出来。如果在作品的??主次关系或者整体局部把握得不够,那么作品整体效果的完成度就会有问题。
2019年《中国美术报》征订信息
《中国美术报》为周报,2019年出版40期,邮发代号:1-171
1.全国各地邮政支局、邮政所均可订阅,240元/年;
2.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微信公众号在线订阅;
3.直接向报社订阅。
发行联系人:王会?吴坤?
电话:010-68479020
010-68469246
长按识别二维码,关注获取更多资讯
弘扬中国美术精神彰显中国美术气派
关注美术前沿热点 报道中外美术新闻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
主办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国内统一刊号:CN11-0292
国内邮发代号:1-171
海外发行代号:C9257 官方微信:izgmsb
?联系我们:zgmsbvip@163.com
文章标题:苏新平:以难度、独特性、完成度为标准
本文栏目:访谈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