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30日下午15:00点正值元旦佳节来临之际。寒冬时分的骊山脚下,尽管太阳高照,却依然是冷风习习,寒气逼人。然而位于骊山北麓、旅游盛地华清宫旁的骊山美术馆北院内,此刻却是一番喜庆热闹景象。由陕西省国学研究会、陕西行信文化传播有限公司、骊山美术馆主办的“陕西省国学研究会骊山分会授牌仪式暨《当代陕西中青年花鸟画名家提名邀请展》开幕式于下午三点正在举行。
参加本次活动的嘉宾有:陕西国学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著名作家、评论家、书法家、文化学者王盛华先生;陕西国学研究会副主席、陕西省书法家副主席,著名书法家路毓贤先生;陕西政协常委、陕西省书协常务副主席、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当代著名书法家王蒙先生;著名画家,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主席樊昌哲先生、著名画家、陕西美协副主席刘奇伟先生;著名画家,中国美协理事、陕西美协副主席,西北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导屈健教授;著名画家,陕西辋川画院执行院长、西安美院李鸿照教授;陕西国学研究会副主席、西北大学现代学院国学院副院长,著名作家、评论家王即之教授;著名画家,陕西师大美术学院刘星教授;著名书法篆刻家、画家,骊山印社社长董扬先生;著名画家、评论家,本次花鸟画展策展人、学术主持吉武昌先生;著名画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杨慧珺教授;著名作家,电影编剧,陕西美图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总经理惠焕章先生;著名画家,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副主席岳辉先生;著名画家,陕西全盛文董事长吴向锋先生;著名画家,陕西大长安国画院院长康平先生以及著名画家惠敏先生、马永明先生、戴牧女士、张建文先生、魏振选先生;著名作家韩健昌先生;青年艺术评论家,雅昌艺术网驻西北记者站首席记者刘爽女士;及陕西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胡云山;组联部主任刘立飞;外联部部长寇佳辉,办公室主任刘珍女士;以及我省企业界总经理景总洲、朱智高、李卫平以及临潼区关工委副主任邓淑琴女士,区教育学会会长王保翰;临潼区国学研究会分会的理事会员;当地书画,国学爱好者近二百人。活动先进行陕西省国学研究会临潼分会授牌仪式。
路毓贤先生代表省会致辞
路毓贤先生代表省会致辞 ;王即之先生了宣读国学研究会临潼分会批复文件;省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曹永川宣布临潼分会组织机构名单。省国学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盛华向临潼分会授牌。骊山美术馆刘妮女士当选为省国学研究会临潼分会常务副主席。
王即之先生了宣读国学研究会临潼分会批复文件
随后 ,隆重进行当代陕西花鸟画名家提名邀请展开幕仪式。省花鸟画研究会主席樊昌哲先生发表了热情洋溢的讲话。他认为,由吉武昌先生担任学术主持提名邀请的八位艺术家,可看着是我省花鸟画界的中间力量,其中一部分在全国也是较有影响的艺术名家。他们的作品有从水墨与重彩的融合与探索,有对传统在当代水墨延续的实践思考。他们的作品也能彰显了长安画坛艺术精神情怀与审美取向的延续,也做了时代性的创新,他们的花鸟画也验证了长安画派于当代文化语境的发展足迹。王蒙先生在讲话中认为,八位画家作品纯正,清新,富有中国传统国学文化精神的纯正体验,也传达出生活与时代的激情与活力,他们的作品是各自艺术本体生命的形象写照。参展画家代表刘奇伟与刘星先生分别谈了本次展览的感受及对策展人吉武昌先生为展览标识出的学术指向的明确性认可。刘星先生作为临潼藉走出来的著名画家,动情地谈到本次展览对丰富活跃临潼文化艺术氛围,提升骊山美术馆影响及促进临潼国画艺术融入大西安艺术圈的意义与作用。最后由著名画家李鸿照先生宣布画展开幕。
著名画家,本次展览学术主持吉武昌先生认为,应邀提名参展的八位艺术家李鸿照,刘奇伟,刘星,董扬,屈健,徐华,惠敏及马永明,他们年龄跨越50、60至70年代之间,八位艺术家皆以鲜明之传统与生活态度,坚定之艺术人生信念,以及作品所呈现出独特的花鸟画水墨语言图式,而被当代长安画坛瞩目。八位艺术家作品,既有对长安画派历史延续性的当代思考,也有各自当下在时代实践意义上的积极探寻。他期望通过本次展览,梳理并续写当代长安画派新生代艺术梯队,进而探寻出当代长安画坛写意花鸟画的审美共识。
本次展览展至2019年元月15号。
省国学研究会副秘书长曹永川宣布临潼分会组织机构名单
省国学研究会常务副主席兼秘书长王盛华向临潼分会授牌
骊山美术馆刘妮女士当选为省国学研究会临潼分会常务副主席
主持人代表吴公孙先生宣读贺电并主持本次活动开幕
部分参展画家合影
著名画家,陕西省花鸟画研究会主席樊昌哲先生讲话
陕西王子云书画艺术研究院院长,当代著名书法家王蒙先生讲话
著名画家、陕西美协副主席刘奇伟先生讲话
著名画家,陕西师大美术学院刘星教授讲话
著名画家,陕西辋川画院执行院长、西安美院李鸿照教授讲话
长安画派精神标识下之当代陕西花鸟画坛创作动向
——以本次花鸟画提名展览为例
上世纪40年代初,定居西安之赵望云其时已是时代性的、全国性之影响;1949年西安解放,石鲁等圣地艺术家应新中国建设需要迁至古城长安;至50年代末,一批艺术大家先后云聚于长安画坛; 他们来自不同阶层、不同地域,或专职国画 ,或兼而事之。诸如张寒杉、叶访樵、陈瑶生、郑乃珖、袁白涛、田登五、韩秋岩 蔡鹤汀、蔡鹤洲、区丽庄、林金秀、冯友石、邱石冥等。值得回味的是,这些画家虽多专事花鸟,然其中不凡精通金石书画,且山水人物皆善者。五十年代初,以西安美协为中心,这批画家几乎于协会担任不同职务。更有随后赵望云、石鲁、何海霞、康师尧、方济众及部分老画家张寒杉、叶访樵、陈瑶生、郑乃珖、邱石冥等至西北艺专国画系或专职或兼职教授国画。其时,国画系首任主任为冯友石。冯先生山水花鸟皆善,尤为花鸟著称。那个时代,除赵望云、何海霞等少数专事山水外,其余者或以花鸟为主,或山水、花鸟皆善。他们之间交谊甚笃,互相影响、经常性之交流最为至真、诚挚。长安文化皆予他们以深厚蒙养与砥砺。
长安画坛不再沉寂。关于长安画派,狭义上界定,是以当时专职西安美协国画研究室之六位画家作品晋京展而唱响。然以大视野回望之,则其形成基因应是其时长安画坛众多画家共同链接之结果。故而,以广义之长安文化大视野窥视,我们有理由说,这些老画家也应是长安画派文化酝酿积淀之始作俑者;而 自南方迁至古都之蔡鹤汀、蔡鹤洲,并未游离于长安文化之外, 同样于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与长安画派诸贤同铸着陕西画坛上世纪艺术之辉煌。
石鲁、康师尧、方济众融传统笔墨与时代主题、携生活气息浓厚之山水草木融入花鸟,与张寒杉、袁白涛、叶访樵、陈瑶生、郑乃珖、及蔡鹤汀、蔡鹤洲等人折取中外、融合古今,创立了反映新时代气息、清新之花鸟语言形式。应该说,那时之长安画坛,花鸟画创作呈现着一股勃勃生机,焕发出时代之清新活力。故而或可说,在长安画派诞生之前,长安画坛花鸟画甚而优于山水。
当代之长安画坛虽已呈现出多样格局。然而,人们界定长安画坛画家群体并论及陕西美术发展现状,总会以长安画派艺术坐标来度量。老一代画家通过写生寻源,用画笔重新发现了西北,其山水作品所具有之独特画风与新颖图式语言,反映大西北山川粗犷、雄浑质朴品格与精神,因而能独立并唱响于中国画坛。由此相对言之,自此以后,长安画坛之山水画较之花鸟影响似乎为大。但并非由此言说陕西花鸟画处于弱势。石鲁、方济众、王子武、李世南、陈忠志等,他们不但擅于山水人物,同样亦为花鸟高手。及至早期老画家张寒杉、冯友石、叶访樵、陈瑶生、郑乃珖、袁白涛、蔡鹤汀、蔡鹤洲、等之传统沉淀,延至当下,皆可视之长安画派文脉。而当代以花鸟为专者,王金岭、陈子林、江文湛、张之光、张杲、刘保申、樊昌哲、刁呈键等,以人物专长且擅写意花鸟者,如王子武,陈忠志等,他们可视为当代长安画派第二代画家群最具广泛代表者。
当下,随着王金玲、江文湛、张杲、陈子林等老艺术家被历史定格,长安画坛亦涌现出一批中青年花鸟画家,年轮跨越50、60之70年代之间,如石 丹、李鸿照、蔡小枫、姜怡翔、巨石、刘星、刘奇伟、屈健、董扬、徐华等,他们较之山水画毫不逊色,其中亦有金石山水人物皆善者。他们并且以鲜明之传统与生活态度,坚定之艺术人生信念、学养沉淀之深厚与理论研究之丰硕,而被画界所瞩目。更为之称颂的是,他们皆注重内质凝固与品质提炼,且具有纯正之思想高度坐标与“以意书写”之写意笔墨精神,因而他们之作品亦呈现出了各自独特鲜明之花鸟水墨语言图式。
其作品既有对长安画派历史延续性之思索,亦有各自于当下时代实践意义上之探寻。他们的花鸟画同样也印证着长安画派于当代之行进足迹。这些画家拟或为长安画派新生代花鸟画家群体中代表者。本次邀请其中之李鸿照、刘奇伟、刘星、董扬、屈健、徐华,马永明、惠敏八位艺术名家参展,祈愿藉此抛砖引玉,梳理并续写当代长安画派新生代画家群体之艺术梯队,进而探寻出当代长安画坛写意花鸟画之审美共识。 在当代,多样格局下之长安画坛,我们理应守护长安画派之纯正性天然性,其于艺术之本土性与自律性亦应旗帜鲜明捍卫!基于此,便有理由借此展览考问,身处今日长安画坛之花鸟画家,每个人于自己该有怎样之学术定位?又面临着怎样之问题思考及解决问题之实践症结?
愿有所思,亦祝大家勉力共进。
吉武昌戊戌十一月草写
文章标题:《当代陕西中青年花鸟画名家提名邀请展》开幕式于下午三点正在举行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