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访谈评论

互动体验式文博展走进晋江

访谈评论 来源:收藏快报 2019-01-04 20:16
由首都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晋江市博物馆主办的“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展,通过116块图文并茂的图板展示,向观众展示北京城池的历史变迁。

原标题:互动体验式文博展走进晋江

大人和孩子携手剪出红色的“福”字,贴于古朴的大门上;阅读红色经典小人书,讲述令人难忘的故事。近期,通过建城模型和纸艺制作的互动活动,让观众参与“建城”等互动式文博展走进晋江市博物馆,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由首都博物馆、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晋江市博物馆主办的“读城——追寻历史上的北京城池”展,通过116块图文并茂的图板展示,向观众展示北京城池的历史变迁、设计布局、建筑工艺和功能布局。

托马斯·阿罗姆笔下的道光皇帝午门阅兵图

托马斯·阿罗姆笔下的道光皇帝午门阅兵图

城池是中国古代城市的重要标志,是传统儒家“礼”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了解一座城市的历史,先从了解它的城池开始。我国古代城池的主要功能为军事防御,是阻挡敌人进攻的有利工事,城在国在,城失国亡。

据统计,我国历史上大约修建了四五千座城池,很多依然保留到今天,它们各有特点,如南京城墙是我国最长的城墙且没有马面,襄阳城的护城河是我国最宽的护城河,蓬莱水城是我国现存最完整的古代水军基地。而古代北京城池特别是元明清时期的北京城池融合理性、科学性、实用性于一体,兼具审美感和文化特征,堪称我国古代城市规划的典范。

而由晋江市委宣传部、晋江市妇联、晋江市文体新闻出版局、武汉中共中央机关旧址纪念馆、武汉市少儿图书馆、福建省革命历史纪念馆、晋江市博物馆主办的“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书——连环画中的红色经典”展,共展出200本珍藏红色经典连环画,均从武汉市少年儿童图书馆珍藏的连环画中精心挑选而来,主要运用博物馆的展陈方式于方寸间感受中国革命故事,传承红色经典,于巴掌大小间追寻儿时记忆,回首初心,坚定文化自信,汇聚复兴力量。

连环画俗称“娃娃书”“小人书”,久违的童年关键词,具有中国独特的时代烙印,承载着几代中国人的美好记忆。从1899年第一本连环画诞生算起,于巴掌大小间呈现栩栩如生故事的连环画存活了上百年,如今日渐式微,从大众传媒走向小众收藏,让人不由叹息。本次展览是阅读的延伸,是另外一种形式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