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瞧瞧这些看展的人
2018年九月,摄影师植本一子带着相机和笔记本,坐上飞机、火车,历时半个月、前往位于7个国家的18座美术馆,身体力行地完成了一次不亚于环游世界的“维米尔朝圣者之旅”。
在她的照片里,有时甚至看不到作品全貌,镜头更多对准的是凝神看画的参观者们。
而这也许才是“身临其境”的魅力所在:美术馆的气味,低语的参观者,鞋子叩在木地板上的声音,窗外的天气,或明或暗的光线——伟大的作品在此时与你共享这一切,方才构成了参观一幅作品的记忆与意义所在。
《倒牛奶的女佣》,维米尔
注:维米尔到底有多少作品,学界依然存在争论,因此GOOGLE提到现存维米尔画作有36幅,分布在18座美术馆,而植本一子的企划中认为维米尔现存作品只有35幅,分布于全世界17个美术馆之中,特此注明
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
Mauritshuis
COUNTRY荷兰海牙
ARTWORK《戴珍珠耳环的少女》 /《黛安娜和她的同伴》 /《代尔夫特风景》
位于荷兰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是荷兰三大美术馆之一,除了维米尔之外,这里还收藏有伦勃朗和霍尔拜因的作品。
《戴珍珠耳环的少女》,维米尔
美术馆中最著名画作便是维米尔的代表作《戴珍珠耳环的少女》,被陈列在维米尔展览室的正中。
“在老师的带领下,一群学前班的孩子们聚集在维米尔的作品展览室里,围坐在《戴珍珠耳环少女》的正前方。过了一会,美术馆工作人员过来提醒,似乎是到了退场时间,孩子们便有序地移动到了别的展览室里。”
《代尔夫特风景》,维米尔
《代尔夫特风景》是维米尔的三幅风景画之一,描绘了维米尔的出生地代尔夫特的风光。
植本特地去了据说是《代尔夫特风景》原型的地方,站在那里可以眺望河对岸的代尔夫特小镇。
《黛安娜和她的同伴》,维米尔
《黛安娜和她的同伴》描绘了女神黛安娜被女仆服侍清洗足部的场景,这个场景来源于黛安娜的古老传说,但人物服装和举止神态都参照了当时的时髦女子。这幅画被艺术史学家认为是维米尔最早的画作。
荷兰国立博物馆
Rijksmuseum
COUNTRY荷兰阿姆斯特丹
ARTWORK《倒牛奶的女佣》 / 《小街》 / 《读信的蓝衣女人》 / 《情书》
荷兰国立博物馆是荷兰规模最大的博物馆,维米尔的《倒牛奶的女佣》当属这里的镇馆之宝。这幅画描绘了一名厨房女佣倒牛奶的场景,充分展示了维米尔精湛的光影表现能力。
《倒牛奶的女佣》,维米尔
“远远地越过人群看这四幅维米尔的作品,《倒牛奶的女佣》的存在感也是压倒性的。蓝与黄的强烈对比,目光不由自主地就被它所吸引。”
《小街》,维米尔
《小街》是维米尔的“代尔夫特三部曲”之一,在这幅静谧的生活场景中,厚重的砖墙和天空形成了充满生命力的对比,厚涂的砖墙和石板地仿佛触手可及。
《读信的蓝衣女人》,维米尔
《读信的蓝衣女人》描绘的是一位站在窗前读信的蓝衣女子,墙上的地图暗示着这封信也许来自她出门远行的丈夫。
在维米尔的众多作品之中,这幅画有些特殊——画中罕见地没有出现像是天花板或是墙角的地方,像是一个平面。
《情书》,维米尔
《情书》的有趣之处在于它采用了当时荷兰画家经常使用的模拟立体画法(trompe l"oeil),类似今天的平面裸眼3D。之所以命名为“情书”,是因为读信女子怀中抱着鲁特琴——鲁特琴在画作中多隐喻爱情。
施泰德艺术馆
Staedel Museum
COUNTRY德国法兰克福
ARTWORK《地理学者》
从荷兰阿姆斯特丹坐四个小时的火车即可抵达德国法兰克福,施泰德艺术馆位于美因河畔。
《地理学者》,维米尔
《地理学者》是维米尔为数不多的明确署有名字和日期的作品之一,画面中的男子穿着和式长袍,似乎在思考些什么,为了表现出画面的力量感,画家曾对这幅画作出了多次改动。
《地理学者》,维米尔
“窗外铺展着只在书中见过的广袤平原和丘陵,时不时出现巨大的风力发电塔。过了八点,窗外一片漆黑,仿佛行驶在隧道之中,偶尔出现的一点光,是从房屋里漏出的灯光。有光的地方就意味着有人在那里生活着。”
维也纳艺术史博物馆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COUNTRY奥地利维也纳
ARTWORK《油画艺术》
艺术史博物馆落成于1891年,它拥有着一个高达60米的八角形穹顶,馆内收藏有拉斐尔和鲁本斯的画作。
《油画艺术》,维米尔
《油画艺术》也是维米尔最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它充满了丰富的图像学语言,被认为是维米尔最有趣且复杂的作品。
在画中作画的画家则被认为是维米尔本人——尽管他背对着画面,并没有露出容貌,因此也有人认为,维米尔这幅画更倾向于表现的是画家这个职业。
植本在维也纳的行程出现了一些问题,火车延迟导致他们无法按计划抵达下一个目的地,只好调整了行程,在不知道名字的站台上拍照,也十分愉快。
历代大师画廊
Gemäldegalerie Alte Meister
COUNTRY德国德累斯顿
ARTWORK《老鸨》 / 《窗前读信的少女》
德累斯顿国家艺术收藏馆由11座博物馆组成,历代大师画廊是其中之一。这里收藏着15到18世纪的大量画作,包括提香、拉斐尔和伦勃朗等人的作品。
《老鸨》,维米尔
《老鸨》是拥有维米尔署名和日期的画作之一,也是维米尔在脱离描绘圣经故事的阶段之后,画的第一幅风俗画,画面最左边的男子被认为是画家本人。
《窗前读信的少女》明信片
维米尔的代表作《窗前读信的少女》创作于1662-1664年间,“读信”是维米尔的创作生涯中一个重要的主题。少女面对着打开的窗户,象征女性渴望脱离家庭束缚,拓展自己的社会关系。
植本在造访艺术馆时不巧碰上了《窗前读信的少女》正在修复中,她只好买了一张画作明信片,在美术馆前面拍照留念。
安东·乌尔里希公爵美术馆
Herzog Anton Ulrich-Museum
COUNTRY德国不伦瑞克
ARTWORK《拿酒杯的女孩》
《拿酒杯的女孩》,维米尔
安东·乌尔里希公爵美术馆是欧洲最古老的美术馆之一,馆中所藏大多为乌尔里希公爵的私人收藏。《拿酒杯的女孩》创作于1657年,据说画中人是一位真正的富家小姐。
《拿酒杯的女孩》,维米尔
“事先申请了美术馆摄影许可没有被允许,反而在现场问了站在油画旁边的警卫员,居然得到了首肯,赶紧拿出相机拍了好几张。
透过相机看见的世界和自己眼中的终究不一样,在纪念品店买了油画明信片,惊讶地想刚刚看到的画面是如此鲜艳吗?”
画廊
Gemäldegalerie
COUNTRY德国柏林
ARTWORK《一杯酒》 / 《戴珍珠项链的女人》
画廊(Gemäldegalerie)自1830年起对外开放,在这里藏有许多13世纪至18世纪的欧洲艺术珍品。
《一杯酒》,维米尔
“《一杯酒》可能是维米尔的作品里我最喜欢的一幅。如果离远一点看,有仿佛在偷窥画面彼端的错觉。离作品五米远的地方放着木头长椅,距离正好,仿佛可以坐在上面盯着油画看一辈子。”
《戴珍珠项链的女人》,维米尔
《戴珍珠项链的女人》里,维米尔描绘了一个在窗边戴珍珠项链的上流社会女子。
“活着的人每天都在变化,而画中人却是永恒的,摄影可以从许多照片中挑选最好的一张,而绘画不行。
维米尔不是一个高产的画家,但他在作品中所追求的东西我觉得和我是一致的,那便是留下精彩的一瞬间。为了那一瞬,密切注视着眼前的风景,然后让这一瞬间超越时空流传下去。”
爱尔兰国立美术馆
National Gallery of Ireland
COUNTRY爱尔兰都柏林
ARTWORK《写信女子与女佣》
爱尔兰国立美术馆的馆藏主要为14世纪至20世纪的欧洲绘画、雕刻作品。
《写信女子与女佣》创作于1670年前后,被认为是维米尔突破自我的一次尝试,画作采用了远距离构图,与之前的作品大相径庭。
"/>
《写信女子与女佣》,维米尔
“像是遇到了许久不见的友人一样不可思议,她的珍珠耳环、桌上的红色绒面桌布、彩绘玻璃窗、蓝围裙的女佣……全都是维米尔的代表性元素,眼熟得令人不禁面带微笑。”
白金汉宫 / 国家美术馆 / 肯伍德住宅
Buckingham Palace / National Gallery / Kenwood House
COUNTRY英国伦敦
ARTWORK《音乐课》 / 《站在维金纳琴前的女子》 / 《坐在维金纳琴前的女子》 / 《吉他手》
《音乐课》,维米尔
一天逛完藏在伦敦的4幅维米尔真是疯狂又了不起的想法。比起白金汉宫门前的热闹景象,白金汉宫的王室收藏馆要冷清得多。
《音乐课》,维米尔
《音乐课》描绘了年轻少女在维金纳琴前弹奏,她的恋人正随着音乐合唱,这种日常风景是当时很流行的绘画主题,而《音乐课》也是少数保存在维米尔自己家中的作品之一。
“如果要带照相机进去白金汉宫王室收藏馆的话,需要穿正装,于是我在女王的房间里,穿着黑色连衣裙拍了一下午的照片。”
《站在维金琴前的女子》,《坐在维金纳琴前的女子》,维米尔
国家美术馆离白金汉宫不算太远,位于永远喧嚣的特拉法加广场。《站在维金琴前的女子》和《坐在维金纳琴前的女子》挂在同一间陈列室里,它们被认为是同一系列的画作。
植本在陈列室里遇见了一大群孩子,热闹极了,把脸凑到名画跟前,在地上打滚,这里没有警戒线,也几乎没有警卫员,美术馆像是路边的长椅一样平易近人。
《吉他手》,维米尔
肯伍徳住宅位于伦敦近郊,需驱车前往,有老夫妇坐在宅子的沙发上看画,仿佛在自己家中一样。《吉他手》在肯伍徳大宅修缮期间,陈列在市中心的国家美术馆展出。
苏格兰国家画廊 / 卢浮宫
National Galleries of Scotland / Musée du Louvre
COUNTRY英国爱丁堡 / 法国巴黎
ARTWORK《基督在马太和马利亚家中》 / 《天文学家》 / 《镶边工》
《基督在马太和马利亚家中》,维米尔
“出租车司机说直到四月这里都在飘雪。此刻从车窗望去,像八重樱一样的花正满开枝头,又被大风吹散,为了追寻维米尔来到此处,看到鲜花盛开的爱丁堡,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基督在马太和马利亚家中》,维米尔
在苏格兰国家画廊藏有高更和达芬奇等人的作品。《基督在马太和马利亚家中》是维米尔尺寸最大幅的画作,也是他少数带有明显宗教色彩的作品之一,画作描述了新圣书中基督拜访两位姐姐的故事。
上午在爱丁堡,下午便奔赴机场飞至巴黎,坐车抵达卢浮宫已是下午6点。所幸美丽的卢浮宫直到夜晚9点45分都欢迎游客,但紧张的行程对体力和精神都是严峻的考验。
《天文学家》,维米尔
《天文学家》和《镶边工》创作于同一时期,都是在维米尔细致入微观察人物原型之后完成的。
而《天文学家》与《地理学家》相互呼应,据说画中学者的原型是维米尔的好友——科学家卢文霍克,他精通相机镜头,因此对维米尔作品的构图透视方法也产生了影响。
"/>
《镶边工》,维米尔
《镶边工》则是维米尔作品中尺寸最小的一幅,维米尔极其细致地描绘了蕾丝是如何被编织出来的。
从巴黎到纽约
至此,维米尔的欧洲部分结束,即将展开美洲之旅,飞往美国纽约。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The Met
COUNTRY美国纽约
ARTWORK《少妇肖像》 / 《持水壶的女人》 / 《持鲁特琴的女人》 / 《熟睡的女孩》 / 《信仰寓言》
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是世界上最大、参观人数最多的博物馆之一。植本一子抵达刚刚开馆的美术馆,门口已经排起了长队。
五幅维米尔的画作被并排陈列在同一面墙上:《少妇肖像》和《戴珍珠耳环的少女》创作于同一时期,有着相近的构图;《信仰寓言》与《油画寓言》是唯二运用了大量图像学语言、充满维米尔式隐喻的作品。
《熟睡的女孩》,维米尔
植本和同行的设计师讨论道:“如果是自己来陈列着五幅作品会如何排列呢?”
设计师朋友认为现在的排列是最好的选择。位于正中的《信仰寓言》虽然存在感过于强大,但确实没有更好的选择了。
《信仰寓言》,维米尔
“大都会十分迷人,再看向手表时已经不知不觉过去了四个小时。走出博物馆,纽约开下起雨来。”
《少妇肖像》,维米尔
国家艺廊
National Gallery of Art
COUNTRY美国华盛顿
ARTWORK《红帽女孩》 / 《写信女子》 / 《持天平的女人》 / 《持长笛的女孩》
《写信女子》,维米尔
国家艺廊由美国国会创立于1937年,1978年向普通民众开放。建筑分为东西两栋,其中东侧建筑由贝聿铭设计。国家艺廊陈列着全美唯一一幅达芬奇的作品。
《持天平的女人》,维米尔
在众多维米尔的展品中,除了《持天平的女人》之外,其他作品都像是透过特写镜头描绘女性的正脸,也没有将过多笔墨用于刻画室内环境,是不那么“维米尔”的作品。
《红帽女孩》,《持长笛的女孩》,维米尔
“这里的维米尔总让人觉得不是那么华丽,却百看不厌。来看维米尔作品的人也络绎不绝,有带着孩子们的老师,有年迈的夫妇,有亚洲游客,有穿着短裤百无聊赖嚼着口香糖的黑人男子,甚至还有从日本来的夫妇,悄声说可以这么近地看画儿,真好啊。我定睛一看,发现这里也并没有设置警戒线。”
弗里克收藏
The Frick Collection
COUNTRY美国纽约
ARTWORK《女主人和女佣》 / 《终止奏乐的女孩》 / 《官员与笑着的女孩》
弗里克收藏位于纽约第五大道,原本是金融家亨利·克莱·弗里克的住宅,是纽约仅存的美国镀金时代的豪宅之一,收藏有大量欧洲雕塑绘画作品。
《官员与笑着的女孩》明信片
“这里戒备森严,禁止拍照,比起美术馆,我们更像是闯入了一座豪华的府邸。充满紧张感的同时又不可思议地令人安心。”
“《女主人和女佣》十分奇妙,明明没有画出窗户,却总能感受到左侧的光线,蓝色的桌布上布满光点,像是从戏剧里截取出的一幕,即使是人物肖像画也能从中感受到故事性,这大概是维米尔的奇妙所在。”
"/>
《女主人和女佣》和《终止奏乐的女孩》明信片
至此,植本已经看完了,
全世界所有能够鉴赏到的维米尔画作。
伊莎贝拉嘉纳艺术博物馆
Isabella Stewart Gardner Museum
COUNTRY美国波士顿
ARTWORK《音乐会》(已失窃)
最后一幅神秘的维米尔作品,原本被收藏在位于波士顿的私人博物馆里。它闻名世界是因为1990年发生在馆内的名画盗窃案,被盗取的13幅画作至今下落不明,而维米尔的《音乐会》是其中价值最高的作品。
“我想象了一下,如果《音乐会》还在这里的话,会是怎样的景象呢?一幅只为了伊莎贝拉这位女性而保存于此的《音乐会》,这幅画如今身在何处,被什么样的人欣赏着呢?博物馆里徒留着空洞一样的黑色画框,我从那之中看不出任何究竟。”
于是在欧洲古老的美术馆里,看见人们或坐或站,可以聊天拍照,甚至蹲下来画速写,把鼻尖凑近画布……名画和普通人离得这样近,切实地令人感受到“艺术是所有人的财产”。
不管是在虚拟博物馆里漫游世界还是推开家门去行万里路,毫无疑问,伟大作品们正在渐渐为全人类所共享——它们本应被共享。
巧合的是,GOOGLE利用AR技术,打造了一间维米尔虚拟博物馆,成为艺术圈的一大刷屏新闻。维米尔现存的36幅作品都被收录于此,GOOGLE甚至虚拟出了博物馆本身的空间尺度,让观看者更好地感受到作品尺寸与空间关系。
不论是走出去遇见真迹,还是坐在电脑前隔空交流,不管是大脑还是身体,都需要旅行,需要走出去——就算是为了维米尔。
文章标题:环游世界 去看维米尔
本文栏目:访谈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