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访谈评论

用油画 玻璃 绘画和日用品串起的一生

访谈评论 来源:卓纳画廊 2019-01-23 16:18
阿尔伯斯因其对色彩的研究而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抽象画家之一,他对色彩、空间结构和视觉体验的思考不仅处于时代先锋,也对此后的艺术家及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

原标题:卓纳画廊 | 纽约 | 约瑟夫·阿尔伯斯:音速阿尔伯斯 | Josef Albers: Sonic Albers

卓纳画廊位于纽约西第20街537号的空间现正隆重呈现艺术家约瑟夫·阿尔伯斯(Josef, Albers)个展《音速阿尔伯斯》,聚焦阿尔伯斯与与音乐、音乐图像和声音现象的紧密联系,揭开艺术家这少为人知的一面。展览呈现了一系列贯穿其一生的油画、玻璃制品、绘画和日用品,还包括他在50年代末至60年代初设计的专辑封面。

阿尔伯斯因其对色彩的研究而成为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抽象画家之一,他对色彩、空间结构和视觉体验的思考不仅处于时代先锋,也对此后的艺术家及艺术教育产生了深远影响。与此同时,阿尔伯斯亦经常从曲目创作和音乐结构中发现与其作品类似的特点,并从中汲取灵感。

《向方形的双重致敬》,1957年

《向方形的双重致敬》,1957年

©2019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艺术家权利协会,纽约

图片由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及卓纳画廊提供

在其1963年出版的重要著作《色彩的互动(Interaction of Color)》中,阿尔伯斯提到了艺术作品里色彩与音乐的联系,他写道:“听音乐时人们会注意音调、音符的组合形式及间隔,而颜色也是一种连续的流露,常与其邻近色块和所处环境相辅相成。”阿尔伯斯的《向方形致敬(Homage to the Square)》系列画作,以及更早期的《变体/土块(Variant/Adobe)》系列作品便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这些重叠的特性。此次展览着重呈献这两个系列的精选作品,此外还将展出针对这些系列的习作和研习阶段的各种用具,希望观者可以形象化地了解阿尔伯斯的创作过程,从而体会艺术家本人在创作之前是如何“排练”和“练习“。

《高音谱号》,1932年

《高音谱号》,1932年

©2019 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艺术家权利协会,纽约

图片由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及卓纳画廊提供

《键盘》,1932年,卓纳画廊 | 纽约 | 约瑟夫·阿尔伯斯:音速阿尔伯斯 | Josef Albers: Sonic Albers,阿尔伯斯,Albers,音速,Sonic,约瑟夫·阿尔伯斯,卓纳,约瑟夫,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权利

《键盘》,1932年

©2019 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艺术家权利协会,纽约

图片由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及卓纳画廊提供

阿尔伯斯出生于德国博特罗普,并在1919年短暂地于慕尼黑学习,随后他在1920年成为德国魏玛包豪斯学院的一名学生。在这里,他在职业早期就接触到丰富的色彩理论,比如由约翰·伊顿(Johannes letten)教授的现代设计基础课程。课程中涵盖了有关材质基础、构图和色彩理论的应用,而这也是包豪斯学院最有影响和广为传播的课程之一。1922年,阿尔伯斯成为学校教学团队的一员,先是教授染色玻璃,后于1923年开始教授设计。1933年,他与妻子安妮·阿尔伯斯移民到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并在著名的革新性艺术殿堂——黑山学院成立了艺术系。在黑山学院期间,阿尔伯斯开始在美国各地举办展览,他把包豪斯的教学理念带到美国,并把他对色彩理论的思路带给美国下一代的艺术先锋。阿尔伯斯夫妇一直在黑山学院待到了1949年,后来约瑟夫·阿尔伯斯受邀主持耶鲁大学艺术学院的设计系,他们二人便在1950年迁到了康涅狄格州的纽黑文市。在这里,他开始了影响深远的《向方形致敬》(Homageto the Square)系列画作,对这一系列作品的创作一直持续到1976年艺术家去世。

《向方形致敬》,1958年

《向方形致敬》,1958年

©2019 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艺术家权利协会,纽约

图片由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及卓纳画廊提供

《向方形致敬》系列的构图简单,通常是四个逐渐变小重叠的正方形,而每一个正方形有着不同的色彩并在构图中由下而上地紧密对齐。在创作这一系列的26年里,阿尔伯斯反复地试验着成百上千的色彩变化,只为探究一个问题:艺术家可否单纯运用色彩之间的联系来创造出立体的空间?这种营造空间感的绘画技巧多见于古代经典油画之中,但是阿尔伯斯却创新地把它应用在抽象艺术里。虽然他的作品形式上显得重复,但人们常把阿尔伯斯的简约美学媲美为古典音乐,就如巴赫的乐章一样,在主题和变化中进行探索。

《赋格曲》,约1926年

《赋格曲》,约1926年

©2019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艺术家权利协会,纽约

图片由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及卓纳画廊提供

阿尔伯斯在1958年结束了教职,随后在1963年出版了他的重要著作《色彩的互动(Interaction of Color)》。

“若有一个人说出红色这个单词,而同时有50个人听见,那他们的脑海里会浮现出50种不同的红色。而且有一点可以非常肯定,那些红色一定迥然不同。”

“为了有效地使用颜色,我们必须不断地认识到色彩的欺骗性。”

“在乐曲中,如果只听到单一乐音,我们就听不到音乐。听到音乐的先决条件,是听出介于音乐与乐符之间的东西,它们的位置与中间的留白。写作时,懂得拼写并不代表能够理解一首诗。同样的,能够逐一辨认画中的色彩,也不等于拥有敏锐的观看能力,也不代表能够理解色彩在画中的作用。”——约瑟夫·阿尔伯斯,《色彩的互动》

《煽动性的打击乐》,1959年

《煽动性的打击乐》,1959年

©2019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艺术家权利协会,纽约

图片由约瑟夫和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及卓纳画廊提供

阿尔伯斯曾参加第一届(1955)和第四届(1968)卡塞尔文献展,也是第一位在大都会美术馆举办个展的在世艺术家——1971年,他在大都会美术馆举办了职业生涯回顾展。同年,阿尔伯斯于康涅狄格州创立了一个非营利组织,进一步“通过艺术启发和唤醒视觉”。该组织于艺术家辞世后,成为Josef and Anni Albers基金会,设有办公室、档案馆以及收藏馆,一直守护并发扬两位艺术家的成就与遗作,以其恪守的美学和哲学准则,致力于展览、研究、教育和推广的活动,促进世人对艺术与视觉的理解和欣赏。

近期展览包括:《纸上绘画:约瑟夫?阿尔伯斯在美国》于2010年首展于慕尼黑现代艺术博物馆,后又巡展到多个场馆,包括丹麦弗雷登斯堡路易斯安那现代艺术博物馆、巴塞尔艺术博物馆、巴黎蓬皮杜中心,以及纽约摩根图书馆与美术馆。《约瑟夫?阿尔伯斯:最小手段,最大效果》2014年首展于马德里胡安?马奇基金会(后巡展至挪威Henie Onstad艺术中心)。《一个美丽的汇聚:安妮与约瑟夫?阿尔伯斯和拉美世界》2015-2016年展于米兰Museo delle Culture。《一加一等于四:约瑟夫?阿尔伯斯的包豪斯图片拼贴》于2016年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于2017年11月3日到2018年2月18日期间展出了“约瑟夫?阿尔伯斯在墨西哥”的展览。巴黎市立现代美术馆也在计划在2019年呈现关于约瑟夫和其妻子安妮?阿尔伯斯作品的重要回顾展览。

用油画 玻璃 绘画和日用品串起的一生

用油画 玻璃 绘画和日用品串起的一生

<img src="/>

卓纳画廊 | 纽约 | 约瑟夫·阿尔伯斯:音速阿尔伯斯 | Josef Albers: Sonic Albers,阿尔伯斯,Albers,音速,Sonic,约瑟夫·阿尔伯斯,卓纳,约瑟夫,安妮,阿尔伯斯基金会,权利

展览现场图,《约瑟夫·阿尔伯斯:音速阿尔伯斯》,卓纳画廊纽约空间,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