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美术综合

笔墨晕染 海派三人行

美术综合 2019-02-27 16:14

原标题:海派三人行——任伯年、蒲华、吴昌硕书画精品展

清末民初的上海,自开埠以来逐渐成为远东第一大都会,繁荣的经济,活跃而多元的市民文化,催生出巨大的书画市场,吸引着周边以及南方的书画家纷至沓来。一时高手云集,使上海成为继扬州之后又一画坛重镇,形成了雅俗共赏的“海上画派”。

“海上画派”人数众多,而邻近江、浙、皖优秀画家的不断加入,对于“海上画派”的存在与壮大,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其中任伯年(1840—1895)、蒲华(1832—1911)、吴昌硕(1844—1927)分别来自于浙江的萧山、嘉兴和安吉,相继进入上海鬻画。他们与古为新,继承优秀传统,又自由抒发个人性灵的艺术风貌,在众画家中突颖而出,成为海派翘楚。而吴昌硕与蒲华、任伯年的深厚友谊早已传为画坛佳话。他们的艺术各有所长,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和渗透融会于其作品中。这些作品或清新脱俗,诗情画意;或淋漓沉郁,古雅浑厚。他们的艺术风格不仅强有力地推动了海上画派的发展和兴盛,还极大地影响了现代中国书画的进程。

本次展览遴选了浙江省博物馆馆藏任伯年、蒲华和吴昌硕三家书画作品,携手嘉兴博物馆藏蒲华部分作品,共58件(组),回顾任伯年、蒲华、吴昌硕所走过的艺术历程,为广大艺术爱好者提供了品味经典、欣赏佳作的良机。

任颐《周闲像》

任颐《周闲像》

20190227c0405

任颐《酸寒尉像》

任颐《周闲像》。为凸显范湖居士丰采,画家几乎以真人等高比例绘像主全身像,头戴笠帽,身着古装宽袖大袍,右手持杖,神情淡定从容,旁若无人地大步行进街头。人物面部作明暗处理,显然已经有西方素描的影响。衣褶线条劲紧流畅,风生水起。画家以娴熟精准的写生技艺,将桀骜不驯、才高八斗的名士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仿佛呼之欲出。

任颐《酸寒尉像》。画家以诙谐而传神的笔墨语汇,塑造了中年吴昌硕拱手端立,诚惶诚恐,神情愁苦不堪,一副酸寒幕僚的形象。作品面部描写勾线细简流畅,略施淡墨皴染,平涂色彩。衣饰采用泼墨间没骨画法,色中见墨,墨随色痕,仿佛信手拈来。作品体现了任伯年鼎盛时期肖像画炉火纯青的艺术造诣。本幅有杨岘长跋。

蒲华《篱落横梅图》。款识一“东家无数管弦闹,西舍终朝车马喧。只有幽人贪午睡,梅花开后不开门。冬心句,蒲华。”钤印“蒲作英”。款识二“雪后园林才半树,水边篱落忽横枝。逋仙诗意,此本似觉领悟旨趣,岭上十月先开,令人熙然神远也。胥山野史。”上有钤印“种竹道人、蒲华”。

蒲华《每日报平安图》

蒲华《每日报平安图》

20190227c0402

蒲华《篱落横梅图》

20190227c0407

吴昌硕、蒲华《岁寒交图》

蒲华《每日报平安图》。该图是蒲华早年巨幛画竹的代表佳构,画家运以八大山人之法,淡墨勾勒苍崖块石,浓墨点苔,墨汁未干之际运水渲染,墨气氤氲生动。复以淡墨于画左罅隙处伸出两杆劲竹,画面的空白处以浓墨写竹叶,成组出现,疏密得当,一片天机。地面以干湿笔互用,爽利的线条画出参差不齐的小草。整幅作品,犹如墨汁翻飞,得苍茫浑厚、淋漓潇洒之趣。

蒲华《海波浴日图》。蒲华一生曾两次东渡日本鬻画,分别为1881年与1882年的春天。他在日本受到同道激赏推崇,作有《海天长啸图》以寓意。此段经历是蒲华一生中较为得意而终生难忘的。该图仅以画之中右方绘春日之景,山石嶙峋,草木华滋,峡谷中房屋错落,有高士清谈、听泉、观景。画面大部分留白,表现辽阔大海,一轮旭日正冉冉升起,正如作者自题“旭轮照天下,却自海中生。不数扶桑国,蓬莱动远情。”再次抒发了对于日本之行的难忘情愫。

蒲华《海波浴日图》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