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拍卖资讯

「天民楼」的近现代书画

拍卖资讯 来源:苏富比亚洲 2019-03-15 12:10
「天民楼」藏近现代书画。

原标题:「天民楼」藏近现代书画

傅抱石

傅抱石〈五柳先生〉

傅抱石〈五柳先生〉

设色纸本镜框

68.8x 100公分

HK$5,000,000-7,000,000

著录:

〈中国近代名家书画全集:傅抱石.上古衣冠〉(香港,翰墨轩,一九九五年十二月),页14-15

〈傅抱石的世界〉,叶宗镐编着(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二○○四年十二月),页34

〈傅抱石评传〉,林木着(台北,羲之堂文化出版事业有限公司,二○○四年十二月),页73

〈傅抱石全集〉卷二(广西美术出版社,二○○八年三月),页195

来源:一九八二年六月得于香港

傅抱石好以历史人物入画,晋贤陶潜即对象之一,取其避世离俗、隐逸田园之孤高自洁,遂屡引之入图,尤以取题「渊明沽酒」,画中即以渊明林中徜徉,童仆携壶载酒,步趋于后,浓荫环绕,清幽恬静,益显其性情放逸。本幅主角如一,处理手法却迥然有异,渊明孑然一身,童子未随,沿江踯躅而行,水畔植柳,枝桠光秃,叶落无色,嫩绿尽褪,似秋风萧瑟,迎面袭人,吹得独行者衣带飘扬,既乏沽酒之趣,反见四野荒凉,一片冷落,意境寡索如此,鲜见于相同题材,惟画中五树前后布落,恰好点出人物身份,亦对应画题之「五柳先生」。画中设色,除人物袍襬露出履端一角暗红,余者以淡墨浅赭为主,色调偏冷,切合画意。

本幅未署年,据〈傅抱石全集〉所录,乃画家约一九四二至四六年间之作,若对照画风,似属四四年后所写。

傅抱石〈玄武湖行舟图〉

傅抱石〈玄武湖行舟图〉

设色纸本立轴一九五六年作

101x 30.8公分

HK$ 6,000,000-8,000,000

展览: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九日至十月四日

著录:

〈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一九八七年七月),图版98

〈傅抱石全集〉卷三(广西美术出版社,二○○八年三月),页147

〈傅抱石年谱〉(增订本),叶宗镐着(上海书画出版社,二○一二年十二月),页271

抗战胜利后,傅抱石自蜀归宁,惟内战炽热,四八年底,与家人疏散返南昌老家,直到翌年十月方回南京,受聘任南京大学教职。除万里南北写生,或造访东欧外,一直定居南京,故对此六朝故都诸般名胜景色,瞭于指掌,屡引之入画。

一九五六年五月,他写有〈南京风景〉四屏,〈玄武湖〉即其一。图中高处俯瞰湖景,远山环列,湖光山色,正是逭暑胜处。五七年一月,江苏省五七年国画展览会于南京开幕,复举行国画家座谈会,傅氏既有作品参展,并主持该座谈会。本幅及〈燕子矶〉,同署「丙申小寒」,即五七年一月五日,可知是时创作之兴大盛,屡引当地胜景入画。两帧佳作,一日写就。

本幅若与五六年本之〈玄武湖〉构图相比,仅取近景,状湖面一角,岸渚柳树高伸,繁枝密絮,高及画端,几掩全幅,枝梢隙缝处,跨桥蒙眬隐现,游人成双,蓝衣素服,系红领巾,漫步桥头;柳荫舟泛,或越桥底,或靠岸而行,虽一隅之景,亦尽绿意盎然,见游湖之趣,千枝万条,夹杂穿插,乱中有序,敷色清丽,淡而不寡,可见下笔时惬意神畅。

以高树枝扬为近景,缝隙中再状全景之布局,画家早于金刚坡时期已有采用,如取唐张继〈枫桥夜泊〉句意写成之〈月落乌啼霜满天〉,如此手法,画家在六十年代写同名另幅时,仍有沿用。复笔端下再三演化,遂成〈玄武湖〉之景,见异曲同工之妙。

傅抱石〈夏山幽游图〉

傅抱石〈夏山幽游图〉

设色纸本镜框一九六三年作

48.2x 66.8公分

HK$3,000,000-4,000,000

著录:

〈傅抱石全集〉卷五(广西美术出版社,二○○八年三月),页54

〈傅抱石年谱〉(增订本),叶宗镐着(上海书画出版社,二○一二年十二月),页424

一九六二年十月中旬,傅抱石与夫人罗时慧、长女傅益珊应浙江省委霍士廉之邀,往杭州休养,写生作画,与往游当地之郭沫若夫妇时有往还,期间,创作甚丰,复与何香凝、潘天寿等合作绘画,直至翌年四月方返南京。本幅题「杭州归来写」,即甫抵南京后之作,可见兴酣而归,故同月佳作迭出。

本幅见巍巍雄岳,高耸入云,烟岚穿插回荡,峰巅半隐半现,山脚处,高士相伴,踯躅于苍郁松林中,益显高下之势。全画出诸画家擅用之散锋皴刷,状山体之雄伟结实,云岚留白环绕,苍茫中,层次、虚实顿现。如此构图,处理手法见诸其一九六○年作之〈漫游太华〉,日后再有〈待细把江山图画〉,皆状华岳雄伟,惟两图纯写景,本幅则点缀游人,据此,或可推知本幅取景同为华山。

傅抱石〈月下观潮〉

傅抱石〈月下观潮〉

设色纸本镜框

26.5x 38.8公分

HK$ 1,500,000-2,500,000

著录:〈傅抱石全集〉卷二(广西美术出版社,二○○八年三月),页193

明月当空,沧海潮生,层迭汹涌,起伏不定,海边高岩,白衣秀士,踞坐其上,亟目仰眺,入眼处,夜色迷茫,波光银影,涛声贯耳,乃听涛赏月抒怀之景。画家布局,人物、朗月,呈高低对角相峙之势,复以海面分隔,取干笔淡墨皴刷,见波涛起伏之状。勾划秀士形态,用笔疾速,线条流畅,衣纹曲折,千覆百叠,刻见坐姿之适意悠然。

傅抱石擅写风雨瀑泉,引海涛入景,可见于其笔下之〈平沙落雁〉,画中层岩浅渚,高士鸣琴,僮子随侍在侧,目送飞雁,呈「人」字型低翔而过,雁过回声,与琴音相和。此题材始自四十年代,往后屡有采用,若与本幅对照,可知〈月下观潮〉衍生自〈平沙落雁〉,惟〈月下〉着眼浪涛汹涌之势,〈平沙〉则重浅渚苍茫之景,两画俱静中寓动,意境幽远,具异曲同工之妙。

本幅未署年,惟参考其一九六二年之〈高士图〉,及同年之〈平沙落雁〉,处理手法、笔墨风格,皆相类近,故可推为相若时期所出。

黄宾虹

黄宾虹〈山光翠色〉

黄宾虹〈山光翠色〉

设色纸本立轴一九三四年作

137.5x 68.3公分

HK$1,800,000-2,500,000

展览: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九日至十月四日

著录:

〈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一九八七年七月),图版24

〈名家翰墨〉第十五期,黄宾虹特集(香港,翰墨轩,一九九一年四月),页135

来源:香港苏富比,一九八二年十一月,中国书画拍卖,编号16

本幅取材四尺整纸,画中见翠岭绵延,碧水澄空,江天辽旷,房舍分布,错落有致,湖上孤舟,一片疏朗,运笔轻盈,颇见细致刻划之功,设色雅淡,清逸之气,充盈画面。

一九三三年九月,黄宾虹结束两载川蜀之游,归居沪上,除整理写生画稿、研究画学、参与艺文活动外,亦热心宣传推广黄山名胜,翌年年底,又与郎静山等组织黄社摄影书画展览会。故此期笔下,除蜀游山水外,取黄山入画,亦为常见。本幅未具画题,惟从画家同期经历及上题诗句,可知乃忆写黄山游迹。

黄宾虹〈山村消夏〉

黄宾虹〈山村消夏〉

水墨纸本立轴一九三一年作

142x 52公分

HK$1,000,000-1,500,000

展览: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九日至十月四日

著录:

〈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一九八七年七月),图版23

溥儒

溥儒〈浮云远岫〉

溥儒〈浮云远岫〉

设色纸本立轴

100.5x 33公分

HK$500,000-700,000

8

溥儒〈剑阁雪景〉

设色纸本立轴

168x 62公分

HK$1,200,000-1,600,000

展览: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九日至十月四日

著录:

〈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一九八七年七月),图版66

〈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展览场刊(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一九八七年七月),封底

溥儒〈山径闻钟〉

溥儒〈山径闻钟〉

设色纸本立轴

100x 48公分

HK$120,000-180,000

溥儒〈书法〉

溥儒〈书法〉

水墨纸本立轴

75.2x 34.8公分

HK$50,000-70,000

金城〈临王石谷仿卢鸿草堂图〉

金城〈临王石谷仿卢鸿草堂图〉

设色绢本立轴一九一二年作

123x 58.3公分

HK$220,000-300,000

唐代卢鸿,幽州范阳人。玄宗时,屡征不仕,获令带官归山,筑草堂,讲学其中,聚徒五百,为一时之盛。笔下〈草堂十志图〉,又名〈卢鸿草堂图〉,取隐逸生活之山林胜绝入画。画风与王维〈辋川图〉埒,同为「画山水而兼园亭」之文人山水画鼻祖。惟原迹早佚,最早之宋李龙眠摹本,成历代追摹对象,由完颜景贤、阿部房次郎递藏,现藏大阪市立美术馆。王翚尤好此题材,从博物馆藏或文献可见,笔下仿临或师法者,或条幅,或册页,或扇面,多达数十本,用功至深。据金北楼本幅所摹之题识,可知石谷乃取法李伯时本,写于一七○二年,现下落未明,若观现存石谷诸本,构图几无类同,皆非忠于原作,且出诸晚年成熟期,笔墨已臻炉火纯青,无拘前人法度,北楼临之,或即如是故。

一九一二年,金城时居北平,正属其追摹前贤剧迹兴致极浓时,笔下临仿作品伙且精,本幅即写于此时。画面前景置茅堂三两,环水而筑,老松琅玕,繁树密植,参天成荫,内有高士盘坐,捧卷诵读,群鸡逐食于外,无乃幽寂之隐居野趣。全画布局疏朗有致,主次分明,一水分隔两岸,湖面留白,澄澈如镜,远岸则见丘陵起伏,矾头层层堆叠。画家取素绢为材,重湿笔渲染,浓淡深浅有度,赋色清淡,用笔细腻,画面一片明净爽朗,极见秀润蕴藉之文人韵味。写毕,倩京华画坛名宿林纾长跋于上,详述画题渊源,复自题签书以纪,宝爱甚矣,原裱至今保存全好。

冯超然〈梅花书屋图〉

冯超然〈梅花书屋图〉

设色纸本立轴一九三八年作

109 x 48 公分

HK$160,000-250,000

据画家署签,本幅写赠「士浩」,似为民国著名律师徐士浩(1899-1961)。徐氏,昆山玉山人,早年就读北京大学研习法政,复赴欧美考察文物法制。归国后执业,对改进上海租界之司法制度贡献甚大。抗战胜利后,任国民政府行政院法律顾问,亦积极推动国民外交工作。四九年移居香港后从商。徐氏好收藏,青铜器物、书画古瓷,皆其涉猎范围,部份藏品在其殁后由家人捐赠上海博物馆。

本幅题曰「梅花书屋」,据冯超然跋乃取意自明代吴门画家卞润甫。现上海博物馆藏卞氏〈梅花书屋图〉,尺寸与本幅几无差,构图亦相近,可知冯超然下笔时取法所自。画中草堂筑于陂上,嶙峋积石围绕,室前老梅两株,盘结如虬,寒梅点聚枝桠;屋旁植老松修竹,后枕山麓,烟云缭绕其中,前有水瀑积聚成潭。高士盘坐草堂中,卷籍相伴,岁寒三友环绕,清幽宜人,无乃古今文人所向往之隐逸生活。画家笔下仍效原迹近董巨之苍浑酣厚,惟偏重湿笔之运用,设色趋清润秀雅,构图则舍原画之平远,着意扩阔画面空间,增强前后景之距离,立体感顿生,故写来只「师其大意」,不落前人窠臼。两年后,冯超然复取此为题,为其仿古山水册十开之一,可见画家对此题材之喜好,然笔墨虽近,构图又为之一变了。

吴湖帆〈临王蓬心山水〉

吴湖帆〈临王蓬心山水〉

水墨纸本立轴一九三一年作

105x 52公分

HK$500,000-700,000

展览: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九日至十月四日

著录:

〈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一九八七年七月),图版52

「天民楼」的近现代书画

「天民楼」的近现代书画

「天民楼」的近现代书画

张大千〈蔬果〉

张大千〈蔬果〉

设色绢卡四幅镜框一九六八年作

各36 x 42.2公分(4)

HK$2,000,000-3,000,000

展览: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九日至十月四日

著录:

〈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一九八七年七月),图版74

〈莲蓬嘉偶〉及〈月下葡萄〉见于〈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展览场刊(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一九八七年七月)

徐悲鸿〈竹报平安〉

徐悲鸿〈竹报平安〉

设色纸本立轴一九三六年作

144.3x 39公分

HK$1,000,000-1,500,000

展览: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九日至十月四日

香港艺术馆,〈敏求精舍四十五周年纪念展:千祥云集─中国吉祥图录文物〉,二○○五年十一月廿五至二○○六年七月十九日

著录:

〈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一九八七年七月),图版57

〈敏求精舍四十五周年纪念展:千祥云集─中国吉祥图录文物〉展览图录(香港,康乐及文化事务署,二○○五年十一月),图版207

本幅写赠「岸觉」,即魏岸觉(1905-1952),广东梅州人。毕业于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国画科,后往广西任教职,一九三五成立广西省美术会。

是年十一月,徐悲鸿有访桂之行,逗留南宁期间,应广西政府人员及魏氏之邀,代征集当代书画雕塑及其本人之作品,参加桂省第一届美展。翌年七月,展览在南宁举行,悲鸿亲赴主持。本幅即写于此段期间,另有署年「丙子长夏」之〈柳枝喜鹊〉,亦同于此时写赠魏氏。

画中雄鸡侧首,单足而立,体健丰腴,目光炯然有神,毛色润泽,光彩明亮,见雄赳昂扬之姿,身傍修竹数竿,拔地而出,前后布置,粗细有别,竹叶密聚,高低错落有序,其势如节节攀升,似冲破画中天地局限。鸡谐音「吉」,寓祥瑞之意,「竹」则喻君子节操守正不阿,亦具「竹报平安」之兆,故画上取题「平安」,取意吉祥平安,乃画家藉作品对艺坛仝道致美好祝愿。

齐白石〈分甘同味〉

齐白石〈分甘同味〉

设色纸本立轴

69x 34公分

HK$400,000-600,000

田世光〈猴〉

田世光〈猴〉

设色纸本立轴

96.5x 33.5公分

HK$200,000-300,000

张大千题识

展览: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九日至十月四日

著录:

〈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一九八七年七月),图版122

陈少梅〈观音〉

陈少梅〈观音〉

设色纸本立轴

64.5x 31.8公分

HK$300,000-400,000

宋文治〈洞庭帆影〉

宋文治〈洞庭帆影〉

设色纸本立轴一九七九年作

69.5x 46.8公分

HK$100,000-150,000

展览:

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一九八七年八月廿九日至十月四日

著录:

〈求知雅集珍藏近代中国书画〉(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一九八七年七月),图版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