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访谈评论

超人类主义:用科学“加持”人类

访谈评论 来源:澎湃新闻 2019-04-10 12:15
以英文缩写“H+”为代表的“超人类主义”(Transhumism),是一个国际性的哲学思潮。

原标题:科学加持的人类:超人or非人

2018年11月末,中国科学家向外界公布,一对经过基因编辑的婴儿已经诞生,消息引发了国内外科学界的一片批判,媒体也不约而同将此举描述为《打开了潘多拉魔盒》。几乎就在这条令人哗然的新闻发布同时,厦门集美·阿尔勒摄影节的展厅中,瑞士摄影师马修·加弗苏的作品《H+》以手术室般冷峻的影像告诉人们,如果那个《潘多拉魔盒》指的是《用技术改造人体》,那么实际上它早已打开。

以英文缩写《H+》为代表的《超人类主义》(Transhumism),是一个国际性的哲学思潮,倡导通过开发并广泛运用复杂的科学技术来提升人类的身体、能力和智力,此外,这些强大的新技术带来的危险和好处,以及对人类生活状态的大改变,也是超人类主义运动的关心方向。

对于很多人来说,超人类主义无疑是新生的概念,但事实上,人类对免除死亡的渴望或许从一开始就铭刻在基因之中。来自美索不达米亚的《吉尔伽美什史诗》(Epic of Gilgamesh)书写于公元前2700年,其中就已记录了英雄对生死奥秘的探索。奠定当代《超人类主义》概念的是伊朗裔美国未来学(futurology)教授FM-2030,在20世纪60年代,他便提出了《人类的新定义》,认为那些采纳技术手段和生活方式《跨越》到后人类(posthumanity)状态的人,可称之为《超人类》。

在加弗苏的展厅中,与墙面同高的巨幅肖像呈现了一位表情平静的年轻人,弧形的微型麦克风般的金属配件一端悬空在他的额前,另一端则连接其后脑勺,这是慕尼黑的尼尔·哈比森(Neil Harbisson),先天色盲的他选择将特殊组件植入脑中,这一《机械眼》能将颜色转换成声音,为他带来独特的色彩体验。哈比森是第一位佩戴义肢出现在护照照片中的人类,对此他颇为自豪。

Matthieu Gafsou

哈比森的肖像属于加弗苏展览的第五部分,在《生物黑客》(biohacking)和《半机械人》(cyborg)等标签下,一系列科幻小说般的场景展现在眼前:因为植入了磁铁而吸引铁粉的中指的特写;一张有着图腾般纹身和金属圆点的面孔;戴着惨白橡胶手套的手正在往另一只手中注射什么……观看这些照片并阅读相应的文字说明,我们或许忍不住皱眉,因为这些人对人体和机器的嫁接,已经不局限于如哈比森那样弥补先天感官的缺失,在一些超人类主义者看来,未经科技修改和增强的天然躯体,才是《不完整》的。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u

如果整个《H+》项目仅包含这些过于先锋的形象,那么我们完全可以把加弗苏的作品当成科幻小说,离开展厅之后便能抛诸脑后,然而,《H+》令人不安之处正在于,加弗苏将那些我们已然习以为常的事物与大多数人暂时尚未接受的激进技术并置在一起,以此提醒人们《未来》是怎样已经到来。当牙齿矫正器、隐形眼镜、维生素药丸和植入了夜光水母基因的实验鼠同处一个空间,摄影师实际上展示的是人类利用科技改造身体的连贯历史,也迫使我们思考:新技术从过于先锋到被接受为日用商品,往往是转瞬的事,即便今天我们还在为《H+》之中的一些照片蹙眉,是否不多时之后,每个人也会开始用植入手掌的芯片储存信息而照片间或使用纯白或者纯黑的背景,高调与暗调的频繁切换暗示出加弗苏的焦虑,正如他本人在与《光圈》编辑的访谈中坦言,《强烈的白光让我们无处可逃,而黑暗则可能将我们吞没。由超人类主义引发的许多哲学问题,比如死亡、优生学或者社会割裂,都令人不安,很可能引起更多痛苦。》加弗苏提到,在四年的拍摄过程中,他接触越多超人类主义者,就越感到悲哀。超人类主义相信人这个物种的更多潜力需要通过科技来达成,而加弗苏担忧这将剥夺我们的人性。不过,他的这份批判在《H+》中隐藏得很深,我们仅仅能从冰冷的影像风格中一窥摄影师的态度。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u

超人类主义者坚信,如果在三个月内死去的前景和做心脏移植手术中进行选择,每个人都会倾向于后者,由此推理,每个人都会选择生命而不是死亡,然而,摄影师加弗苏的焦虑也并非杞人忧天。古希腊神话中,黎明女神艾奥斯(Eos)爱上了凡人少年提索奥努斯(Tithonus),遂向宙斯(Zeus)恳求让少年永远不死。宙斯答应了艾奥斯的请求,然而女神却忘了,《不会死》不等于《长生不老》。故事的最后,提索奥努斯不断老去,越来越虚弱,痛苦地祈求死亡。当我们讨论《延长生命》时,也必将遭遇和神话故事一样的问题——我们所说的,到底是《青春永驻》,还是《衰老永驻》,还是在2000年之后让我们解冻复苏的大脑成为未来马戏团中的小丑从临床医学到基因黑客,与死亡《斗争》的科技不断加速发展,而我们很可能来不及思考提索奥努斯故事的教训——超人类主义带来的未来,或许并不是我们真正想要的。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u

早在2003年,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就在《后人类未来:基因工程的人性浩劫》(Posthuman Future: Consequences of the Biotechnology Revolution)一书中警告我们延长生命会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毁灭性灾难,即便所有相关技术的发心都是好意。实际上,我们可以很容易想象《消灭死亡》的危险,如果地球上的人突然停止死去,人口爆炸将引发巨大的生态灾难,除非我们也停止生育。然而,没有了新生和死亡,社会和人性还会持续进步发展吗还是会被永远不死的独裁者禁锢在原地长生不老会成为富人的特权,还是说穷人将不得不永远劳作,甚至被剥夺了在死亡中《休息》的机会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u

除了对于社会和文明的影响,我们或许更应该关注超人类主义对于《什么是人》的重新定义。增加一分同理心是否让我们更有人性那么消除繁衍的欲望是否会消除我们的人性如果我们四肢卸下,把脑袋装到机器人上边,我们还是人吗或者,为了获得更卓越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将大脑与计算机嫁接在一起,我们还是人吗《H+》的影像显然无法回答这些哲学问题,但摄影师本人并非没有答案,在另一次访谈中,加弗苏说,《我认为超人类主义很冷酷,它是关于逃避死亡,但这个过程中,我们慢慢忘记了身体、忘记了血肉、忘记了真实的欲望。》这种可怕的遗忘在《H+》的最后一部分尤为突出,以《后人类》(post-human)为标签的这个章节呈现了人体冷冻技术,这是指把人体在极低温的情况下冷冻保存,并希望可以在未来通过先进的医疗科技使他们解冻后复活。当我们看到幽黑背景前俄罗斯人体冷冻公司(KrioRus)储存冷冻大脑和躯体的巨大罐子,很难不去思考超人类主义最令人困惑的问题:为了更长久的生命,而放弃现有的血肉之躯,真的是一条正道吗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u

Matthieu Gafs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