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州建南唐,文昌北宋,兼融吴楚越之韵,汇聚江淮海之风,是一座具有2100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名城。千百年来,风调雨顺,安定祥和,壤沃物阜,人杰地灵,被誉为祥瑞福地、祥泰之州。
这里自古人文荟萃、商贾云集、名贤辈出,“儒风之盛,素冠淮南”。 梅兰芳、王艮、刘熙载、施耐庵、郑板桥等是泰州文化艺术史上的杰出代表。水文化、盐税文化、戏曲文化、红色文化等在这里世代相传,绵延不息。
继27日由荣宝斋画院、梅兰集团主办的荣宝斋画院泰州写生创作基地、教学培训中心、名家工作室在梅兰文创园揭牌,名家作品展同日开幕,艺术顶级品牌和企业著名品牌高度融合,合作全面深入展开,荣宝斋画院走进泰州,为泰州弘扬大运河文化注入了新的活力。
荣宝斋诸位书画家饶有兴趣地来到美丽的古盐运河畔——泰州凤城河风景区夜游,畅享“水天堂、不夜城”的魅力。
28日下午又赴景区进行采风,一路考察风土人情,欣赏人文美景,力图通过艺术构思为泰州文昌水秀、人杰地灵增添美好画卷。
城不在大,有水则灵,泰州主城区四面环水,增添了水城的灵动和风情,水城慢生活提升了泰州老百姓的生活舒适度和幸福指数。
泰州古盐运河又称老通扬运河,系西汉文景年间动员民力开凿的一条人工运河,贯穿扬州、泰州、南通三地,主要是为了运盐,所以古称盐运河。千百年来,这条运河哺育了两岸百姓,也成就了大运河文化带泰州段的“西来一水绕城流,远客千帆次第收”的兴盛和繁华,被泰州人民亲切地唤着母亲河。
各位书画家先后游览参观了梅园、桃园、望海楼、南山律寺等名胜景区,互相交流探讨对凤城河自然风景、人文景观和文化艺术的理解和感受。“天街小雨润如酥”,南方城市的水润和舒适的气候给艺术家们留下了美好的印象。
第一站:梅园
走进采风的第一站是梅园,坐落在泰州市有着美丽传说的凤凰墩上,三面环水,丛林相拥。
各位书画家在悬挂有“梅园”牌匾的公园大门前合影留念
各位书画家在洁白的汉白玉梅兰芳大师坐像前合影
梅兰芳史料陈列馆,俗称梅苑,是京剧大师梅兰芳先生故乡的纪念建筑群。以丰富的文物、图片、实物、资料,系统地介绍了梅先生的刻苦学艺、创艺立派、远播国外、桃李满园的辉煌业绩,以及故乡人对他的崇敬与怀念。
馆的门厅、序厅和主要展室都是典型的明代泰州民居,保持了古建筑的原结构原风貌,雕梁精细,结构严谨古朴典雅。迥廊方亭依苏式营造法新建,加上水池金鲤、假山红枫,与明代古建筑彼此辉映,形成了典雅秀丽、小巧玲珑的江南园林风格。
梅史馆内陈列的是《梅兰芳艺术生平展览》,用大量图片和实物,辅以雕塑和声光设备,形象而概括地介绍了梅兰芳先生的艺术业绩和高尚品格。馆内有梅兰芳演出用过的戏服、道具,梅先生手绘的佛像、梅花等国画作品。一些反映当年梅兰芳演出盛况的门票、海报、节目单、杂志、照片等以及有关人士的专著、文章、纪念字画等。
各位画家书法家对京剧艺术大师梅兰芳先生的艺术造诣,尤其是他创造的独树一帜“梅派”艺术尤表推崇,纷纷点赞。梅派唱腔在国内外享有盛誉,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艺术遗产,他为中国戏剧艺术做出的杰出贡献,将永载戏剧史册。
在梅史馆小剧场,两位京二胡老师傅为大家热情演奏,小小陋室大家环坐欣赏,对老师傅的高超技艺表示由衷的崇拜。老圃先生与两位老师傅合作重新演唱了《梨花颂》,高兴之余老圃先生又激情清唱了一段昆曲《牡丹亭》选段。
随后,荣宝斋画院院长唐辉先生赶到,头天晚上,他在游船上为大家献上了京剧《甘露寺》,荣宝斋名家工作室导师、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书画高研班教授张培武先生即兴献上现代京剧《沙家浜》,大家连连喝彩。
此刻置身梅园,唐辉先生仍然兴致高昂,当即又为大家激情表演了京剧《空城计》、《汜水关》等选段,其唱腔字正腔圆,余音绕梁,与两位老师傅的京二胡首次配合即天衣无缝,浑然一体,给大家带来了美好的艺术享受。
第二站:桃园
桃园位于南城河外侧东岸,东邻泰州老街,西与望海楼隔水相望,北与梅兰芳纪念馆一路之隔。大家沿码头步入桃园,一路小桥流水,亭台楼阁,杜鹃绽放,风景格外秀丽,美丽高雅的黑天鹅、幸福成双成对的鸳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大家纷纷拿起手机留下美景。
西眺凤城河对岸,望海楼隔河相望,沿河美景尽收眼底。桃园景区是以观赏桃花为主题的公园中,园中桃花种类繁多,品种有116种,共有3600多株。清明前后,桃花次第开放,竞相争艳,吸引游人驻足观赏。?
桃园的核心景点为复建的明清建筑风格陈庵,前后三进,西侧建有一小花园。配以古明清家具,再现孔尚任著《桃花扇》书稿的场景。在泰州戏剧史料陈列馆,以文字、图片和实物的形式展示了孔尚任、梅兰芳、陈德林以及泰州戏曲历史。
书画家们在各个景点不时驻足聚精会神观看各类史实资料,互相交流探讨,尤其对泰州在戏剧艺术方面的造诣表示高度赞赏和敬佩。
第三站:望海楼
望海楼是泰州的著名景点,标志性建筑,被誉为“江淮第一楼”,与桃园隔河相望。望海楼屡毁屡起,大多毁于兵火而起于盛世,2006年重修。原文化部外文局局长、《经济日报》总编辑、《人民日报》总编辑,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范仲淹第二十八世孙范敬宜先生作《重修望海楼记》。
各位书画家在望海楼前驻足合影,随后大家拾级而上。望海楼楼高30多米,取宋代建筑风格,外观三层环廊,主体色彩取栗壳、青灰二色,古朴典雅,高大、壮美,线条流畅优美。在二楼迎面高壁,镶嵌着巨幅《重修望海楼记》,金底黑字,书画家们驻足观看。在望海楼三楼,泰州美景尽收眼底,各位书画家绕楼一圈欣赏泰州美景并留影纪念。
第四站:南山律寺
此次采风的最后一站是南山律寺。该寺自唐乾符三年(876)创建至今,已有了1139年的历史,是泰州为数不多的古刹名寺。大雄宝殿为庑殿重檐,殿内大柱系罕见的古金丝楠木。檐的屋面在我国古代建筑史上属最高等级的屋顶式样,一般用于皇宫、庙宇中的主要大殿。书画家们虔诚地围绕南山律寺的大雄宝殿和圆通宝殿等佛教圣地参观一遍,加深了对泰州市佛教文化的了解。
当晚,荣宝斋本邑书画家巴秋先生偕恩师老圃先生欣然为景区留下了墨宝。
采风活动虽然结束了,但艺术家们对艺术的不解追求,以及结缘泰州的真挚感情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也期待书画家们将更多的泰州元素融入到今后的创作中,让更多的精品力作,助力泰州文化旅游发展,让书画艺术与水城水乡的魅力,在大运河文旅发展史上“不尽长河滚滚来”。
荣宝斋画院是集教学、研究创作、展示宣传于一体的现代画院,利用平台和资源优势,这些年来培养了一大批当代书画人才。同时,画院也在加快推进品牌融合发展之路,与社会上有理想、有远见、有实力的社会团体与组织建立合作关系,共同促进书画艺术在当代的繁荣,从而也带动当地文化事业上的发展壮大。
文章标题:荣宝斋画院来古盐运河落户啦!快看, 书画家在凤城河风景区怎么采风的?
本文栏目:美术综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