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色彩的品格——沈行工油画艺术展

展览资讯 来源:凤凰艺都美术馆 作者:爱艺术 2019-05-14 16:57
2019年4月27日下午两点,“色彩的品格——沈行工油画艺术展”在凤凰艺都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展出南京艺术学院沈行工教授的70幅精品佳作,其中大部分为近几年的新作,涵盖风景、静物等题材。展览持续至

2019年4月27日下午两点,“色彩的品格——沈行工油画艺术展”在凤凰艺都美术馆隆重开幕。本次展览展出南京艺术学院沈行工教授的70幅精品佳作,其中大部分为近几年的新作,涵盖风景、静物等题材。

展览持续至6月5日。

《蓝色池塘》152×168cm布面油画2013

在当代中国美术界,沈行工是一位有影响力的油画家和艺术教育家。他创造的富有诗意、讲究意象表现的油画作品,在国内外受到人们的关注与好评。

近几年来,沈行工进一步深入追求艺术语言的精炼与丰富,不论是写江南景致,还是画欧洲风光,画法更率意、更自由放松,在平中求奇,色彩更为大胆,薄敷、重彩灵活运用,更注重在整体气势中讲究层次的丰富和色调的微妙变化。他采用笔到意到甚至笔不到意到的意象手法,强化意境的表达,不少作品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显示出大家风范。

摘自邵大箴《如歌的行板——沈行工的诗意油画》

《锦绣家园》 152×168cm布面油画2015

《山村凉夏》 152×168cm布面油画2016

《河畔清秋》 152×168cm布面油画2010

《山林春雪》 152×168cm布面油画2010

沈先生生在江苏、长在江苏、工作在江苏。用他的作品一直在歌颂江苏。他的作品中呈现出的江南,表现出一种沈行工先生特有的优雅、愉快和优美的境界,同时也显示了他在油画艺术语言上不断追求的特殊魅力。他是用画笔书写的一位诗人,也是用色彩谱曲的一位歌者。

摘自詹建俊《如歌的行板——沈行工油画作品展开幕式致辞》

《蓝色河湾》 80×150cm布面油画2015

《秋雨初歇》 152×168cm布面油画2013

《山村晴雪》 80×150cm布面油画2016

沈行工长期从事教学,致力于艺术法则的钻研,惯于沉潜和积淀。于是他的作品总能举重若轻,顺着自己的天性进取不停。其早年情节性绘画胜在构思缜密、结构严整,在摆脱了情节的拘绊以后,也不再拘泥于自然形态的约束,开始营造起自己理想的审美空间。在他作于上世纪90年代的静物系列中,我们所看到的已不是一组“物”的形体的简单的组合了,这是一组由鲜丽而多变的色块所构建而成的图像,稳健而沉雄,浓艳而质朴,突现出一片具有鲜明的个人品格特征的艺术世界。

进入了新世纪,沈行工又以新作举步向前。在《蓝色的江南风景》中,笔迹若从形体中游离,色层相互渗透,线条游动,率意而为,一种意态从容的东方意蕴,似欲化解西方的严谨,表达的境界已从视觉转入内心。

摘自苏天赐《沈行工画集·序》

《田园之春》 126×138cm布面油画2016

《江岸清夏》 138×126cm布面油画2014

《谷里秋深》 126×138cm布面油画2016

《冬日池塘》 126×138cm布面油画2016

纵观沈行工先生的大量作品,我们会有一个很深的感受,就是走进他的展览空间,走近他的作品,就会感觉到春的气息,感受到这种来自中国土地、中国家园的气息。这是一位艺术家长期进行探索,真正把自己的真情实感与祖国和家园联系在一起,才能呈现出的景象。这两天我在展厅里看着作品被一幅幅挂起来,就想到这些作品都是沈行工先生这些年来从大自然采集来的很多景色的片段,从而形成了这种富有诗意的风景油画。其实风景油画在中国当代油画发展中既是一个传统的课题,也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题,沈先生的艺术探索之所以很有价值,我觉得就在于他把西方油画这种载体、形式与中国的自身文化进行了有机的结合,真正在寻找、感受和表达的过程中,自觉地关注这种文化中心,画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意境的油画风景。

摘自范迪安《如歌的行板——沈行工油画作品展开幕式致辞》

《春日轻风》80×150cm布面油画2016

《四月家园》80×150cm布面油画2012

《秋日山居》152×168cm布面油画2013

《雪后山村》76×76cm布面油画2015

沈行工的风景和静物题材则倾向色彩的跳跃对比和色调协调的关系,以及与画面结构形式的平衡处理。从这点看,他与现代主义艺术探求本体语言具有共同性,……而沈行工在这些作品中除了这些视觉上的经营以外,他还有一种来自生活经历所赋予色彩的感情因素,或者称之文化因素。……联系画家那些人物创作和静物和风景,画中那些加强了的色彩对比,如桃红与柳绿,艳黄系与紫色系,殷红与青蓝色等对比,可以说是“雅化”了的“民族”风味,令人想起南方的木版年画和民间泥塑透明鲜亮的着色特点,当然由于作者对西方油画的色彩关系有很高的造诣,尤其对现代绘画的平面用色形式的研究,色彩用得不落俗套和富有个性。他的作品,尤其在用色方面,是不会与其他画家混淆的。

摘自水天中《质朴中的绚丽——沈行工油画略谈》

《田园春曲之三》76×76cm布面油画2017

《暖阳》126×138cm布面油画2017

《秋日暖晴》 82×86cm布面油画2014

《池塘春雪》53×65cm布面油画2014

毫无疑问,沈行工的江南风景显示了当代中国油画在油画语言上对于本土文化性的探索。在他之前,还没有多少中国油画家能这样深入细微地表现阴天江南的色彩,还没有多少中国油画家能这样自如地运用色彩语言表达出江南的意蕴和情调,甚至还没有多少中国油画家能够在油画色彩语言和画面境界上表现出如此浓厚的书卷气。

摘自尚辉《意象江南——从沈行工江南风景看中国油画价值标准的确立》

《江南古镇民居之二》80×150cm布面油画2011

《古镇小巷》60×80cm布面油画2012

《庭院回廊》60×80cm布面油画2016

在沈行工的油画作品中,色彩承载起了他对江南那份沉甸甸的情感的重量,成为表达他对江南审美意蕴的符号性的特征语汇。……沈行工对于色彩有着异乎寻常的敏锐和感知,他在自己的油画创作中又能自觉而充分地发挥这种敏锐和感知,并且由此积累和形成了他的表现江南人文内涵的极具个性化又与江南审美意蕴相冥合的色彩与色调。

摘自龚云表《一个人的江南——沈行工的油画艺术简论》

《地中海的明珠——希腊风景组画之二》76×76cm布面油画2017

《地中海的明珠——希腊风景组画之四》76×76cm布面油画2017

《地中海的明珠——希腊风景组画之五》76×76cm布面油画2017

沈行工的静物画也具有很多的想象成分,他的每一幅作品无不是在他的想象力导演下的一场视觉的欢宴。他作品中的器物造型,画面构成和色彩结构与其说来自陈设的静物,倒不如说画家是对主观审美期待的一次次印证,而那些花卉、陶罐和织物则成了画家寄托本体语言——色彩的冷暖对比、肌理变化的丰富性和视觉印象的趣味性的载体,这种由语言所产生的图式最终表现出的是一种形式的“深度”,而不是表象的“深度”,这就使人们很自然的想起了塞尚的意义来——一种只为画家欣赏的“纯”绘画。

摘自漠及《表现的形式与形式的意味——沈行工的油画艺术》

《花与菓2017.5》76×76cm布面油画2017

《花与菓》 91×72cm布面油画2011

《花与菓2015》 60.5×72.5cm布面油画2015

《瓶花2017.3》 60×60cm布面油画2017

《暖色调的静物》60.5×72.5cm布面油画2015

《暖色调的静物之二》60.5×72.5cm布面油画2015

《蓝色调的静物》60.5×72.5cm布面油画2015

艺术家简介

沈行工

南京艺术学院教授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中国油画学会理事

1943年出生于浙江宁波。

1966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

1981年南京艺术学院油画专业研究生毕业留校任教,曾任南京艺术学院副院长。

油画作品曾参加第六届、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第一届、第二届、第三届中国油画展;二十世纪中国油画展;大河上下——新时期中国油画回顾展;向祖国汇报——新中国美术六十年;中华意蕴——中国油画国际巡展;中国精神——第四届中国油画展等重要展览。2013年及2014年分别在江苏省美术馆和中国美术馆举办如歌的行板——沈行工油画作品展。

展览信息

策展人

邹芳

主办

凤凰画材集团

承办

凤凰艺都美术馆

展览时间:2019年4月27日- 6月5日

展览地点:凤凰艺都美术馆

(无锡滨湖区金城湾公园凤凰岛)

开放时间:星期二至星期日 09:30-1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