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7月27日至10月13日,龙美术馆(西岸馆)将推出“马克·布拉德福特:洛杉矶”,这是迄今为止艺术家在中国举办的规模最大的个展。2个多月展期,展览将免费对公众开放。
距离展览开放还有 6 天,龙美术馆发布这篇由策展人戴安娜·纳维撰写的文章,希望对所有读者理解展览有所增益。
戴安娜·纳维。摄影:Erik Adrian Santiago
本次展览的标题(马克·布拉德福特:洛杉矶)表明了洛杉矶这座城市在马克·布拉德福特的创作实践中的重要地位。洛杉矶不仅是他的出生地,是他一直生活与工作的地方,也是长期代表了某种世界想象的特定文本。它在布拉德福特的创作实践中反复出现,与其个人经历、社区亲密关系以及社会不公的现实息息相关。
这座城市是美国二十、二十一世纪历史发展的例证,因此自艺术家于20世纪90年代晚期开始进行艺术创作即专注于此,特别是其二十世纪中期社会、政治、经济与种族的历史。
艺术家通过“洛杉矶”这样的展览标题,将自己与观众一起带入了超越自身的现实之中。
马克·布拉德福特。摄影:Sim Canetty-Clarke ©马克·布拉德福特,图片:艺术家及豪瑟沃斯
此次展览呈现了艺术家在其创作实践中最突出的形式特征,囊括了他极具代表性的雕塑和公共艺术作品,体现了他对地图绘制和景观地形的探索,以及他对文本、现成材料、动态图像和声音的运用,尤其是他独特的绘画表现形式。
布拉德福特通过对材料和内容的熟练运用,为这一类型树立了新的术语和可能性。他利用对平面和立体作品的形式创新,提出了许多我们这个时代最为紧迫的问题,使动态抽象充满了社会和政治意识。他的作品是颜料、画布、纸张、绳索和日常材料的不断堆叠的结果;亦可被解读为地图、文物、批判、纪念与存在之表征。
马克·布拉德福特,《洛杉矶》(局部),综合材料,365.76× 1432.56厘米,2019,摄影: Joshua White。©马克·布拉德福特,图片:艺术家及豪瑟沃斯
本次展览是布拉德福特在亚洲最大规模的展览,展现了艺术家在过去十年中对形式和观念的探索与结合。
本次展览的中心作品——大型雕塑《密特拉》(2008)和艺术家最新创作的大型绘画与雕塑,都呈现了布拉德福特长久以来对观念、过程、材料以及场域之间内在关系的不断探索。
《密特拉》创作于新奥尔良飓风之后,这场自然灾害使这个城市甚至整个国家的种族与经济不平等问题暴露无遗。这件作品决定性地引发了布拉德福特对于社会问题和地域特定性的关注,以及他在艺术创作中对规模的野心。这艘巨大的方舟指向流逝的时间和特定的地域,它不仅是布拉德福特作品中极具开创性的一件,也在当代公共艺术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马克·布拉德福特,《洛杉矶》(局部),综合材料,304.8×304.8 厘米,2019,摄影: Joshua White。©马克·布拉德福特,图片:艺术家及豪瑟沃斯
布拉德福特最新的绘画系列脱胎于他对地图绘制、文本和流行文化的持续性探索,以及对它们与社会问题间关系的思考。
这些绘画和相关的影像作品直接取材于20世纪60年代在洛杉矶发生的事件,在这些作品中历史被形象化的同时也被抽象化。布拉德福特的表现主义风景画和基于文本的作品表达了这些历史瞬间表面之下的潜台词。
结合展览中的其他作品,布拉德福特融合在风景和绘画中对于权力的思考是显而易见的;而对于由多层地形图堆叠而成的壁画般宏大的作品,进入和解读也成为了可能。
马克·布拉德福特,《拉画4号》(局部),综合材料,365.76×1097.2厘米,2019,摄影:Joshua White。©马克·布拉德福特,图片:艺术家及豪瑟沃斯
同样地,他的新作构建了一个壮阔的星系:黑金相间的球体悬挂而下,以不同的大小和表面描绘了我们的世界。它们从图像学意义上跨越文化背景引发共鸣,暗示了即使我们处在相同的空间和地点,仍然具有迥然不同的多样性。
这些作品还延伸了展览标题关于地点的隐喻,以及布拉德福特对于地图绘制的持续关注。艺术家在地域特定性中所频繁揭露的历史与问题并非个例,它们象征着这个日益国际化的世界。他通过自己家乡的视角,见证并不断重新理解这个他所居住的世界。
马克·布拉德福特,《华盛顿》(局部),综合材料,304.8×304.8厘米,2019,摄影: Joshua White。©马克·布拉德福特,图片:艺术家及豪瑟沃斯
马克·布拉德福特,《墓穴1》(局部),综合材料,365.76×756.92厘米,2019,摄影: Joshua White。©马克·布拉德福特,图片:艺术家及豪瑟沃斯
文章标题:马克·布拉德福特的十年探索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