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美术综合

“萌”文物 | 玉佩上的飞鸟与凤凰

美术综合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子禾 2019-07-31 10:06
随着服饰文化的变迁,佩饰已经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翻看历史不难发现,佩饰出现的年代早、品类多,佩饰所模拟的图形或者镌刻于其上的纹饰,更寄托着古人对礼仪和美好寓意的向往。【商】玉鸟形佩?故宫博物院藏早.

随着服饰文化的变迁,佩饰已经淡出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但翻看历史不难发现,佩饰出现的年代早、品类多,佩饰所模拟的图形或者镌刻于其上的纹饰,更寄托着古人对礼仪和美好寓意的向往。

20190731100000_8772.jpg

【商】玉鸟形佩?故宫博物院藏

早期,常见模拟飞禽走兽的动物形佩,这与古代的图腾崇拜有关。其中,鸟形玉佩极多。玉鸟始见于新石器时代,商代较为流行并一直延续至清。故宫博物院藏玉鸟形佩便是一件商代玉佩,高9厘米、宽4厘米、厚0.6厘米,玉为青色,通体红色沁。器呈片状,两面稍凸,采用了双勾阴线技法雕琢,两面纹饰相同。此玉鸟头顶高冠,额下有五个出戟,勾嘴,双目“臣”字形。冠的两侧各阴刻一铭文,似为“牧”“侯”两字。高冠是殷商时期玉鸟常见的装饰风格。但刻有文字的商代高冠玉鸟,无论在出土器物还是传世品中,是迄今所知唯一的,极其珍贵。

20190731100003_4294.jpg

【宋】白玉镂雕凤凰坠佩?故宫博物院藏

在鸟类图腾中,凤凰是特殊的一种。它在远古时代被视为神鸟予以崇拜,是神话传说中的百鸟之王,雄的称凤,雌的称凰。在《尔雅》中,凤凰的形象为“鸡头、蛇颈、燕颔、龟背、鱼尾、五彩色,高六尺许”。这一典型形象自故宫博物院藏宋代白玉镂雕凤凰坠佩可见一斑。此佩长5厘米、宽3.5厘米、厚0.5厘米,呈片状,双面雕工,镂雕凤凰衔草纹,显示出独特的风格和玉质的莹润与坚实。

玉佩虽小,但它背后代表的文化内涵却十分丰富。那一只只定格于玉佩上的鸟与凤,也给古人服饰增添了无限的情趣与雅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