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绘画给自己营造的平衡世界终于被打破了。从二十年前到阿坝藏族自治州当知青的时代开始到我走入四川美术学院,然后到北京、到东京。我只要画画,就可以在任何环境中保持信心和希望。可是一九九六年以来沿用以前的方式,我一张画也画不出来了。现代社会从各个方面对人构成的巨大压力和冲击使我无法在自己制造的封闭世界中继续平衡下去。我的身心处于分裂状态,一面像害着热病找不着家的孩子,在黑暗中乱闯;另一面又像丢失孩子的母亲在等待祈盼中歇斯底里抓住每一个像自己的孩子。我前面永远有一个模煳、混沌充满魔力的影子在召唤,当我拼命的接近时,它却瞬间无踪无影,代替它的又是一个新的影子,周而复始循环不断。吸引、排斥、错位输送着时间、空间,消耗并支配着一切生命。我预感到自己正不由自主的向一个场地进入,而这之前的一切付出、努力都是为这次进入做准备的。”
—— 熊文韵
《流动的彩虹——熊文韵的艺术经历》,吕澎
抽象绘画时期 | 从1996到1998
1996年,熊文韵从具像岩彩画中不再能感受到自己在创作上的延续,开始作出转变。她首先摒弃人物画中曾经细致描绘的人的五官;紧接着人物形象似乎也开始变得多余,她以类似宗教性质的符号代替。最后,对于熊文韵来说最大的挑战便是完全舍弃具象的画面。
熊文韵感到内心的表达无法在画面中得到延伸,在逐渐被抽剔极简的画作中,最终被得以保留并转化的,就是藏族人围腰中具有象征性的彩虹图案。这种图案不仅作为熊文韵对基础色彩构成的理解和研究,更重要的是带她领悟了藏族人将其视为神圣“彩虹”的精神含义。熊文韵仿佛在这些色彩中看到了一种循环往复的运动状态,让精神在色彩中得到无限延展。最终她决定结束自己的具象绘画,投入到抽象作品的创作当中。
熊文韵《错位》系列
丙烯混合颜料,麻布 ,224x162cm,1997
OCAT西安馆(深圳OCT-LOFT C2 展厅),2019
《错位》系列作品细节(点击查看大图)
“熊文韵的抽象系列作品在其阶梯式艺术进程是非常重要的阶段。对于技法的疑问促使她不断放弃画面中具象的成分:彩色条纹和色块元素来自藏族服饰‘氆氇’,这种手工织造的纺织品在图案上形成的视觉错位具有抽象意味,其非写实性的高纯度色彩有着其独特的精神性和象征意义。对熊文韵来说,这些有序的线条与彩块是非常具体的情感遭遇和情绪记录,而非来自机械逻辑及其视觉形态,其“发生过程”是叙事性的,是艺术家主观意志与生命呈现。图案形成的视觉错位本身就具有抽象意味,其非写实性的高纯度色彩有着其独特的精神性和象征意义。”(《十万彩虹》,王檬檬,策展人)
熊文韵:十万彩虹,展览现场
OCAT西安馆(深圳OCT-LOFT C2 展厅),2019
熊文韵《错位-黑色周期》
丙烯混合颜料、麻布,162x896cm,1997
熊文韵《轮回》系列
丙烯混合颜料 麻布,1997-1998
OCAT西安馆(深圳OCT-LOFT C2 展厅),2019
1998年,熊文韵在日本东京和中国美术馆先后举办抽象绘画个展。“熊文韵孜孜追求的不就是要表现人的存在吗?对于她来说,探索人存在的本质,而不是解说别人强加的观念或零碎的具体的社会现象,至为重要。这可能与她十几岁就下放,画画是自己存在的唯一证明,关系甚深。熊文韵是在把人的存在置换为绘画,新作显示这一作业已正式开始。”(《读熊文韵新作》,日本评论家清水敏男,日本评论家)
1998年,熊文韵在中国美术馆
首次展出自己的抽象绘画作品
2019年,熊文韵在OCAT西安馆
(OCT-Loft C2,深圳)展出抽象系列作品
本文引用文字如无特别标注
由OCAT西安馆采编
作品原图致谢艺术家及千高原艺术空间
展览现场由OCAT西安馆拍摄
文章标题:“十万彩虹” | 熊文韵的艺术创作阶段——抽象时期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