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 EXHIBITION
作品推荐
Welcome to LIU HAISU
本次展览期间共展出张桂铭先生生前作品共六十余件小编会分四期依次为大家介绍其中最能彰显其个性、最具代表性的16件作品让没有机会前来刘馆的观众们也能一睹大家之风采
第一期小编将介绍张桂铭先生七八十年代创作的四幅作品
《飞燕展翅》(七十年代)
《取经图》(1982年)
《画家齐白石》(1983年)
《八大山人造像》(1984年)
飞燕展翅
飞燕展翅 137x70cm 70年代
张桂铭被分配到上海中国画院后主要搞人物画创作。当时他在这种以写实为主的主题人物画上也有成功的作品塑造了很多上海产业工人的形象,反映了真实的生活。(殷双喜、陈政主编;杨涓分册主编:《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张桂铭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27页。)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上述作品语音讲解
取经图
取经图 68x68cm 1982年
《取经图》带有很强的书写性,而其中对于人物动态的把握带有速写的生动感和概括力。人物用疏放有力的线条勾出,这不是那种面面俱到式的刻画,而这种概括性正体现着写意画的传神,画面的构图也试图打破那种四平八稳的状态,孙悟空、骑在白龙马上的唐僧、猪八戒使画面处于对角线的构图之中,增强了画面的运动感,而和画面基本保持垂直的唐僧和沙僧则很好地维持了画面动的平衡,四个对象的位置关系体现着画家精密的构思。这幅作品便能够说明张桂铭对于线条造像的掌控力,它们形成了支撑和构成画面的骨架,那种飞动的线条灵动,使人物的动态毕现,有一种速写般的现场感。用线的跳跃性,用狼毫迅即地勾画的线条,线条干净有力,那种不经意间形成的飞白又使得线条富有变化。期间施以淡彩,这样就形成了干湿浓淡的节奏和韵味。(殷双喜、陈政主编;杨涓分册主编:《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张桂铭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29页。)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上述作品语音讲解
画家齐白石
画家齐白石 136x66.5cm 1983年
《画家齐白石》的气质和“新浙派人物画”的标准是一脉相承的。它在人物造型风格上,首先表现在造型语言上,几条充满力度和张力的纤细线条流畅地交待出人物的姿态,衣帽长袍写意而概括,与之相对的是,画家在人物面部进行了详细精到的刻画,面部的线条准确而生动地抓住了齐白石的侧面特征,尤其是胸前飘动的白胡须让整个人物顿时变得鲜活灵动。(殷双喜、陈政主编;杨涓分册主编:《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张桂铭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30-31页。)
扫描下方二维码获取上述作品语音讲解
八大山人造像
八大山人造像 132x68cm 1984年
《八大山人造像》是张桂铭早期极有代表性的作品。八大山人的不羁与落魄,甚至那种傲骨与戾气都在人物斜睨的瞬间显露了出来,在对于山石的刻画上,画家也明显地借用了八大山人的用笔用墨,八大花鸟画最突出特点是“少”,用他的话说是“廉”。少,一是描绘的对象少;二是塑造对象时用笔少。线条就有很强的概括性,寥寥几笔就将山石的突兀姿态表现出来。(殷双喜、陈政主编;杨涓分册主编:《当代中国画文脉研究.张桂铭卷》,江西美术出版社,2010年,第30-31页。)
文章标题:张桂铭艺术大展精品推荐第一期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