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禅宗思想对中国山水画的影响
山水画家隐逸者居多,明清之际,参禅讲道的风气影响到他们,让他们变得不同凡俗起来。
他们有的自称“山人”,有的自称“名士”,有的愤世嫉俗,飘逸洒脱,有的干脆削发为僧,遁入空门。他们的山水画作受到自然的点染,颇具灵气,更多的受到禅风熏染,获得顿悟的感觉。他们作为生命个体,脱离社会、官场、人际关系,到了自然山水面前,感觉自己很渺小,而自然山水广大无边。他们在对身外的自然山水注入了主观情感观照,经历了“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的三个阶段,力求做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禅风的注入,使山水画平添一种境界。南禅讲究“顿悟”,北禅讲究“渐悟”,对山水画影响很大。从画风方面来看,南派主神韵,北派尚写实。南派主要指文人画,笔法简约,风格淡雅,重在意趣;北派指“行家”画,重苦练,少天然之趣。所以,和禅宗以南禅的“顿悟”为正宗一样,受禅宗影响的山水画以南派为正宗。钱钟书在他的《中国诗与中国画》中写道:“在中国文艺批评的传统里,相当于南宗画风的诗不是诗中高品或正宗,而相当于神韵派诗风的画却是画中高品或正宗。”一语中的,颇怀高见。
禅宗不仅影响了诗歌,影响了绘画,而且影响了人的思维方式。那些受禅宗影响的山水画家们,看到的山水再也不是真实的山水了,而是自己的一部分,是自己的情感关照所得之物,画山画水其实是在修炼,是在画自己。
文章标题:禅宗思想是如何影响山水画的?
本文栏目:访谈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