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马文晔)10月11日上午,由广州美术学院、西安美术学院、广东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当代长安、岭南中国画系列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
出席开幕式的嘉宾有:陕西省政协副主席李晓东,陕西省人大原副主任邓理,陕西省文联副主席禹剑峰,陕西省美协主席、西安美术学院院长郭线庐,陕西省美协党组书记、副主席兼秘书长吕峻涛,广东省美协专职副主席兼秘书长王永,
陕西省美协副主席,西安美术学院副院长姜怡翔,广州美术学院副校长蔡拥华,陕西省美协副主席、陕西省美术博物馆馆长邢庆仁,广东省美协副主席、广东省中国画学会执行会长、广州画院院长方土,中国工笔画学会副会长、广东省美协副主席、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名誉馆长陈风新,
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院长刘西洁,西安美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院长王保安,陕西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陕西省政协书画院常务副院长杨季,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党总支书记兼副院长、花鸟画工作室主任许敦平,陕西省美术家协会顾问胡明军,广州画院副院长、广东省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副主任郑阿湃,当代岭南艺术研究院执行院长,广东省中国画学会副会长许晓生,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副馆长马卫民、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副馆长张娴,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学院教授、花鸟画工作室副主任刘英,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许晓彬,西安美术学院中国画院讲师焦永峰以及青年艺术家:冯颖娜、林淼、莫菲、韩勃正、王超、张云龙、杨广涛、许可、牛鹏飞、孙玮、任钊、罗旭平、肖洒、王昊、周文瑶、张淼鑫等。
本次“当代长安、岭南中国画系列展”包含“墨尚大观·当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和“院风新锐·当代青年中国画提名展”以及4个个案专题展。“墨尚大观·当代中国画学术邀请展”希望触动和解读中国画艺术在当代文化情境中的价值转换课题。
展览邀请了当代长安、岭南具有代表性的各10位中国画名家参展,展开两地中国画创作研究和教学的交流。在艺术对话交流中激发和促进地域艺术之间的共振与共鸣,突显中国画艺术经久不衰的艺术魅力和强大的感召力,本次展览也将移至广东美术馆展出,共同促进两地优秀艺术家交流与互动。
“院风新锐·当代青年中国画提名展”邀请了来自当代长安和岭南的青年艺术家参展。青年艺术家作为中国画坛的新生力量,受学院主流语境熏陶,并具备扎实的造型能力。他们在运用传统水墨媒材的基础上,善于把握当代文化动态,把自身的视觉理念、审美诉求、思想情感诠释在他们的作品中,用个性化的艺术语言开拓出新的视觉图景,构筑属于他们自己的墨语新象。
“院风新体·当代中国画专题展”邀请了王保安、郑阿湃、蔡拥华、许晓彬四位在当中国画领域有着重要探索成果的艺术家个展,分别为“初识华山·王保安中国画作品展”、“应物·郑阿湃中国画作品展”、“心与山川·蔡拥华中国画作品展”、“草间心跡·许晓彬中国画作品展”。他们都曾求学于美术院校,又将新的图式影响着当下的院体教育。
同样,他们的中国画实践,亦植根于对古人的传统、前人的经验、当代的生活以及大自然的深刻理解,将他们的图像风格视为认知当代中国画与“传统”衔接的语言资源,有助于我们更具体地描述出中国画现代转型中的各种细节,这对于我们思考中国画的未来走向有一定的启发意义。
作为承继于传统、新生于近现代的长安、岭南绘画,两者的面貌各自出新,而其中的共性则在于其内在的品质——人文精神、现实关怀以及创新求变的探索精神。为了彰显开放、现代且富包容性的文化品格,促进地域艺术之间的交流,本次系列展览活动邀请当代长安、岭南具有代表性的艺术家参与,展开两地中国画创作、研究和教学的思想碰撞。
通过本次展览活动深化“长安”和“岭南”这两股当今中国画坛的强劲之风的直接对话所产生的共鸣:坦荡西风,气韵南格。据悉,本次展览展期一周,展览至10月16日结束。
作者:郭线庐
作者:姜怡翔
作者:王保安
作者:吕峻涛
作者:邢庆仁
作者:杨季
作者:刘西洁
作者:乔宜男
作者:刘英
作者:麻元彬
作者:李劲堃
作者:王永
作者:张彦
作者:方土
作者:陈湘波
作者:郑阿湃
作者:蔡拥华
作者:林蓝
作者:许晓彬
作者:许敦平
文章标题:“当代长安、岭南中国画系列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开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