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拍卖资讯

艺术财富:七条航线驶向“蓝海”

拍卖资讯 来源:中国美术报 作者:郑洁 2019-12-16 09:48
如何更好理解经济新常态下的艺术财富?艺术品是一种什么样的投资类型?艺术品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探索方式有哪些?

如何更好理解经济新常态下的艺术财富?艺术品是一种什么样的投资类型?艺术品和金融、资本结合的探索方式有哪些?日前,由中央美术学院管理与教育学院、中金财富管理公司联合发布的《艺术财富管理行业报告》(以下简称《报告》)面世,它所聚焦的命题也正切中盘整中的中国艺术市场兴奋点。

全民美育是艺术市场和艺术金融的基石

艺术财富成市场热点

毋庸置疑,随着中国艺术市场的整体向上以及高净值人群对艺术品的关注度提升,艺术与金融、资本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艺术品作为一种资产日渐成为财富管理的重要组成。市场中对艺术财富的需求正在明显增长,艺术市场环境越发成熟、国家利好产业的政策不断,都在激励着这一领域的勃发。进行体系化企业收藏的泰康保险集团、作为投资大鳄进军收藏的典范刘益谦、出身金融业的精英化收藏团体“敏求精舍”等,都是佐证。

近几年,随着社会美育的普及和提升,艺术展会人次持续增长,流量大展不断涌现,引来大众打卡热潮,反映出新兴艺术消费市场的成形和社会艺术消费力的有力释放,也因此催生出潜力巨大的艺术授权市场。

黑科技、大数据、云计算、第三方支付等改善了艺术与金融融合的诸多环节,尤其具有颠覆性的区块链、人工智能,其指数级应用给攻克艺术品真伪、估值等基础性难题提供了全新可能。

“金融+”模式正推动艺术市场不断创新。服务于艺术产业的政策性银行机构、政府主导的艺术产业投资基金或商业银行中设立的艺术金融专营机构组成了艺术金融的特色梯队。

2017年银监会、民政部联合印发的《慈善信托管理办法》,2018年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联合印发的《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等利好政策密集出台,使得艺术财富管理趋于规范化。

艺术财富管理、艺术金融产业走向系统化、社会化、大众化,也被一些业内人士认为尚欠火候,其担忧主要包括艺术市场信息不透明、法律机制不完善、缺少专业人才、缺乏科学权威的鉴定评估机制等。

七大模式各有特色

《报告》的市场调研显示,我国艺术品财富管理目前已经形成七大模式,在实践中主要从产品和服务两个层面展开。产品层面,目前市场中主要以艺术品基金、艺术品产权交易为主,服务层面则包括艺术品贷款、艺术银行、艺术保税区、家族信托、艺术品财富管理与咨询。

我国艺术品财富管理起步较晚,但行业交叉探索却远较国际活跃,在艺术品产权交易、金融产品、艺术消费投资等方面均有创新式发展。

其中,艺术品基金的规模和数量曾在高峰期一度超越欧美地区。2011年我国艺术投资基金数量大约70家,基金初始资金总规模为63.7亿元,但此后,随着艺术品市场降温盘整、逐利资金退出以及国家监管的加强,艺术品基金数量和规模急剧下降。

艺术品贷款是艺术市场上较为高效的资金融通服务,但由于艺术品自身的特殊属性,相比于一般贷款业务其风险管理、流动性、估值、监管等问题需特别关注。目前主要是商业银行的私人银行或财富管理部门、大型拍卖行等提供艺术品贷款,潍坊银行、民生银行等在这个领域实践颇丰,以艺术金融成为商业银行的独特风景。

有别于金融机构所主导的相关业务,1972年诞生于加拿大的艺术银行通常定位为公益性质,是由政府为主导,通过财政预算购买本土艺术作品并租赁给政府机关、企业机构等,用以扶持和盘活本土艺术市场。以澳大利亚为例,其艺术品市场中受资本追捧的主要是国外艺术作品,本土艺术的生存空间受到严重挤压。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的艺术银行就通过市场推广、营销扩展等一系列尝试,实现了自身造血功能,成为艺术资产运作早期的典范。随着本土艺术市场活跃度提升、规模扩大,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地运营情况较好的艺术银行都在进行新业务探索,重点开展的就是艺术授权。北京市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在北京市文资办、北京文投集团等指导下,开展艺术银行业务两年,近期也宣布推出艺术品租赁服务。

艺术品自由港是指艺术品可以免税进出的港口;艺术品保税区也称保税仓库区,是经政府批准设立的、海关实施特殊监管的经济区域,艺术品持有者可以在此得到收藏、鉴定、保管、展陈、咨询、物流、金融、保险、税务等覆盖全产业链的综合服务。进入21世纪,艺术品保税区和自由港更成为某个地区全球文化交流和交易中心的核心指标。

委托人(即客户)将包括艺术品在内的家族资产委托给受托人(即信托公司),并支付相应佣金,受托人以投资、继承和支持公益事业等方式管理资产,委托人在信托合同中指定的受益人享有信托的收益。家族信托通过将信托财产的所有权、管理权、收益权等分离,隔离各类风险,较适合超高净值人群,能帮助保护已有资产、有效避免家族资产分配矛盾、实现财富代际传承。

艺术品产权交易是国内独特的一道风景,主要由各地文化产权交易所实施,由于艺术品份额化、邮币卡盘等过度投机行为的出现,国内的文交所也不断受到整顿,在趔趄中寻找良性突破的出口。如今,在正版化环境不断优化、版权产业不断壮大的当下,艺术产权、艺术版权的交易也应当从中获利。

财富管理与咨询走入视野

早在2008年,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就在传统业务外于卢森堡建立了全球首个艺术金融部门,并举办了首次艺术与金融专题会议,从2011年开始发布以艺术与金融为主题的报告。其卢森堡艺术金融中心的生态体系就包括对艺术类企业的传统咨询服务、为公共文化部门制定发展策略、为私人财富管理提供艺术品服务等。

如今,专业机构所提供的艺术品财富管理咨询也正在国内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它与家族信托一起,被认为是艺术品财富管理的有力突破口。中央美术学院艺术管理与教育学院副院长赵力谈及艺术金融七大模式的发展强弱、各自特点时表示,国内的艺术银行主要是政府力量在做,以艺术品租借的公益行为为主,市场推动力较差,规模也不大;艺术品基金告别了早些年野蛮生长的时期,一方面是国家对基金募集渠道、基金从业资质把关较严,这是势所当为;另一方面,艺术品市场的低迷也在客观上让逐利资金出场。

“我比较看好艺术品财富管理与咨询、家族信托的前景,高净值人群的增长是这两项艺术金融业务发展的前提。”赵力说,高净值人群强调资产配置,追求投资增长性和财产安全性,所以需要专业机构帮其进行组合性投资,以艺术品投资对冲其他领域投资风险;同时,从资产保值增值角度看也需要艺术财富管理入场。家族信托,有别于投资逐利,更趋向于稳健型、管理型的资产运作,同时业务空间取决于委托人本身的信托意愿,近年来在国内也呈现明显的增长趋势,市场需求较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