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美术综合

《疫情帖》《别来我家帖》,为啥火了?

美术综合 来源:中国诗书画家网 2020-02-21 23:55
疫情当下无数书法家挥笔抗“疫”却独有一位乡村小伙子因在一块木板上写下了《疫情帖》《别来我家帖》让无数人眼前一亮即便身在小寨子依旧笑傲江湖这,应该就是文化的力量《疫情帖》▼疫情期间,非本村人员禁止进入本

疫情当下

无数书法家挥笔抗“疫”

却独有一位乡村小伙子

因在一块木板上

写下了

《疫情帖》

《别来我家帖》

让无数人眼前一亮

即便身在小寨子

依旧笑傲江湖

这,应该就是文化的力量

《疫情帖》

20200221235051_5389.jpg

疫情期间,非本村人员禁止进入本村,

本村车子未回的,停在路边。

不许入内,所有人不准搬树。石号宣

看得出作者在面对疫情时

并不会考虑用何种书体

一笔为一字之准

一字成一篇之规

顺理成章,一气呵成

20200221235054_1320.jpg

好书法都是在不经意间产生的

没有刻意为之,没有功利目的

写出来的作品放松随意,

因为随意才自然大方

20200221235055_3681.jpg

《疫情帖》网友PS版

疫情帖……这个名字好听!

有历史感,意义深远!

文化的力量真是了不起!!!

石号组还有个《别来我家帖》

这个更有味道

比《疫情帖》北碑味道更浓

《别来我家帖》

20200221235056_7612.jpg

你来我家我紧张,我去你家你心慌,疫情期间禁止探(漏写亲)访友,非本寨人员谢绝进入本寨,等到春暖花开之时,再一起谈笑风声(应为生)。石号组

枯润浓淡,一气呵成!

细看所用材料

竟然是木板!

没有对材料的吹毛求疵

拈手即来

能写成这样已是不易

20200221235058_1183.jpg

字体感觉好熟悉:

前面是苏东坡的寒食帖

中间是王羲之的二谢帖和尺牍

后面是王羲之的圣教序

中间夹杂了一些其他笔法

……

20200221235059_4783.jpg

​《别来我家帖》网友PS版

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了,这是谁写的?

书者:麻春芳,

贵州一位二十多岁的书法研究生,

贵州民族大学书法系在读生!

网友评论:有时候书法创作作品,也是为了使用价值,生活里面处处有艺术,麻兄这两件作品,取法东坡,黄庭坚之间,书写材料采用木板,作品给人一种简单,轻松自然的感觉,体现出了作者的笔墨情怀,以及内心的语境表达。

网友评论:黄山谷气度,苏东坡墨趣,又一传世名帖。

网友评论:此书法绝非普通人所写,要么科班出身,要么书法爱好者习帖多年,二王为基,碑帖结合,方圆兼施,笔法精道,章法浑然天然天成,有魏晋遗风,又有东坡书韵,实乃一佳作!

网友评论:此帖师承苏黄,意借颜行,取法魏碑,行草兼顾,章法严谨,用墨洒脱随性,布局疏落有致,内容不俗,一气呵成,可与祭侄文稿相上下,非当今书邪一般大家可及也,我瞎说的。

网友评论:不管是笔法和章法都是合乎法度,普通村民是写不出这样的水平。一般人写字都会写的规整,大小一样的。

网友评论:既似北宗李思训的斧劈皴,又似南宗王摩洁的披麻皴,实集南北二宗之所长,佩服佩服。

网友评论:这帖写得真不错,疫情二字笔墨变化由重到轻,不蔓不枝,特别是情的树心旁,写得空灵有趣,有入眼惊看秋气新的感觉。

麻春芳作品学以致用,麻春芳用所学为寨子做贡献。书法既要上得了厅堂,也要下得了民间,还原它的实用价值,雅俗共赏,方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