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美术综合

大唐天坛

美术综合 来源:美术网 作者:徐华 2020-03-13 18:21
2020年 3月12日,西安城南密处一天坛,所谓唐长安城圜丘(天坛)遗址位于陕西省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南院东侧。

长安一圆月

挂在明德旁

高桐撒金叶

深港寂无人

天上十二辰

地上十二陛

天地,捧日月

待把,周礼传

法像圜丘

江山

长安

2020年 3月12日,西安城南密处一天坛,所谓唐长安城圜丘(天坛)遗址位于陕西省师范大学雁塔校区南院东侧。天坛远古叫圜丘,又名圆丘,明清时被称作天坛。始建于隋文帝开皇十年(公元590年),迄今已有1421年了。从隋初到唐末,圜丘沿用了314年。隋朝2位皇帝和唐代19位皇帝在此处进行过祭天的礼仪。诸如隋文帝、隋炀帝、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皇帝,这里曾是国家至高无上的礼仪重地,是古人与天相接的地方。天坛的设置格外讲究,古人认为,“南”为乾位,太阳光照的时间较长,属阳,所以祭天必须在帝都的南郊,隋唐的圜丘,便建在长安城郭城的南边,位于唐长安城正门明德门东侧九百五十米处。圜丘四层,每层圆坛都设有十二陛(即上台的阶道),呈十二辰均匀地分布在圆坛四周,分别朝12个方向辐射,大约体现了唐人心目中的天上十二辰,均匀分布于圆坛四周,为子陛、丑陛、寅陛、卯陛、辰陛、巳陛、午陛、未陛、申陛、酉陛、戌陛、亥陛,子、午、卯、酉陛又称北、南、东、西陛。其面南的午陛则宽于其他十一陛,午陛(即南阶)比其余十一陛宽,是皇帝登坛的阶道。西安天坛比建于明代嘉靖九年(公元1530年)的北京天坛早了近千年。中国社科院文物专家安家瑶指出,和北京的天坛相比,西安的唐天坛更具有价值,西安天坛高8米、十二面都有台阶,更符合周礼礼治。

徐华于莲花山房

相关文章
    暂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