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墓兽,是古人安放在墓中镇墓辟邪、保护死者灵魂不受外界侵扰的神兽。最早见于东周,兴盛于魏晋至隋唐时期,五代以后逐步消失。
河南博物院藏唐代彩绘镇墓兽,高95.80厘米,器型完整。面似胡人,怒目瞪眼,宽鼻,阔口露齿。头顶独角弯曲向上,象耳极力外展,脑后装饰夸张冲天戟,背部有长短不齐的刀刺,双肩有锯齿状羽翅。四肢的鬃毛犹如波浪,足似牛蹄,前肢直立,后腿蹲坐于镂空高台座上,兽尾紧贴于座面,胸部健硕无装饰。通体红黑彩绘,外形抽象,具有强烈的神秘意味,另观者心生敬畏。
“事死如事生”,诡异狰狞的神兽是复原古代社会文化面貌的实物标本,它披着浓浓的神话色彩,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探索之门——在那生机蓬勃的盛唐社会下,是唐人对生死的认知,也是对生前美好生活的无限眷恋。
文章标题:中原藏珍:河南博物院藏彩绘镇墓兽赏析
本文栏目:美术综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