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展览资讯

致敬传统,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展在今日美术馆开幕

展览资讯 来源:今日美术馆 2020-07-17 09:47
作为一种材料,纸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它是亲切和熟悉的。而另一方面,人们从未停止对它的探索和想象。

致敬传统——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展

于2020年7月15日

在北京今日美术馆1号馆正式开幕

本次展览由吉林师范大学主办,吉林师范大学美术学院、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纸艺术研究所、北京今日美术馆承办,力邀国内58位纸艺术创作领域代表性艺术家,通过120余件不同形态的艺术作品,探讨作为文化传承载体的纸在当代语境下呈现出的新的可能性,为中国纸艺术的研究与发展贡献力量,是中国首次系统梳理当代纸艺术作品的全国巡展。

开幕式嘉宾合影

“致敬传统”是基于传统文化土壤滋养基础上的再出发。正如吉林师范大学中国纸艺术研究所负责人、本次展览策展人,艺术家李洪波所言:“致敬传统是为了更好地思考当下和放眼未来。改变的是创新的形制和不同时代变革下的思考,不变的是文脉和文化基因的传承。纸作为一种媒介和载体流传千年,也成为各个时代的见证者,当它与艺术家相遇,便被注入了新的表现形态、文化内涵与生命活力,而这正是赓续的力量。 ”

仇德树,裂变——同构宇宙,宣纸、丙烯、棉布、水墨,120×240cm,2009

作为一种材料,纸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因此它是亲切和熟悉的。而另一方面,人们从未停止对它的探索和想象:它是平面的,也可以是立体多维的;它是纯白的,也可以是色彩斑斓的;它是柔软的,也可以是锋利坚硬的;它是静止的,也可以是流淌运动的......正是基于纸的亲和力和可塑性,使艺术语言的表达与创作成为可能。本次展览通过“致敬传统”“承前启后”“边界拓展”和“百花齐放”四大板块,探讨纸艺术的传承、赓续、创新与多元。艺术家通过“剪、雕、刻、镂、贴、塑”等方式进行个人创作,呈现出绘画、雕塑、装置、影像等多种艺术形式,深挖纸艺术的综合属性,并通过实验创作赋予其新的时代形象与艺术内涵。

邱志杰,鲲鹏,纸雕,180×120cm,2015

开幕式嘉宾发言

策展人李洪波致辞

今日美术馆学术副馆长晏燕致辞

纸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载体,也是中国走向世界的一个重要媒介,它的功能也一直随着时代演变。如今,纸张的使用不断受到冲击和颠覆,那么纸还能做些什么?这是我一直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也是贯穿此次展览的一条主线。向传统致敬,赓续创新是我们成立纸艺术研究所与艺术馆的初衷。我相信,人类的智慧可以赋予纸以别样的生命,继续令其尽展芳华。

很荣幸“致敬传统——当代纸艺术作品巡展”的首展能在今日美术馆呈现,这个体量庞大、高水准的学术展览,能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的举办,其间一定得到了非常多的艺术家、艺术机构,特别是李洪波老师及团队的支持和辛勤付出。该展览作为今年疫情之后今日美术馆首个大型群展,也赢得了艺术圈和公众的关注。展览以“纸”这一媒介作为线索,梳理今天当代艺术家对于这一媒介在承载艺术观念的运用和各自的创新。“纸”同时作为一种承载中国文明的材料,拥有非常亲近公众的属性和质地,在这个特殊时期、这么大规模的当代纸艺术展览,无疑增进了公众对于这个展览的期待,他们带着期许和亲切感来到美术馆观展,通过观看展览,了解每一位艺术家各自在面对材料,承载观念,以及进行艺术表达及创新过程中的思考,每位观众都将收获厚重而特别的艺术体验。今日美术馆在疫情其间,尽力维持美术馆正常运营,并向公众推介优秀的艺术项目,履行美术馆的公众服务责任,也希望能够得到更多朋友对于美术馆和展览本身的关注和支持。

开幕式现场

从造纸术,到中国传统书画,又及印刷术,纸在中国历史上拥有着特殊的文化内涵和承载力。无疑,纸张作为一种载体是需要被书写的,那么当代语境下的我们又该如何用新的技艺与思考来书写文化与历史呢?游走于当代纸艺术作品的展厅,我们不禁思考:对于固有模式的突破、解构与重塑,续写了创新和发展的不竭动能。只有在传统基因上追求新的可能性,才会迎来发展的转机——从熟悉中见陌生,用已知创建未知,这也许是本次展览给予人们最大的启发。

策展人李洪波为现场观众展示其作品

据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实验艺术委员会作为支持单位,并将于山东美术馆、鲁迅美术学院美术馆、西安美术学院美术馆、武汉美术馆等地巡展。今日美术馆作为巡展首展将持续至8月3日。

开幕式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