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昌采访参展画家张江源
我想画出陕北的神秘与亲和
这批画是我13年至19年的部分风景油画作品,而且多数是写生。陕北这片土地很神秘,在土地上挖个洞洞就可以住上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生活在这样环境里的人,大多憨厚、朴实、热情、善良。所以就想把陕北特有的神秘感和亲和感画出来。每次出去写生到一个地方,先静静地坐着,观察四周,慢慢地就能感受到那种来自大山的声音,与自己内心深处的声音相碰撞,产生共鸣。听着身边那些鸡叫狗咬、鸟叫声,完全置身在大自然中,画的酣畅淋漓一气呵成。有些作品里树占据重要位置,我见过从大石头里长出来的树和一些千年老树,感受到树的神奇和灵性,以及它顽强的生命力量,这种力量强大到我们无法想象,令人肃然起敬。
总觉得这片土地是神秘而火热的
有次我去一个叫峪口的小山村画画。到了中午,有个老太太给我端过来一碗鸡蛋面,里面还有肉片,这些肉是他们过年时买的肉,平时舍不得吃,就用盐腌制起来。面特别香,比平时好吃多了,眼睛就湿润了。老太太说,你从早上开始画,中午也不休息,下午还画,你这真是比种地还苦。后来我又去过峪口几次,每次老太太发现我来画画,到了中午,不管多远都会给我端一碗面过来,让我特别感动。我出生在这片土地上,对这里的人和土地有着深厚的感情。有段时间,我非常喜欢把作品画成暖色调,总觉得这片土地是神秘的、火热的,就想把心中那种神秘与火热的情感画出来。作品只有感动了自己,才有可能打动别人。这批作品的创作上体会最深的就是感情,是学校学习技法之外的自我情感的表达。有了情感,作品才具有了灵魂,具有了生命力。
画背后的情感和力量更值得关注
我常常感受到大山的神秘和这神秘背后的力量。14年我印了一本画册,就叫《大山背后》。大山的背后有种神秘的东西,这种东西对我影响特别大的,我就想着如何能把这种神秘画出来。画画不仅是给人看画面本身,而是要给人看画面背后的情感,画面背后的力量,什么时候我能把这种东西完全在绘画上表达出来,我觉得才算是成功的。
情感是作品和灵魂的内核
陕北这块土地给了我很充裕的情感底气和肥沃的创作源泉,一个作品的话,也不能仅仅追求情感真挚,它是灵魂,是内核,肯定还要追求一些比如形式、图式、表达方法、题材的取舍、语言等等。
融入传统文化和哲学命题
我现在是文保工作,目前负责壁画修复保护的项目,请到中国一流的壁画修复保护团队来给我们修壁画。在修复过程中,我感受到几百年前先人们勾画出来的线条之美,在现场看着壁画,就像跟几百年前老人穿越时空的对话,更像是灵魂上的沟通。我就在想如何把壁画的语言和油画语言来结合,这中间不乏要研究一些技法和材料,才能表现得更深入。也可以从壁画里得到启示,把传统文化的内核和传统哲学的东西融入到以后绘画创作的探索中去,寻找属于自己的路。
写生不是对景描摹
外出写生不是简单的对景描摹,要像对待创作一样,把感受到的和所理解的作以充分表达,画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画自己心灵上的感受,画思考的哲学命题等等,颜色运用和构图的取舍,都是为了如何准确表达画面而服务的。
对于未来无法预知
我以后会更加主观的去寻求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想追求更高的精神性,更加自我的一种情感表达。对于未来我现在也无法预知,或许会遇到重要的人,或者事物,或者是大自然给予的一种启示,都可能会产生新的思想,这样作品就会跟着发生变化,一切都是不可预知的,就看以后的机缘所遇。
写给生活·七人油画作品展张江源部分参展作品
初入太行遇桃花 布面油画 60x160cm
春到门前 布面油画 60cm×80cm
大山深处 布面油画 110×140cm 2013年
大夏城 布面油画 110×140cm 2013年
冬过春意的陕北 布面油画 70×80cm 2019
静美秋叶 布面油画 70×80cm 2017
柳絮梨花 布面油画 80cm×100cm
龙洲 布面油画 80×100cm 2018
圣山 布面油画 60×80cm
驶过 布面油画 70×80cm 2018
未起风 布面油画 80×100cm 2018
塬上 布面油画 70X80cm 2019年
采写 / 刘红昌
来源:艺术西安
艺术家资料提供 / 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文章标题:专访 | 写给生活 · 张江源:我想画出陕北的神秘与亲和
本文栏目:美术综合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