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艺讯 > 访谈评论

摄影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很微妙

访谈评论 来源:影艺家 2021-03-05 20:12
摄影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它们既是“父子”,又是“兄弟”,一起完成了人类对“物质现实复原”的梦想,完成了世俗对“木乃伊情结”的满足。

原标题:电影能带给我们多少拍照的灵感

很多时候,电影理论家喜欢将摄影看作原始的初级的元件,但摄影作为独立的个体,一直保有自身的独特魅力。

摄影所散布的范围,远比包括电影在内的任何一种媒介都广泛。实际上,从摄影诞生开始,就没有哪个行业能够《离开》摄影。在今天,摄影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意涵,它实现了《从文献到艺术》的转变。

摄影与电影之间的关系,很难用一个准确的词概括。它们既是《父子》,又是《兄弟》,一起完成了人类对《物质现实复原》的梦想,完成了世俗对《木乃伊情结》的满足,却又在各自的发展之中走出不同的道路。

埃德沃德·迈布里奇,《疾驰中的萨利·加德纳》,1878年

埃德沃德·迈布里奇,《疾驰中的萨利·加德纳》,1878年

让-吕克·戈达尔曾说过,《电影是每秒24格的真理》,在形成《每一秒》电影式真理的背后,是24张胶片的流动。

在过去的三十年,没有哪一种艺术形式脱离与电影之间的对话,摄影,也没有例外。杰夫·沃尔曾经断言,《现在,没有哪一张图像能不带有电影剧照的痕迹,至少没有哪一张照片能做到这一点。》

杰夫·沃尔,《女人像》, 1979年

杰夫·沃尔,《女人像》, 1979年

罗伯特·弗兰克制作完成《美国人》之后,拂袖而去转入电影的怀抱,拍摄了20余部电影、纪录片,这些动态影像和他的《非决定性瞬间》又有哪些关系呢?

杰夫·沃尔的电影式摄影究竟是对《画意摄影》的重访,还是在新的影像时代中,探索静态影像与动态影像之间的更多关系。

又是为什么,模仿希区柯克电影所拍下的《无题电影剧照》直到今天仍层出不穷?

左图:德拉克洛瓦:《萨丹纳帕勒斯之死》,1827年;右图:杰夫·沃尔:《被破坏的房间》, 1978年

左图:德拉克洛瓦:《萨丹纳帕勒斯之死》,1827年;右图:杰夫·沃尔:《被破坏的房间》, 1978年

1 (4)

左图:希区柯克,《惊魂记》电影剧照,1960年;右图:辛迪·舍曼,《无题电影剧照 #6》,1977年

1 (5)

左图:希区柯克,《群鸟》电影帧,1963年;右图:亚历克斯·普拉格,摄影作品

被尊为现代艺术电影《圣三位一体》之一的安德烈·塔尔科夫斯基一生以雕刻时光为他的艺术理念,他创作出的《潜行者》等七部电影是电影史上的不朽名作,这位大师在把玩手中的《拍立得》相机时,又会雕刻出怎样的时光呢?

电影剧照是电影宣传时必不可少的物料,也是影迷们争先收藏的电影记忆之一。而在脱离了电影叙事之后,一张张电影剧照的意味又该如何阐发,仍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议题。

(文字、来源于影艺家,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