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今日谷雨:春日将尽,用诗句留住最后一抹春色
谷雨是春天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日最后一个节气。一般是在阳历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开始。谷雨时节,典型的物候特征是什么?古代诗词中有哪些关于谷雨的记录?读完这篇文章,你或许会找到答案。
谷雨在晚春,田园有杂兴
谷雨是春天的第六个节气,也是春日最后一个节气。你注意到没有,春天的六个节气里面,跟《雨》有关的就有两个,《雨水》和《谷雨》,比例相当高。这说明,春雨是春天最显著的气候特征。
谷雨,一般是在阳历4月20日前后,太阳到达黄经30°时开始。从农历上说,谷雨一般是在三月中旬。《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上说,谷雨为《三月中,自雨水后,土膏脉动,今又雨其谷于水也》,《盖谷以此时播种,自上而下也》。这段解释,依然是将雨水和谷雨两个节气关联了起来:雨水节气之后,土壤已经萌发生机;到了谷雨节气,人们播种谷物,雨水正好滋润着它们。
4月19日,农民在贵州省铜仁市江口县坝盘镇挂扣村田间劳作。新华社发(李鹤 摄)
谷雨时节是晚春。若论诗歌,我首先想到的,是南宋诗人范成大的一组《晚春田园杂兴》。
范成大是一个很有生活趣味、很善于观察自然的人。他晚年退居家乡苏州后,写了整整一组60首《四时田园杂兴》——这至少得写上一年吧?组诗分为春日、晚春、夏日、秋日和冬日五组,每组12首。
四季之中,范成大最爱春季。不光是《春日》,他还专门给《晚春》辟出一组,可见此时此景,太值得大书特书。
晚春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谷雨如丝复似尘,煮瓶浮蜡正尝新。
牡丹破萼樱桃熟,未许飞花减却春。
这是《晚春田园杂兴》中的一首,明确提到了谷雨。
《谷雨如丝复似尘》,谷雨时分的雨,从天空降下如丝如缕,落到地上如雾如尘。从农时来说,谷雨就是《雨生百谷》的意思。要抓紧播种谷物,还要点瓜种豆——种什么得什么。连布谷鸟都在提醒大家:布谷、布谷!
4月19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福泉市凤山镇羊昌河村的村民在运送秧苗。新华社发(吴儒波 摄)
《煮瓶浮蜡正尝新》,乍看这一句,现代人有点难以理解。其实,它讲的是江南农家酿酒、吃酒的事情。人们下田干完农活,煮点新酿的酒来吃,白蜡、绿蚁一般的酒沫子浮在瓶子罐子的边沿上。与范成大同时代的陆游,早在大约20年前就告诉世人——《莫笑农家腊酒浑》。苏州是吴地,陆游所在的绍兴是越地,吴越大地、家家春酒。
谷雨时节的典型物候,首选牡丹。这个时节,曾经《大爆发》般独霸春天的蔷薇科植物——桃李杏梨、樱花海棠,它们的花期都已经过去,变成飞花落红。不过,雍容华贵的牡丹,就跟贵妃醉酒似的,刚刚醒来,含苞待放,正准备惊艳四方。
一只昆虫趴在牡丹花瓣上。新华社记者许畅摄
事实上,我们中国不仅有二十四节气,还有《二十四番花信风》,从小寒到谷雨这八个节气,每个节气有三种最具代表性的花卉。谷雨节气的花信风,一候就是牡丹,二候为荼蘼,三候为楝花。
《牡丹破萼樱桃熟》,在我看来,我们不仅要编排《花信风》,还有必要排出一个《果信风》,索性就从谷雨节气开始吧,正好跟《花信风》衔接上。因为,此时已经有了一年之中最早成熟的果实——樱桃。就在我们沉浸于春日赏花之时,樱桃树上已经渐渐结出了果实,渐渐变成黄色、红色,它们晶莹透亮的样子,实在是诱人。
4月17日,浙江省桐庐县百江镇双坞村成熟的樱桃挂在枝头。新华社记者徐昱摄
《晚春田园杂兴》一共12首,这里无法一一详解,但不妨再介绍两首:
茅针香软渐包茸,蓬櫑甘酸半染红。
采采归来儿女笑,杖头高挂小筠笼。
谷雨晚春,孩子们去田野里采食本草野味。《茅针香软渐包茸》,说到这个《茅针》,在长江流域乡村长大的孩子,也许都有这样的记忆:春日里和伙伴一起,在《春风吹又生》的田园草野,认真地寻找茅草的幼苗,它们状如袖珍的长矛,头儿尖尖,肚子饱满。剥笋一般剥开表皮,里面是一根纯白软糯的芯儿,带着些许绒毛,放在嘴里,嗯……《茅针香软》,范成大诚不我欺!
这些春日里的茅针,如果逃过了孩子的嘴巴,到了秋冬季节,就是原野上的白茅,根根挺立,随风起伏,又是一番景象。
4月19日,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从江县刚边壮族乡宰船村的村民在田间劳作。新华社发(卢忠南 摄)
范成大成功地勾起了我的童年记忆。记忆里,春日里可吃的野味太多了。最为青睐的有两种,一种是茅针,另一种则是《蔷蘼苔》,其实就是野蔷薇的嫩茎。别看字面颇有古意,其实是十足的土话,而且,我们把它以讹传讹说成了《炒米苔》!所以,我始终弄不明白这东西的字面表达。直到不久前,无意看到一则知识,蔷薇又叫《墙蘼》《蔷蘼》,这才恍然大悟,联系了起来。《蔷蘼苔》是十足的美味,有案例为证:我曾经作为《工具人》,在表哥的怂恿下,去采集池塘岸边的一枝嫩苔,掉到了水里!
《采采归来儿女笑》,在外面野了大半天的孩子们,个个满载而归、满面笑容。你看他们,《蓬櫑甘酸半染红》,《杖头高挂小筠笼》,肩扛小扁担、小锄头,挂着小笼子、小果篮,篮子里采集的野果,有的酸、有的甜,有的绿、有的红……
2020年4月19日在上海市闵行区街头绿地拍摄的蜗牛。新华社记者 张建松 摄
事实上,范成大的这些诗,不正像今天活跃在短视频里的李子柒、华农兄弟吗?他们用自身所处时代最为流行的传播方式,用生动形象的文字或视觉表达,带着我们回归田园,去采集茅针、竹笋、蘑菇、野果,尽享《归园田居》的趣味。
我们再看下面这首:
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
荻芽抽笋河魨上,楝子开花石首来。
这首诗,讲述的主题依然是时令美食。《海雨江风浪作堆,时新鱼菜逐春回》,苏州是个好地方,江河湖海围绕——江是长江,河是运河,湖是太湖,海是东海。作为水乡的苏州,交通便利发达,水陆物产丰富。春日的《海雨江风》,给苏州送来了《时新鱼菜》。
4月19日,在福州西湖公园,一只翠鸟捕到一条小鱼。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 摄
到底是哪些《时新鱼菜》?《荻芽抽笋河魨上》,读到这一句,你一定会想起苏轼《惠崇〈春江晓景〉》中的诗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应该说,范诗有借鉴苏诗的成分在里面,不过,他们还有区别的:苏诗是观画想象,范诗是实景描绘;苏诗描绘的是早春,《脑补》美味,而范诗描绘的是晚春,芦芽抽笋、河魨已上,范成大已经在大快朵颐啦。
《楝子开花石首来》,这描绘的是谷雨时节的物候。我们前面讲过,谷雨花信风中,第三候就是楝花。楝树,晚春时节开花,一树淡紫色的碎花,远望如一片紫色的雾霭,淡淡的香气袭来,氤氲在生机勃发的暮春气氛里。
同为南宋诗人的杨万里曾写道:《只怪南风吹紫雪,不知屋角楝花飞。》这是对《晚春田园杂兴》中《楝子开花》最好的阐释吧?
(文字、图片来源新华每日电讯及网络,侵删。)
文章标题:谷雨至 又到了别春迎夏的时节了
本文栏目:访谈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