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盘点《五一》旅游市场新亮点
沙丘上庞大的骆驼队伍纵横交错、井然有序。2021年《五一》假期,甘肃敦煌鸣沙山月牙泉景区里众多游客骑着骆驼排队上山的壮观情景登上网络热搜,火爆的场面甚至让网友惊叹《这一场景再现了丝绸之路的辉煌》。不仅是敦煌,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各地景区均迎来大量游客,《人数爆满》《再现辉煌》《强势复苏》成为今年《五一》旅游的关键词。
2.3亿人次、1132.3亿元——数据更为直观地展示出旅游市场的强势复苏态势。5月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数据显示,今年《五一》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2.3亿人次,同比增长119.7%,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103.2%;实现国内旅游收入1132.3亿元,同比增长138.1%,按可比口径恢复至疫前同期的77.0%。《五一》期间,全国共约1.2万家A级旅游景区正常开放,约占全国A级旅游景区总数的90%,全国5A级旅游景区接待游客约4800万人次。
《五一》小长假,北京欢乐谷连续两天单日营收突破1000万元,创开园15年以来最高纪录。资料图片
1.景区爆满,《补偿式》出游需求释放
案例:《五一》假期首日,全国各地的热门景点都迎来了大批游客。备受游客青睐的杭州西湖景区开启《人人人人》模式登上热搜。由于大量游客排队进入杭州西湖,狭窄的断桥成为《人桥》,景区等候坐船的游客也排起长龙。截至5月1日上午9时30分,已有超过31万外地游客分布在杭州各大景区。
2021年《五一》假期,《补偿式》休假、《报复式》出游的火热场面展现着大众强烈的出游意愿和行动力。商铺密集的太平老街人头攒动,网红打卡地《超级文和友》一桌难定,橘子洲等红色景区成为热门打卡地,人潮汹涌成为湖南长沙热门景点的关键词;北京八达岭长城景区5月1日、2日、3日网络购票游客人数达4.875万人次,达到疫情防控最大限制游客量;截至5月1日20点,上海外滩滨水区单日累计客流已经突破42万人次,瞬时客流峰值一度达6.1万人,均创历年同期历史新高。
5月5日,多家线上旅行平台发布《五一》出游大数据报告,亮眼的数据显现出我国旅游市场的强劲复苏态势。
在同程旅行平台上,大交通(含机票、火车票、车船票)服务人次同比上涨133%,酒店预订间夜量同比上涨218%,平台景区门票预订量同比增长441%,各项业务预订量全面反超2019年同期的水平。携程《五一》黄金周总订单量同比增长约270%,较2019年同期增幅超过30%。北京、上海、广州、杭州、成都、西安、南京、重庆、武汉、长沙成为《五一》黄金周十大热门旅游城市。
苏宁易购发布的《五一》度假消费大数据显示,旅行消费成为消费突出热点。4月21日至4月28日,苏宁易购平台汽车用品销量同比增长114%,旅行必备单品防晒衣、防晒帽、防晒霜及防晒喷雾销量分别同比增长163%、287%、140%、801%。受假期出游需求带动,数码相机销量也呈现出较高的增长趋势,同比增长48.4%。
5月4日,游客在广西三江侗族自治县八江镇一景区游览。新华社发
业内人士分析,今年《五一》假期人们出游热情高涨,一方面由于目前疫情防控形势持续向好,疫苗进一步普及,各地政府也在陆续放开对于景区、剧院、娱乐场所等限制,提升人们出游的信心;另一方面,今年调休之后形成的5天假期,也为长途出游提供了时间上的可能性。
为避免人流拥堵、加强疫情防控,各地旅游景区进一步落实《限量、预约、错峰》要求,同时采取线上购票、分时预约、错峰限流、延长参观时间等方式,优化游客游览体验。
故宫博物院科学实行预约、错峰、限流接待措施,将每日限流4万人的最佳承载量调整为每日3万人次,开馆时间提前半小时;山东泰安泰山景区将单日最大承载量由11.4万人调整为8.55万人;5月2日,武汉黄鹤楼日场入园人数达50178人,离公园最大客流承载量只差22人,园方提前关闭网上预约通道。
2.品质出游,消费升级渐成趋势
案例:《五一》假期最后一天,《4口之家亲子游花费约2万》话题吸引众多网友关注。今年《五一》假期,全家亲子游热度高涨,不少主题乐园的酒店、周边住宿房源紧张,尽管房价上涨,仍然一房难求。由于亲子游对行程、住宿等要求都相对较高,《舍得花》也成为亲子游家庭的标签。
今年《五一》假期,在火爆的补偿式出游带动下,景区、酒店、商圈等消费也在大幅增长。在海南,海口日月广场免税店、三亚国际免税城里的游客络绎不绝。5月1日至3日,海口海关共监管离岛免税购物金额4.85亿元,购物人次6.54万人次,购物件数72.9万件,同比分别增长215.24%、140.23%和222.79%。
5月2日,游客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栈道上游览。新华社发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的火爆折射出旅游消费的强势回升。5月5日,支付宝平台发布数据报告显示,《五一》假期期间,全国景区交易额较2020年同期上涨200%,酒店住宿等行业增长翻倍,甚至远超2019年同期,迎来强势反弹。各大商圈的客流也迎来客流高峰,全国免税店消费人次总体上升近250%。同时,消费从城市渗透到乡村,三、四、五线城市的人群出游消费占比近六成,撑起了节假经济的半边天。
不少游客发现,今年《五一》假期,酒店价格涨幅明显。在三亚、重庆、长沙、西安、杭州、成都等热门目的地城市,酒店及民宿价格涨幅较大,特色房型一房难求。许多网友反映,《附近景区边上的酒店,平时200元左右,5月1日800元起。》《平价连锁酒店从原来的一百出头涨到了六七百元的价格,中高端的酒店更是千元起步》。
多家旅游平台数据显示,《涨价》是今年《五一》长假旅行消费最突出的特征之一。携程数据显示,《五一》假期,携程平台酒店订单量与2019年同期相比增加43%,多家高星酒店一房难求,酒店订单价格随之水涨船高,赶超2019年均价。从平台的酒店预订趋势看,《五一》期间4、5钻高星酒店订单占比超五成,更多游客有意愿在高星酒店购买高品质旅游服务。
同程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程超功认为,在境外疫情形势依然严峻的情况下,国内旅行对于出境旅行的替代效应继续深化,一方面体现在需求增量的持续释放,另一方面则是消费升级的整体趋势。今年《五一》假期旅行消费从交通、住宿到旅游线路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除了需求激增的因素外,需求结构中高品质产品占比的提升也是重要原因,即人们更多地选择飞机出行,旅途住宿更多地选择高品质的精品度假酒店、度假别墅等。
3.业态多样,红色旅游乡村旅游热度不减
案例:5月1日,重庆市内红色旅游景区迎来较大的客流增长,在学习党史、缅怀英烈中度过假期成为许多游客的选择。仅1日当天,歌乐山片区红色景区共接待游客2.3万余人,其中渣滓洞景区就接待了约1.4万人。据了解,为配合建党百年主题,今年《五一》假期重庆市旅游部门共推出红色旅游景点110个,其中包含21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供游客选择。
今年正值建党百年,在《五一》假期,红色旅游目的地成为旅游新热点。不少红色游景区还推出《红色主题游+历史人文游+秀美山水游》组合线路,形成旅游新业态。在革命老区河北涉县八路军一二九师红色记忆小镇,红色经典演出,挑水、绑腿、推独轮车等特色体验活动,通过表演、体验等方式传承红色文化。在陕西,《东方红号》旅游列车以《革命圣地延安红色大讲堂,移动的爱国教育》为主题,游客不仅可在列车上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还可在沿途站点观赏壶口瀑布、攀登宝塔山、欣赏延河水,体验红色足迹。
《2021《五一》旅行大数据报告》显示,《红色旅游》关键词在《五一》期间环比提升约7倍。与2019年同期数据相比,红色旅游景区订单量实现约375%的增长,圆明园、中山陵景区、中国国家博物馆、天安门广场、狼牙山等成为热门红色旅游景区。同时,游客呈现年轻化趋势,《95后》《00后》占比近50%,其中《00后》的红色旅游预订量同比涨幅超过630%。
除了红色旅游热度高涨,文博旅游、乡村游、夜游、音乐节等新趋势不断丰富着旅游业态,使旅游市场更为多元化。
文化和旅游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文化元素成为增强旅游目的地吸引力和提升游客体验的重要因素,高品质的文化活动有效提升了广大游客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受消费者出游模式转变以及近期热门影视剧、综艺带动,乡村旅行也越发火热。在江西崇义县龙勾乡冷杉良田花海影视基地,亲子互动、乡村休闲让游客体验独特田园风情。四季赏花、水上乐园、果蔬采摘、花海泛舟、农耕研学、民宿度假丰富着乡村旅游发展业态。
《依托脐橙、白莲、西瓜和蔬菜等传统产业,发展体验式采摘和文旅项目,让乡村旅游延伸链条,实现了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把美丽风景变成美好‘钱景’,持续带动农民增收,为乡村产业振兴赋能。》龙勾乡党委书记何招全介绍说。
中国旅游研究院(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大数据监测显示,乡村旅游回暖提速。今年《五一》,游客游览城市周边乡村占比26.8%,乡村地区居民出游率达14.3%,乡村游和都市休闲游成为假日旅游消费主要去向。
(文字、图片来源光明网及网络,侵删。)
文章标题:多样化业态让“补偿式”出游需求释放
本文栏目:访谈评论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