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德建交45周年,[传神雅聚 — 中国明清肖像画展]于10月12日在柏林波茨坦文化广场油画画廊开幕。展览展出超过100幅借展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的藏品,这是欧洲第一次如此全面地体现明清两代的不同题材,不同风格 ,不同技法的肖像画展览。
这里的肖像画,我们可以理解为人物画,在中国和欧洲的艺术领域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而中国画的绘画材料, 技法,画风及题材不尽相同。展览把中国和欧洲同一时期的画作放在一起展出, 可以明显地了解到同一时期中西方的不同之处, 了解不同社会制度下产生的不同的题材,各阶层人物及社会效应。
《杨我行神像》,佚名,16-17世纪,水墨、颜料、丝绸,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热那亚女人肖像》安东尼.凡.戴克 (1599-1641) 油画柏林油画画廊藏
人物画的创作在中国有超过2000年历史,1600年左右,意大利传教士郎世宁抵达中国,后以艺术家的身份被召入宫中,成为宫廷画家,他将西方的肖像画传入中国,推动了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并于1900年达到鼎盛时期。
展览汇聚明清时期人物画, 主要分为两个部分,前半部分展出皇室成员、文人武将、朝廷官员的画像;后半部分展出个人、家族的画像以及祖先像。
《孝全成皇后便装像》图轴,清,佚名
《和硕亲王达瓦齐像》,佚名,约1756年,油画、高丽纸
在这里可以观赏到一般很难见到的中国明清人物肖像精品画,并且可以充分了解、欣赏,纵览明清时期的众生诸相,文人雅士。
周笠 《曹贞秀像》轴像 清 紙本设色,138.8 x 79厘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杨茂林神像》,佚名,16-17世纪,水墨、颜料、丝绸,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祖先像》,佚名,18世纪,水墨、颜料、丝绸,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李夫人像》,佚名,1876年,水墨、颜料、纸,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藏
最初中国人物画追求传神,古人对绘画的追求是达到一种形神皆备、以形写神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手法,在十九世纪传入了欧洲的绘画市场,影响了西方的写实油画风格,有些画家开始注重这种绘画的意境, 逐渐学会意象化色彩、笔触的使用,画面开始脱离了纯写实,逐渐带有了写意效果。比如印象派, 一种用色彩来创造意象造型的艺术流派。
另一方面因为欧洲油画传入中国, 中国画家的艺术创作手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开始重视西方绘画中形象的个别特质及明暗处理, 透视效果,出现了写实派的人物画。通过展览,让我们也让欧洲人了解到中国国画不仅是山水,花鸟画, 也有大量的肖像人物画。
传神雅聚 — 中国明清肖像画展
时间:2017年10月12日 - 2018年1月7日
地点:柏林波茨坦文化广场油画画廊
文章标题:中国明清肖像画展在柏林波茨坦文化广场油画画廊开幕
本文栏目:展览资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