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温虽已逼近冰点,但艺术展览却在沸点,上海博物馆自《山西博物院藏古代壁画艺术展》后,将推出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众多对中国油画影响极大的作品将齐齐亮相;龙美术馆的向京个展也将展示一位女性艺术家看世界的态度。台北故宫博物院和伦敦女王画廊分别展示乾隆和查理二世的艺术形式,剖析东西方审美的不同和融合。
上海:
巡回展览画派:俄罗斯国立特列恰科夫美术馆珍品展
展期:2017年12月15日 - 2018年3月4日
地点:上海博物馆
《巡回展览画派》始于1863年,俄国皇家美术学院的14名应届毕业生,不满于必须用圣经或古代神话为题材进行创作的规定,最终与皇家美术学院决裂,成立了《彼得堡自由美术家协会》。同时,他们打破美术展览只在彼得堡和莫斯科展览的旧格局,在各大城市巡回展览画作,该画派因此得名。除了在本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外,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对中国油画艺术的影响也是极为深远的。本次特展共展出包括克拉姆斯柯依、列宾、列维坦、希施金等多名杰出油画家的代表作在内的68幅油画,通过风景画、肖像画、历史画和风俗画较为全面地展示19-20世纪初俄罗斯巡回展览画派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向京·没有人替我看到
展期:2017年12月16日 - 2018年2月25日
地点:龙美术馆(西岸馆)
本次展览,将展出艺术家向京的五个主线创作系列:《镜像》(1999-2002)、《保持沉默》(2003-2005)、《全裸》(2006-2008)、《这个世界会好吗?》(2008-2011)、《S》(2012-2016)以及一组名为 《我看到了幸福》(2002-2010)的架上尺寸作品,在2016年首次亮相北京之后,更多的作品将在龙美术馆(西岸馆)首次露面,这也是向京自1995年中央美院毕业之后规模最大的个展。
2017《灵》第三届《薪技艺》国际青年工艺美术展
展期:2017年12月15日 - 2018年1月10日
地点: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徐家汇展馆
2015、2016年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携手上海工艺美术学院、东京艺术大学分别于在北京、上海、东京成功举办了两届巡展,取得一定成果。此次2017第三届薪技艺由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及上海工艺美术学院主办,海内外艺术家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共话《薪火传承》。 此外,12月15日,相关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也将于上海工艺美术职业学院的两个校区开启,具体详情可从官方渠道了解。
三墨余韵——刘三余中国画作品展
展期:2017年12月8日 - 12月12日
地点:上海图书馆
刘三余师从前辈画家冯石甫先生和老学者徐方先生学诗词古文,其作品中的笔墨有三:焦墨、彩墨、水墨,擅长山水、人物、花卉,工诗词书法。在本次展览中,画家刘三余交出大到八尺整张,小到不足一尺,亦有十四余米长卷在内的百余幅作品供选备展。
当幕布拉起,我们的对话早已完结——留光显影
展期:2017年12月13日 - 2018年5月12日
地点:留下空间(黄浦区建国西路56弄29号)
留下空间,是杨锋艺术与教育基金会设立的第三个非营利艺术空间。本次开幕首展邀请年轻策展人汪单、姜俊共同策划旅美艺术家沈凌昊个展——《当幕布拉起,我们的对话早已完结——留光显影》。此次展览的主作品《剩余物-留光》便试图通过视觉和观念来呈现记忆《留光》后的《追忆》。然而,在展览开始后,《我们》的对话真的完结了吗?《留光显影》以追忆的方式试图开启新的讨论。
拾城迹——上海新具象写实油画展
展期:2017年12月8日 - 2018年1月15日
地点:上海新华中心新空间
本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由来自上海的13位写实艺术家构成,多是75后新生代艺术家。参展作品共计40余幅,作品以艺术家的视角,描绘城市生活的足迹,通过写实的手法呈现出当下年轻人的想法。
北京:
回眸600年——从明四家到当代吴门绘画特展
展期:2017年11月30日 - 12月10日
地点:中国美术馆
此次特展共展出作品164幅。其中明清作品29件套共71幅,均为故宫博物院的典藏精品,其中明四家、清初四王、董其昌、陈淳等画家的重要作品均会在本次展览中展出。展览同时展出近现代作品18幅,当代作品75幅。作为苏州有史以来最重要的美术进京特展,展示了明清以来直至当代的苏州美术创作精品,让观众感受苏州艺坛的勃勃生机。
世纪刻痕——王琦百年诞辰研究展
展期:2017年12月8日 - 2018年2月25日
地点: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王琦是一位集美术创作、美术理论、美术教育、美术组织和艺术交流于一身的20世纪中国美术家。本次展览以作品和文献相结合的形式,包含《战时青年·革命美术》、《美院卅载·刀笔相济》、《林木新颜·都市交响》、《桑榆非晚·彩墨抒怀》等板块,呈现了他在革命时期的版画和素描作品、以及在央美的三十多年中于学科建设、教育教学、写生创作、理论研究等各方面的艺术活动和晚年时期的笔墨书画作品等。
书里画外——怀一作品展
展期:2017年12月8日 - 12月17日
地点:北京画院美术馆
怀一为北京画院理论部研究员、《大匠之门》丛书执行主编,同时对绘画、书法、造器有所涉猎。为此,策展人王加特意为展览起名《书里•画外》,并在展览布局上延伸了这一主题。一层展厅主要展现怀一与编辑出版之情缘;二层展厅则通过怀一的绘画、造器与镌刻来还原他在书画之余的生活状态。展览展出国画,扇骨、紫砂、铜制文房以及花器、茶器镌刻与传拓。
对流:中巴当代艺术展
展期:2017年12月9日 - 2018年3月3日
地点: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
此次展览是巴西当代艺术首次大规模的登陆中国。展览邀请了21位代表性的巴西当代艺术家参加,他们的年龄分布在多个阶段,创作也涉及各种媒介类型,艺术的主题和巴西的历史与当下密切关联。展览同时邀请21位有代表性的中国当代艺术家参加并与他们对话。希望通过展览,在两国艺术家的作品之间构建直观的联系,在材料使用、图像风格、工作方法、问题意识、社会表征、历史叙述等不同的层面上相互连接。
云中渔歌
展期:2017年12月1日 - 12月17日
地点:北京时代美术馆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水域对于人类有着异乎寻常的意义,水域孕育了人类的先祖,人类也在不知不觉中,创造了伟大的长江文明。这条大河,穿越千古,他塑造和见证了人类的历史和文明,更是超越了物质的存在,成为人类精神的象征。虽然如今在当代话语的范畴中,观众的审美重心已悄然改变,一些《旧时》的题材也早已流入创作及审美的边缘地带,但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产物,以长江流域定为时空背景的《云中渔歌》主题当代展不再是单纯的作品展示,更是一场移步换景的长江图。
南京:
基石——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的中国第一代建筑师
展期:2017年11月21日 - 12月21日
地点:江苏省美术馆陈列馆
20世纪初,中国第一代建筑学家崭露头角,他们其中一批最为杰出的代表,如范文照、杨廷宝、梁思成、童寯、陈植等,都毕业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艺术学院,并在归国之后,积极活跃在建筑相关的诸多领域,构成了中国近现代建筑运动的重要内容。本次展览呈现了1918年至1935年期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系求学的20多位中国留学生的学习经历和学业成就,同时着重展现这批中国留学生回归祖国后的卓越业绩。展览分为两个主要部分:展现中国留学生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建筑教育和展现中国留学生归国后杰出成就。
苏州:
品物流芳——荆州古代精致生活文物展
展期:2017年11月28日 - 2018年2月28日
地点:苏州丝绸博物馆
荆州为楚国故地,楚人在此创造了光辉灿烂的荆楚文明,汉承楚制,魏晋风流,无不彰显此地丰厚的物质文化和独具特色的精神风貌。本展览共展出80余件楚汉精品文物,包括铜镜、带钩、角梳、纺轮、漆器、丝绸残片等,有多件为二级文物。展览分为《雅:兰膏明烛》、《衣:美不胜衣》、《美:华贵妆奁》、《文:文房雅韵》、《侍:侍俑成群》、《食:珍馐佳馔》六个篇章。
广州:
青花瓷:科技、文化、贸易
展期:2017年12月8日 - 2018年4月7日
地点:广东省博物馆
本次展览将展出160余件藏品,分别从材料(原料与技术)、文化(宫廷文化与民间文化)、贸易(外销瓷窑口、港口、古代沉船、海外分布)等方面,展示我国明清时期青花瓷器科技、文化、贸易等方面的成就,以及广东作为海外贸易的重要门户,在中西方经济与文化交流过程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
西安:
《先生回来》致敬展
展期:2017年12月3日 - 12月24日
地点:陕西省美术博物馆
本次展览是以传记纪录片《先生》延伸出的多媒体致敬展,聚汇了蔡元培、鲁迅、胡适、于右任、张季鸾等二十位先生的生平展示,包含了民国先生、老杂志、老课本三个展区,呈现载体包括文图书法、著作书刊、纪录片、动画片,各呈一支,又相汇关联。
丝路长云——环塔克拉玛干写生作品暨《丝路》艺术衍生品展
展期:2017年12月6日 - 2018年3月6日
地点:西安博物院
此展览分为两部分展开。第一部分是中国国家画院、中央美术学院等多家国内艺术院校以及乌兹别克斯坦国立画院的30余位艺术家参加的,由新疆一行文化艺术学术中心策划实施的系列《环塔克拉玛干写生活动》的82幅以丝绸之路历史、风土人情为题材的创作与写生作品;第二部分包含了《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的汉唐文物造型及纹饰、丝织品图案,龟兹壁画,新疆民族图案和艺术家写生作品等反映东西方各种文化因素交汇融合及当代审美的艺术衍生品百余件。
郑州:
《金字塔·不朽之宫》展
展期:2017年12月8日 - 2018年3月22日
地点:河南博物院
该展览是一场横跨三千年的埃及艺术之旅,主要展现古埃及的日常生活、宗教和丧葬习俗。展览的很多文物发掘于著名考古遗址如底比斯的王后谷(现代卢克索)、阿修特地区和盖博拉地区。展览分为三个板块展开:日常生活、神的居所和葬礼仪式。
台北:
品牌的故事-乾隆皇帝的文物收藏与包装艺术特展
展期:2017年12月8日 - 2018年3月7日
地点:台北故宫博物院
此次特展透过《文物收藏》与《包装艺术》,形塑别具时代风格的《乾隆品牌》。本展分为四个单元,第一单元《打开藏宝箱》展出乾隆皇帝的《百什件》,盒内珍品丰富多元。第二单元《最爱古董》,展示乾隆皇帝接触古物、考证用途,探寻历史轨迹的经过。第三单元《珍藏宝贝》,则藉由新制和再利用两类匣盒的交互使用,完整地记录了帝王管理清宫文物,从中应运而生的收纳想法与陈设艺术。第四单元《乾隆品牌》,透过古董和新品的对比,传达帝王品牌涵盖《新》与《旧》两项元素。而文物上所附印的《乾隆制造》,标记着他以古为范、意图超越的想法,展现乾隆皇帝独特的鉴赏品味及艺术风格。
美国:
Aldobrandini 浅杯:文艺复兴时代的珍宝
展期:2017年12月12日 - 2018年3月11日
地点: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Aldobrandini 浅杯》制作于约1560-1580年,被认为是文艺复兴时期最出色的金银制品之一。本次展览将展出一组立有古罗马皇帝雕像的银质镀金高脚浅杯,共有12只,是自19世纪中叶迄今第一次重组展出。展览还将为参观者介绍《Aldobrandini 浅杯》的历史。其他展品包括古代及文艺复兴时期的硬币和奖章,文艺复兴时期的版画、书籍和绘画等。
英国:
查理二世:艺术与权力
展期:2017年12月8日 - 2018年5月13日
地点:女王画廊
本次展览展出了英国国王查理二世(Charles II)统治时期的艺术品,包括油画、家具、银器和纺织品等,呈现了查理二世对英国艺术发展作出的贡献,以及艺术对恢复英国君主制、巩固王权的政治作用。展览的重要展品之一为17世纪英国艺术家 John Michael Wright 绘制的查理二世肖像油画。这幅油画创作于1661年至1670年代,描绘了查理二世加冕不列颠国王时的形象,身后悬挂绘有《所罗门审判》主题的挂毯,以此象征他的智慧。其他重要展品还包括查理二世在威斯敏斯特教堂加冕时的镀银装饰品、13-17世纪的欧洲油画作品、宫廷金银器物、家具和挂毯等。
法国:
德加,舞蹈,绘画:致敬德加与保罗·瓦勒里
展期:2017年11月28日 - 2018年2月25日
地点:奥赛博物馆
法国印象派大师德加一生中有两个关键词——舞蹈、绘画。为纪念其逝世一百周年,奥赛博物馆举办此次展览。1937年法国诗人保罗·瓦勒里写了一本书,以非常诗意的文笔回顾了德加的一生,名字就叫做《德加,舞蹈,绘画》。展览亦借此为名,以德加与保罗·瓦勒里超过二十年的友谊为主题,展出了文稿、画作、雕塑等重要作品。
日本:
吉卜力的立体建筑展
展期:2017年12月2日 - 2018年2月5日
地点:阿倍野HARUKAS美术馆
该展介绍了日本吉卜力工作室(Studio Ghibli)在电影中的建筑元素,有立体模型、美术作品、背景画等形式,并有日本知名建筑家藤森照信为相关作品提供的文字介绍。展览涉及的作品包括早期的《风之谷》,《千与千寻》中汤婆婆的油屋,《悬崖上的金鱼姬》中宗介的家,一直到近年新作《回忆中的玛妮》等,共呈现了约450件相关建筑背景画和美术设计的电影制作资料。
春日若宫御祭与信仰的艺术-社家史料与若宫
展期:2017年12月9日 - 2018年1月14日
地点:奈良国立博物馆
春日若宫祭作为年末古都奈良的盛大祭典,被指定为日本重要无形民俗文化财产,深受广大民众的爱戴。春日若宫祭始于保延二年(1136年)阴历九月十七,毫无间断地被传承到了今年已经是第882次举行了。本展是奈良国立博物馆每年举办的惯例展览,展示与春日若宫御祭有关的美术品和文献史料,本次主题为《社家史料与若宫》。
你知道 《Québec Bande dessinée》 吗?
展期:2017年12月9日 - 2018年2月13日
地点:京都国际漫画博物馆
《Québec Bande dessinée》 即魁北克的法语漫画。魁北克漫画一方面继承了法语漫画的历史传统,同时受到美国漫画的影响,具有独特的个性。本展通过7位来自加拿大魁北克州的法语漫画家的作品复制原画,介绍这一地区漫画创作的历史与当今的发展情形。本次展览曾出现在2016年的比利时漫画节,此次第一次来到日本,通过25个足迹回顾魁北克漫画的历史。
文章标题:气温降至冰点!去看几场展览暖暖心
本文栏目:集藏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