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一生注重鉴藏,他题黄公望《天池石壁图》曰:《画家初以古人为师,后以造物为师。》他甄别寓目的古代作品,进行风格分类,逐步形成了《南北宗论》等书画理论,并指导了自己的书画创作。围绕这些藏品,董其昌展开了一系列的鉴赏活动,并留下了书画题跋。
借观他人藏品
董其昌出身于上海县的小地主家庭,在他万历十七年(1589年)中进士之前,家里仅有《瘠田二十亩》,为了逃避劳役弃家远遁。《南吴旧话录》曾记载了董其昌早年家贫,典衣质产以售名迹的故事。这个阶段他不太有经济能力购买书画藏品,还是以借观他人藏品为主。他发达后经济上得到改善,能够购买藏品,但是借观他人藏品在其一生中仍然很重要。等到财力丰厚,董其昌通过购买、交换等方式逐步建构了自己的藏品体系。
文章标题:董其昌的艺术鉴藏生涯
本文栏目:集藏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