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通宝铸于清高宗乾隆年间(1736-1795年),背面的满文比较复杂。绝大部分为小平钱,新疆红钱有部分当十钱,宝泉、宝巩发现有大钱,应为开炉或后铸花钱,非行用品。字直读,钱背文字沿雍正满文钱式穿孔左边有‘宝’字,穿孔右边铸有各局名。乾隆通宝‘版式很多,钱文方面京局的多用宋体,宝浙局多用楷书,宝陕、宝川两局用隶书,但大多数地方钱局用宋体。新疆红钱部分局背满文,其他则背维文和满文。少数钱背有星、汉字,又有记年,记值,合背,吉语等钱。
乾隆通宝钱径约2.2-2.5厘米,厚0.1厘米,重约2.4-4.8克。连宝泉、宝源在内先后有29局开铸,多用黄铜与青铜,也引进国外洋铜浇制法。新疆地区新用方孔圆钱,开设伊犁、阿克苏、乌什、叶尔羌、喀什葛尔、库车等局,因用自产红铜鼓铸、故称为‘新疆红钱’或‘普尔钱’(‘普尔’维语即钱的意思)。乾隆通宝还有合面钱、吉语钱以及私铸劣质钱、鹅眼钱等,品类不下百种,存于世上的有雕母数种,至为珍贵。
请泉友老师品评、鉴赏!
文章标题:乾隆通宝 宝源局母钱
本文栏目:集藏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