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
笔者收藏了几本文革期间,由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政治部特别刊行的杂志《广阔的天地》。这是我们“老三届”知青们刻骨铭心的经历和体验的见证物。1968年12月22日毛泽东主席发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1969年初,笔者响应毛主席号召,卷起了被窝,扛起了行李,开始投入到悲壮知青上山下乡运动,来到了当时被称作“知青点”的穷乡僻岭安家落户,不久就收到《广阔的天地》这本杂志。
图2
图3
图4
1955年,河南省郏县大李庄乡有一批中学和高中毕业生回乡参加农业合作化运动,1955年9月《人民日报》上发表了《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专题,报道了这个乡的事。毛泽东主席读了很兴奋,亲笔写了按语:“一切可以到农村中去工作的这样的知识分子,应当高兴的到那里去。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这本杂志就是引用了其中的“广阔的天地”这五个字为刊名。在1968年的动员知青上山下乡过程中,也把这条最高指示提了出来,并进行了大肆的宣传鼓动,成为知青到农村去的动力源泉之一。 本书32开本,不定时间发行,至1977年前后共发行五十多期,主要内容是:毛主席语录、最新指示;两报一刊(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红旗杂志)社论、新闻;有关上山下乡动态,报导知青事迹。由福建省革命委员会政治部主办,背面印有“发下放干部 知识青年 再教育小组”。有趣的是本书的封面是随着当时的政治气侯而“变脸”。最初刊行时是白底和一幅十分壮观的版画(图1);1971年为了适应当时“全国一片红、红色海洋”的政治环境,封面改成大红底色黄色的字(图2);1974年以后,本杂志的主办单位改为“福建省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办公室编”,封面也由原来的红彤彤改成白底红字和知青参加劳动的照片(图3),后期改成了红字白底正常版面(图4)。1977年后该杂志停刊。 本书对知青上山下乡影响很大,笔者也曾经在此杂志上发表过豪言壮语。本书仅发行到知青办、知青点及有关人员,发行量并不大,能够留存下来的已不多见。笔者有幸收藏到这几本《广阔的天地》,纪念之余,收藏价值不言而喻。
文章标题:文革期间福建特刊《广阔的天地》
本文栏目:集藏信息
免责声明:本站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您认为我们的侵犯了您的权益,请与我们联系(ms#mei-shu.org #替换为@),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相关内容。